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分享| 关注中国| 逆耳忠言| 不平则鸣| 情感天空| 健康生活| 流行时尚| 保险理财| 讽刺幽默| IT与游戏| 信息交流| 华发移民| 华发工作| 摄影美图

社会聚焦| 旅游天地| 娱乐八卦| 音乐视频| 校友互动| 网络社区| 房屋安家| 教育培训| 中医瑰宝| 专栏作者| 科技文化| 华发留学| 华发红娘| 关于本站

华发网China168.info海外中文门户网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566|回复: 0

官方专车上线,资本寒冬将近:滴滴们该怎样应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9-18 00:21: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官方专车上线,资本寒冬将近:滴滴们该怎样应对?

官方专车上线,资本寒冬将近:滴滴们该怎样应对?


监管政策出台前夕,专车出行领域高潮迭起。滴滴、uber中国、神州专车先后宣布了30亿、12亿、5 .5亿美金的融资;而巴士领域的接我云班车、嘟嘟巴士等企业亦分别获得投资。尽管政策收紧信号愈来愈强,但专车出行的概念依然让资本充满想象空间。

抓紧融资的同时,专车企业也加快了国际化步伐,就在官方专车平台“首汽约车”上线当天,滴滴宣布了1亿美元投资美国Lyft专车软件,这也是其6月份投资东南亚打车软件G rabTaxi之后,又一次“国际化”举措。

官方专车试水,贵过出租车

前天北京推出首个官方专车平台“首汽约车”,与北京交委上个月推出的飞嘀类似,依然是强调正规“的哥、的姐”,车牌是北京出租车专属的“京B”牌照;依然是可以“非特定情况下”提供现金与刷卡支付,也可以开具发票。首期上线车辆500辆,比起目前的专车市场,这个数量只能是“试水”状态。

不同于飞嘀,首汽约车新增的服务更多。除了即时、预约、代人叫车等标准产品,还有接机、机构用车等商用用途以及日租等租赁用途,而这面向“商务出行”的服务明显对发票需求更甚。与此同时,其提供首单50元以下免乘,———“补贴”在官方平台出现的概率并不高。

而在消费者最关心的价格上,其起步价16元,路费2.8元/公里,时间单价0.5-1元/分钟,而且起步里程与时间均为零。比起传统出租车,确实贵出不少。

照之前传言的监管意见稿,专车将提供与出租车实行“差异化”“有品质”的服务,原则上价格高于出租车。而在前天北京推出的首个官方专车平台“首汽约车”的价格区间也印证了这一点。如果这个意见稿实行,市面上以私家车为主的快车、顺风车将全军覆没。这次官方给予的示范样本也符合之前释放的信号。

有业内人士告诉南都记者,虽然高出价格的幅度没有确定,但征求意见稿里很模糊的提到了专车必须“提供有差异化的、保证品质的服务”,原则上价格肯定高于出租车。“从这个角度说,快车基本是很难实现的,这个某种程度上并不符合共享经济的原则。”该人士认为,车辆的供给量以及服务质量将是官方平台发展的瓶颈之一。

加快“国际化”

就在“首汽约车”上线的当天,滴滴宣布了1亿美元投资美国Lyft专车软件,这也是其6月份投资东南亚打车软件G rabT axi之后,又一次“国际化”举措。滴滴快的资深副总裁陶然告诉南都记者:“过去中国互联网公司习惯自己当地建立团队去进入新的国际市场,但实际上遇到很多水土不服;后来许多企业就以参股的形式进入新的市场,而滴滴在参股的同时,还会有新的业务合作。”

“中国的O2O市场激烈程度远胜于美国,我们有很多做法值得Lyft去学习。比如说营销,我们可以尝试在T w itter上给用户发红包的形式,这种营销活动即使是uber在美国也是很少做的。”陶然透露说,现阶段的业务探讨,主要是希望去国外的国民可以享受更多的服务。比如说在东南亚打开滴滴可以享受grabtaxi的车辆与服务,在美国则接入Lyft。“但这个打通暂时还没有时间表。因为美国人的支付及地图工具与国人均完全不同。”

资本寒冬临近,没拿到B轮的更难了

拿到融资后,陶然主要提及的是新业务及大数据的开展,接下来1-2个月可能上线的是内测多时的“合乘拼车”。“其实我们的‘合乘拼车’已经内测了近3个月,比‘人民优步+’还早,但国内的道路状况太复杂了,所以一直比较谨慎。”

相比前几轮融资,滴滴一直谈补贴,这次陶然则表示,滴滴快的对司机与乘客的补贴则正在逐步降低。达到一定规模后,司机乘客对补贴依赖性就不强烈了。之前滴滴的折扣大概是1/5-1/6,未来可能更少。

至于其他的专车平台,有业内人士则认为,经过上半年互联网的疯狂融资,资本寒冬很快就要到来。“尤其是对于还没拿到B轮融资的企业,未来的日子将更加艰难了。”

其实资本寒冬在上个季度就初见端倪。2015年二季度互联网行业VC/PE融资事件规模为37.89亿美元,环比下降50.36%;融资案例数量222起,环比下降10.84%。而专车所在的O2O领域也是寒冬重灾区,月初网上流传的一份包含来自16个不同领域、近1000家O2O企业的阵亡名单让人不胜唏嘘。“同质化是O2O的主要问题,大家都依赖于营销手段来圈住用户,但光靠补贴已经很难像过去一样大力扩张规模了。”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蔡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用户须知|小黑屋|法律申明|隐私通告|华发网海外版china168.info

GMT-6, 2024-12-23 06:22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