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分享| 关注中国| 逆耳忠言| 不平则鸣| 情感天空| 健康生活| 流行时尚| 保险理财| 讽刺幽默| IT与游戏| 信息交流| 华发移民| 华发工作| 摄影美图

社会聚焦| 旅游天地| 娱乐八卦| 音乐视频| 校友互动| 网络社区| 房屋安家| 教育培训| 中医瑰宝| 专栏作者| 科技文化| 华发留学| 华发红娘| 关于本站

华发网China168.info海外中文门户网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814|回复: 0

“0元打车”重现江湖 滴滴美团“价格战”硝烟再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3-31 08:04: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90滴滴.jpg

  网约车平台“美团打车”一周前在上海上线运营,推出“出租车”和“快车”两项服务,对司机和乘客提供多项优惠措施。占有网约车市场最大份额的“滴滴出行”针锋相对,连续一周送出各类减免券。价格战硝烟再起,出租车驾驶员却叫苦不迭,而频频享受“0元打车”的乘客们,真的得到实惠了吗?

  “价格战”硝烟再起

  刚到上海,美团便打出一套“促销组合拳”——上线前3个月,对快车司机“零抽成”,之后收取8%的佣金(其他平台一般抽成20%);快车乘客也有实惠,前三单每单可减14元;出租车驾驶员推荐一名同行加入并完成两单,可获一次性奖励20元,乘客每单能减免3元。

  美团打车登陆上海的第二天,“滴滴出行”迅速“接招”,对快车乘客开启“福利连珠炮模式”:周四先送18元打车券;周五再送3张10元立减券;双休日叫响“越打越便宜”的口号,乘客前4程依次可减8-11元;到了本周,减免券的诱惑更大,从周二起连续三天,直接抛出了“0元打车享不停”的绝招。

  来沪首日,美团打车即遭多部门约谈。市交通委、市公安局、市价检局明确要求,不得出现低价恶性竞争行为,不能以低于成本的价格扰乱市场秩序。然而,减免优惠券的折扣大到什么程度,属于扰乱市场秩序?或许是由于“低价恶性竞争”较难定性,一场似曾相识的“价格战”还是悄悄拉开了帷幕。

  这轮“苗头”别多久?

  网约车价格战,许多人并不陌生,此前曾轰轰烈烈打过两场。

  先是2014年初,滴滴和快的展开多轮补贴战,减免力度你追我赶,让乘客和出租车司机大尝甜头,直到第二年情人节两家公司合并,硝烟方才散去。不久后,优步与滴滴“开战”,斗了将近两年,以滴滴2016年8月收购优步中国而告终。这一场鏖战,网约车司机和乘客皆大欢喜。两轮“别苗头”,各方“烧钱”数以亿计。滴滴的用户量和接单量猛增,占据了大部分市场份额。

  不少乘客吃惯了补贴,突然发现福利没了,坐网约车比打出租车还贵,起初很不适应,甚至骂声一片,但近两年对打车费的敏感度逐步降低。越来越多人开始接受正常价格,认识到“免费午餐”不会长久。

  乘客心态的变化也说明,网约车的发展已进入新阶段。前两轮补贴战,重在培养市场和用户;而现在,人们的消费习惯渐渐形成,转而更注重服务、安全等看不见的领域。

  企业的生存环境变了,新一轮价格战,恐怕很难再像前两次那样“旷日持久”。

  差头司机“很受伤”

  前两次价格战,补贴对象迥异——第一次,快车业务还没推出,奖的是出租车;第二次,拿奖励的换成了网约车,差头司机从“受益者”变“受害者”。

  从业20年的大众出租驾驶员任丽丽对此深有感触。“一开始,每天在网约平台做10单,每单奖励13元,一个月能多赚将近2000元;后来,补贴转向快车,生意马上大不如前。”而这一轮,补贴重点仍是网约车,价格战刚刚打响,差头司机便“很受伤”。任丽丽坦言,最近一周的业务量下降了两三成,“前段时间虹桥机场晚高峰经常缺车,人等车,我们几乎随到随走,但这两天生意差,许多驾驶员都去机场排起了长队。”

