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分享| 关注中国| 逆耳忠言| 不平则鸣| 情感天空| 健康生活| 流行时尚| 保险理财| 讽刺幽默| IT与游戏| 信息交流| 华发移民| 华发工作| 摄影美图

社会聚焦| 旅游天地| 娱乐八卦| 音乐视频| 校友互动| 网络社区| 房屋安家| 教育培训| 中医瑰宝| 专栏作者| 科技文化| 华发留学| 华发红娘| 关于本站

华发网China168.info海外中文门户网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885|回复: 0

22岁母亲窑厂生子引发爱心潮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15 16:57: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源:齐鲁晚报
原标题:22岁母亲窑厂生子引发爱心潮

9595944862127261799.jpg
紫路和她婆婆还有两个孩子围在火堆前取暖。
9505077084936059103.jpg
房间内唯一的窗户用黑油布蒙住防寒。
2255994693599990127.jpg
另一间房内悬挂的腊肉。

11日晚上,一条为22岁母亲和新生儿求助的消息在微信和朋友圈里迅速传播,“我明天就去看看。”“我这里有被子褥子,明天就拿过去。”一时间,网友们温暖的回复填满了朋友圈。12日一早,这些热心市民就络绎不绝地来到消息中提到的位于渤海十三路长江三路的砖窑厂,刚刚生产完的紫路(化名)和家人面对这突然而至的温暖感动又“措手不及”,前来帮助他们的热心人心疼孩子的同时,却也了解到,原来这是他们已经习惯的生活方式。面对好心人的帮助,22的母亲紫路表示感谢,并称他们不需要社会帮助。

为新生儿求助的消息一夜间传开了

家住滨城区的武女士最早得知紫路和新生儿的情况,11日一早,武女士就来到了紫路和孩子的“住所”。“当时就有点震惊,那个破房子里太冷了,连个炉子也没有,孩子才出生三天,只裹了一个孩子爸爸的棉袄,产妇还在坐着月子,太可怜了。”武女士当时就给紫路留下了几百块钱。“主要是心疼孩子,这么冷的天孩子怎么受得了啊。”

武女士自己也有一个不到一周岁的宝宝,看到孩子受苦心里更是难受。回到家后,武女士在自己的微信群、朋友圈里发出了一条信息:“这是一个在砖窑厂坐月子的,22岁的小姑娘,我是听120的朋友说有个生孩子的很可怜才找到这里,来到以后看到真像她所说的,门是透风的,窗户也是透风的,小宝宝刚出生3天,贴身穿的是他爸爸的一件破秋衣,外面裹个毯子已看不出模样,取暖是烧的木柴,尿布也没有,有孩子不穿的衣服或纸尿裤,想献爱心的,一起帮帮她吧!地址在长江三路,渤海13路,往南,丁囗村往西约一华里砖窑厂院里。”

消息很快在朋友圈里流传开来,许多网友都恢复要到拿东西去帮助这对可怜的母子。

由于不放心,11日晚,武女士收拾了几个小被子和毯子,晚9点多,记者随武女士再次来到了砖窑厂的破房子,晚上的风特别冷,周围荒芜的村落看不到一点灯光,院子东南角紫路公婆住的房间门缝里透出一点灯光,武女士指向的紫路和孩子所在房间里则没有一点光亮。“怕是睡了吧?”在武女士的建议下,记者和武女士决定次日再来。

孩子出生仅四天,用木柴烤火取暖

12日一早,记者再次来到了砖窑厂的院子,院子门前的空地上停放了近十辆车。一个三百平米左右的院子,三面是用红砖砌成的平房,没有任何粉饰,窑厂老板李传军说,这里面所有的房子都是工人的宿舍,刚刚生产的姑娘名叫紫路,今年22岁,是四川彝族人,他们一家四口住在南边的一间房子里,因为窑厂已经停工,其他的二十多个工人早已回老家,目前只剩三户外地人住在此处。

