|
来源:新华网
近日,“婴儿安全岛”出现关闭潮的新闻,再次引发社会对于弃婴问题的关注。曾经被寄予厚望的婴儿安全岛,没能为彻底解决弃婴的生命保障问题带来喜讯。反倒是越来越多的安全岛选择了静默……
初衷:安全岛不是“弃婴岛”
婴儿安全岛设立后也曾引发争议,部分观点认为一定程度上鼓励了弃婴行为。但有专家表示,弃婴“增多”其实是一种假象,只是使之前散落在各个角落的弃婴更加集中。加大资金投入,增加更多的婴儿安全岛才能分散个别机构的压力。目前婴儿安全岛的关闭,不代表弃婴的数量就减少了。而可能恰恰与之相反,会有更多的弃婴因此失去生命。
面对争议,中国儿童福利和收养中心主任李波认为,设立安全岛是在弃婴现象发生后,通过采取弥补和救助措施达到对弃婴生命权益的保护,这与法律通过禁止弃婴和打击弃婴犯罪来保护婴儿生命权的目标是完全一致的,只不过在保护弃婴生命权益的环节上有先后之分,法律重在预防,弃婴岛重在补救和应对。
争议:遗弃在安全岛内算不算犯罪
基于生命至上、保护儿童优先原则,政府设置了安全岛。但设置安全岛之后,父母遗弃婴儿就不受法律追究吗?这是一个令法律界备感尴尬的问题。广东法圣律师事务所负责人王旭阳表示,刑法界定了“遗弃罪”,新婚姻法规定了“遗弃行为”,遗弃婴儿应该受到法律追究。但这些父母将婴儿遗弃至政府设置的安全岛内,是否违法,就出现争议。
他认为,法律需要明确以下问题:婴儿在什么状况下能够送到安全岛,在什么状况下婴儿可以得到安全岛的救助,需要办理哪些抚养权移交手续,相关各方履行哪些法律义务,承担哪些责任。而不是像现在一些父母一样,戴着口罩往安全岛一扔了事。
现实:安全岛不堪重负无以为继
2013年7月,民政部开展了“婴儿安全岛”的全国试点。到如今,一年半的时间,各地都面临着“无以为继”的境地。2010年《中国儿童福利政策报告》保守估计,我国每年约10万名儿童被遗弃,其中绝大多数是弃婴。为避免他们被扔进草丛、厕所默默死去的命运,2011年,石家庄社会福利院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婴儿安全岛。截至2014年6月,全国共开设了32个婴儿安全岛,接收1400多名弃婴。
无奈:弃婴凸显儿童福利保障制度缺失
“虎毒不吃子,今天遗弃骨肉如同用刀削骨,医生说我儿的病情无药可治,留在家中会导致更大的家庭悲剧。”这是一个落款为“没有资格为人父”的人在广州市社会福利院门外的婴儿安全岛内留下的字条。字里行间,浸透着父母的不舍与无奈。在安全岛内,近三分之二的家长留下了字条或现金,表示遗弃孩子纯属万般无奈之举,希望孩子能够得到医治,保住性命。
“一个孩子若是残疾或智障,是一辈子的事情,家庭能否享受到应有的社会保障?解决了看病的问题,后续的看护照料怎么办?康复和教育怎么办?这些都是国家福利保障制度在顶层设计中应该考虑的问题。”冀刚说,只有持续的体制保障,才能解决家长的后顾之忧,减少弃婴行为的发生。
治本:完善福利保障和法律保护
据专家介绍,国际社会对弃婴普遍重视,不少国家通过专门设立或指定弃婴安全保护设施、允许生父母在孩子出生后匿名放弃监护权等做法,来确保被遗弃婴儿的生命安全。当前我国设立的“婴儿安全岛”,类似于欧洲一些国家采用的弃婴保护舱,是借鉴国外经验、结合我国弃婴权益保护现状进行的有益探索和创新。
“婴儿安全岛为被遗弃的婴儿提供了基本的保障,但这仅仅是国家保护弃婴的第一步,是在儿童福利制度不完善的情况下,为保护孩子的生命权作出的应急举措,尚需多层次、多方位和综合性配套机制支持。”北京市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主任佟丽华认为,孩子不仅仅是家庭的,更是社会的,是国家的。未来儿童保护制度、福利制度完善的方向,就是政府要和家庭共同承担起保护孩子健康成长的责任。佟丽华呼吁,要进一步研究国外儿童权益保护的法律法规,结合我国实际,健全未成年人保护制度,建立儿童监护监督干预机制和国家监护服务体系,切实加强对弃婴及未成年人权益的保障。
====结语====
一个家庭如果生了一个有严重缺陷的孩子,社会就需要为他编制一张严密的社会保障网。有了严密保障制度的托底,才是解决弃婴问题的根本。“婴儿安全岛”的出现是拯救生命的善举 ,我们也祈愿,每一个来到这个世界的孩子,被以温柔相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