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分享| 关注中国| 逆耳忠言| 不平则鸣| 情感天空| 健康生活| 流行时尚| 保险理财| 讽刺幽默| IT与游戏| 信息交流| 华发移民| 华发工作| 摄影美图

社会聚焦| 旅游天地| 娱乐八卦| 音乐视频| 校友互动| 网络社区| 房屋安家| 教育培训| 中医瑰宝| 专栏作者| 科技文化| 华发留学| 华发红娘| 关于本站

华发网China168.info海外中文门户网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615|回复: 0

只靠“黑科技”促进消费电子行业发展?想法太简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5-14 20:38: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只靠“黑科技”促进消费电子行业发展?想法太简单

只靠“黑科技”促进消费电子行业发展?想法太简单


这几天,CES Asia在上海举行。与往届不同,智能手机不再是展会的关注焦点,代表着前沿技术的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产品成为新爆点。硬件厂商和科技企业都纷纷亮相了最新的VR产品,参观者也乐此不疲地试用各种相关设备。

然而,在看完热闹的媒体报道后,一个想法萦绕我的脑中:如果这些企业忽视围绕消费需求的数字化服务和开放协作的跨界生态体系,VR、AR这些号称将取代智能手机的新一代“黑科技”设备将很难见到市场的曙光。

历史上,包括PlayStation、iPhone在内,消费电子产品硬件的进化与迭代创新,确实得益于电子娱乐产业的消费需求和投资热潮,但新一代“黑科技”若仍对电子娱乐产业发生“路径依赖”,则将错失数字化服务市场。

事实上,埃森哲今年初的一份全球调研就发现,消费电子产品行业的发展已经受阻,而且这一趋势将在未来一年内都将延续。主要的原因源自于:消费者对传统消费电子产品的需求下降,对智能硬件数据安全性的担忧,以及物联网市场增速的放缓。

在智能手机等设备的市场需求日益饱和时,物联网电子设备曾被寄予厚望,成为消费技术行业增长的主要推动力。然而,其市场前景也不容乐观。例如,只有13%的受访者计划在未来一年内购买智能手表,与前一年只增长了一个百分点而已。

严峻的市场增长放缓形势,无疑对智能硬件企业是一个坏消息。但更为重要的是,企业需要意识到,消费者已经不再关注那些炫酷的产品本身,而是更看重创新、实用且安全的数字化服务,以及企业间更为开放的协作。

新品云集的科技展会容易给人带来错觉,认为未来的“黑科技”就是设备产品之间在竞争。然而领先企业都很清楚,未来科技越需要“黑”,商业竞争就越需要“白”:服务平台要跨界、创新模式要开放、盈利模式要清晰、技术标准要规范、数据安全要保障。而这些最终将成就企业为消费者提供他们所想要的服务和体验。

跨界创新:1+1>N

相比单打独斗的智能产品,基于生态系统的创新服务更能点燃消费者的新需求。通过和跨行业合作伙伴充分协作,智能硬件厂商能够将设备、软件、应用软件和服务集合于一体,为消费者打造跨越企业边界的综合性服务。

然而问题在于,尽管许多厂商都有合作伙伴,但他们很少相互分享数据、联合创新。因此,企业需要更开放地拥抱合作,将关注焦点放在消费者的日常生活场景中,与其他行业的合作伙伴一起创造更多1+1>N的数字化服务机遇。

例如,消费电子巨头三星公司开发了冰箱等一系列带有互联功能的大规格产品,这些实体产品都配备了数字接口,供其他供应商接入。音乐服务公司潘多拉一直在努力扩大自身在家庭音乐收听市场中的份额,因此欣然成为三星互联冰箱的首批集成应用供应商之一。现在,三星冰箱的使用者在厨房中就能欣赏个性化的电台音乐,而这里恰恰也是家庭收听活动的中心。

通过跨界平台创新的威力还在于,企业可以从自身在市场中的角色入手优化战略。随着不同企业专业化程度不断加深,它们中的一部分可以专注生产设备,另一些将负责开发与设备配套的应用软件和解决方案,还有部分则可以从事平台的搭建。

比如,耐克公司就对自身定位进行了调整。早前,耐克不仅生产Fuel-Band设备,还负责维护追踪和共享用户跑步数据的相关应用。然而为了专注和强化其健身领域数据分析的能力,耐克毅然放弃了硬件生产。现在,通过专注与用户体验相关的关键要素——大数据、数据分析及洞察,耐克更准确地找到了自身定位,成为可穿戴设备市场的合作者,而非市场份额的竞争者。

每天向消费者提供10亿次,甚至更多的个性化体验并非易事,但这正是未来跨界平台可以创造的可能性。随着智能硬件企业逐步确立自身在新环境中的定位,它们可以正确选择能够与自身配合默契的业务伙伴,将多方拥有的认同感合而为一。通过在数字生态系统中提供开放式API和数据,智能硬件生产商最终将获得数倍于其规模的发展力量。

智能硬件商的转型快车

当然,和生态系统的合作伙伴开展合作的基础在于,智能硬件厂商已具备与合作者共同推出数字化服务的能力。然而,没有科技企业灵活的身段和快速的应变,传统的硬件厂商如何才能迅速从产品导向转向服务导向?在思考这一问题时,我想到了大规模行业转型中常会用到的“服务化”(As-a-Service)商业模式,这是一种基于云端,按需定制、高扩展性、即插即用的服务模式。

例如,通过软件即服务(SaaS),企业可以将软件存入云端,而不用再生产、储存软件产品,也不用将它们送到实体店出售。客户只需要在线上按需订购这些软件服务。企业则不用再花费巨资进行设备维护,或是想尽办法减少软件产品更新的数量。

这种新的商业模式已经在软件及内容产业广泛应用。但对众多智能产品生产商而言,它还是个新名词。但实际上,智能产品的价值正取决于硬件上所安装的软件,因此服务化的模式对此再适用不过。通过这一新的商业模式,厂商可以在产品在投入使用后不断为其加载新功能,这为其提供增值服务,创造新的收入来源创造了更多可能性。

如要搭上服务化商业模式这班转型快车,智能硬件生产商需要从制定战略开始,将服务化渗透到业务的各个方面,对每种可能性进行规划,预备好相应的研发能力,从而使软件服务能够不断的快速演进,同时要实时收集消费者行为和产品性能的数据生成洞察,帮助销售和营销团队把握新机遇。

在消费技术产品市场中,下一轮爆发式的增长并不会轻易到来。在推出吸引眼球的新技术产品的同时,智能硬件生产商们更需思考如何基于生态系统开展跨界合作,为消费者提供整合的创新服务体验。同时,硬件企业也需要让自身变得更轻盈灵活,基于云端的服务化模式更快速地响应消费者的需求。这才是颠覆力的真正来源。


来源:经济观察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用户须知|小黑屋|法律申明|隐私通告|华发网海外版china168.info

GMT-6, 2025-1-22 02:54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