打开一个绿色的木板门看到,狭窄的房间里挤满了闻讯赶来帮忙的市民、媒体记者,滨州市救助站的工作人员也早早地来此了解情况准备提供帮助。穿着厚军大衣的紫路正抱着刚出生4天的孩子在“烤火”取暖,用几根木棍堆起的火堆正在烧着,不时发出“噼啪”声,不足二十平的房间充满了烧火的浓烟,呛得刚进入的人直咳嗽,绿色的木板门即使插上门捎,也能感受到从门外吹进的风。

放眼望去,屋里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砖墙上被烟熏得一片漆黑,屋顶棚上吊着一块黑色的油布,让整个屋子显得更加昏暗,洗脸盆、电饭锅等生活用品横七竖八地摆放在一边,借着手机光亮才能看到床铺,一张用木板和石砖搭建的床上铺了两床薄薄的被子,被子上面乱七八糟地铺着一些棉大衣等衣服。顺着透过的一点光亮,记者看到了这间屋子唯一的窗户,原本透风的窗户,被他们用砖块垒砌了起来,并在内侧贴了一层黑色的油纸用来防寒。

前来送钱送物的市民一上午没断过

记者注意到,直到近12点记者离开,砖窑厂门前的车和人就没有断过。

滨州市救助站的工作人员给紫路和孩子留下了大衣、棉被。家住西区的樊女士和老公带着一岁多的女儿赶到砖窑厂的时候已经是10点多了。“我是昨天晚上看到的消息,我们家除了我们俩没人带孩子,一早收拾完这些东西马上就过来了,地方还不太好找呢。”樊女士从收拾了两大包孩子的衣服、被子、尿不湿等物件。“这些都是我孩子的棉袄啥的,大部分都是新的,估计孩子能用得到,就全拿来了。”此时,房间破烂的桌子和床上堆满了整包的尿不湿、牛奶和成包的衣服、棉被。

樊女士看过孩子后,从包里翻出新生儿穿的棉服,另外两个前来帮助紫路母子的女士和紫路一起给孩子穿上尿不湿、棉衣,“赶紧穿,动作快一点儿,这个屋里太冷了,孩子太小受不了的!”其中一位年长的女士手脚麻利的给孩子穿衣服,又拿出一个小褥子把孩子包裹起来,“这样应该就不冷了。”紫路看着好心人们帮忙张罗,一时似乎有些插不上手。两个女士临走的时候,又给樊女士留下了些钱。紫路的普通话不好,但是不停地在拒绝:“不用了,不用了,真的不麻烦了……”

紫路: 对目前状况满意 不需要社会救助

面对一上午络绎不绝的爱心人士,紫路抱着孩子一直在说:“谢谢,谢谢。”但是当记者问,孩子的父亲去哪里时,紫路笑着说:“他外出上网了。”

紫路向记者介绍,她老公比她大两岁,这已经是他们生下的第二个孩子,在她们老家,女人生产一般都是在家里,除非遇到意外事故才会去医院,更没有“坐月子”这一说,“生完孩子之后三四天身体恢复得差不多就可以干活了。”紫路说。

“原则上只要窑厂十月份停工,出于安全问题的考虑,我都会让工人们回老家,但是由于这家人在这里断断续续地工作了已有三四年时间,他们也向我提出不想回家的想法,于是就让他们在宿舍里免费住,水电都是免费用,平时会经常过来叮嘱他们注意用电安全。”李传军说,三月份开工时,紫路的老公、公公、婆婆三人在窑厂工作,一个月共有八九千的收入。

据紫路的公公说,他们每年十一月份过春节,今年十一月份的时候全家人在这个院子里,宰了一头猪过了“春节”,现在还做了一些腊肉晾在屋里,平日的吃食主要是大米和蔬菜,也经常会做一些肉菜,他们也没有想过要改善目前的生活状态,因为在他们看来,现在的生活已经比以前好了很多。

谈起目前的生活状况,紫路对记者坦言,已经很满意了,虽然临近年关,但他们并不打算回老家过年,“因为在老家还不如在这里条件好。”当问需要社会什么样的救助时,紫路说:“我们现在过得很好,不需要麻烦别人,也不需要帮助。”

(记者 杜雅楠 王领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用户须知|小黑屋|法律申明|隐私通告|华发网海外版china168.info

GMT-6, 2025-1-18 01:36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