  她透露,有一些同行对网约平台的重奖颇为心动,有了跳槽的念头。针对全职快车司机,美团设有多项奖励。比如“萌芽奖”,分为车费奖、阶梯奖和双周奖,一周跑单满2200元,可多得800元;表现优秀的,可申请“猛龙奖”,奖励力度更大。不仅抽成较低,还有各种奖励,会吸引大量司机涌入,有的来自其他网约车平台,有的来自出租车企业,也有的可能是毫无经验甚至没有资质的生手。

  最终还要“拼服务”

  价格战让差头司机苦不堪言,可乘客不是拿到了真金白银的补贴吗?的确,如果只看重眼前利益,乘客的最佳体验就是“便宜”。然而,在享受“天上掉馅饼”的同时,也要意识到其中暗藏高风险,一旦遇到恶劣服务甚至安全事故,得不偿失。

  价格战隐患不小,会引来众多“薅羊毛”的投机者,导致司机团队良莠不齐,还容易混入违规的外牌车辆和非沪籍司机,滋生人车不符、套牌、刷单等乱象。企业将过多精力和财力放在价格战上,难免对安全、服务等环节放松要求。而出行路上可能遇到多种意外,对驾驶员及车辆的安全审查和保障必不可少。

  经济学者盘和林指出,低价竞争会带来低服务、高风险等问题,拉低行业整体服务水平。“网约车市场走向成熟的过程中,经过一系列试错,‘服务优先于价格’的消费理念逐渐在消费者中普及。”他认为,“烧钱”难持久,补贴取消后,服务若跟不上,乘客会用脚投票。

  对网约车行业来说,加强安全保障、提升服务水平、合理调度运力,才是核心竞争力,这些都不能靠补贴解决。

  延伸阅读:美团PK滴滴 双方实力大解析

  3月21日,“美团打车”正式登陆上海,同日拿下杭州运营资质;“滴滴配送”App上线后,滴滴外卖业务计划于4月1日在无锡启动。

  双方都杀入对方腹地,滴滴和美团势必有场大战。在这场“次级流量入口“之争中,谁更有优势?

  王兴创立的美团,用户数超6亿,外卖用户2.5亿,占据中国外卖市场约60%份额;程维创立的滴滴,用户数4.5亿,市场占有率超过90%。

  从全年营业业绩看,美团2017年交易额达到3600亿元,其中美团外卖交易额1710亿元,美团外卖日订单量1800万单;滴滴2017年全年交易额1600亿元左右,日订单量2000万单,如果仅将美团外卖业务和滴滴打车业务做对比,两者业绩相当。

  再来比较两者APP的相关指标,根据易观千帆的数据,在2017年8月以前,美团的日活跃人数是明显高于滴滴的,但8月以后,滴滴的日活跃人数开始反超美团,根据2018年3月24日的数据显示,滴滴出行APP的日活跃人数达到1697.5万,高于美团APP的1284.4万。而从日均启动次数和日均使用时长来看,美团的数据也明显逊色于滴滴,选取2017年8月的数据,当月美团APP日均活跃人数达到1573万人,比滴滴多181万人,而日均启动次数仅为滴滴的一半。滴滴出行APP的功能单一,而美团APP是一个主打吃喝玩乐全都有的生活服务综合平台。所以如果美团在打车业务拿下一定的市场份额,将有利于提高其APP的整体活跃度。

  从估值来看,科技部3月23日正式发布局《2017年中国独角兽企业发展报告》和《2017年中关村独角兽企业发展报告》,其中对滴滴和美团给出的估值为560亿美元和300亿美元,位居中国科技独角兽第二和第五。而数据显示,滴滴的业绩仅与美团外卖的业绩相当,如果算上其他业务,美团无论是从用户数还是全年业绩都高于滴滴,美团的估值却只有滴滴的一半,这说明美团现有的业务“不值钱”,所以美团进入打车市场,不仅仅能使其本地生活服务更加完善,引导用户高频需求,并且能够带动美团的整体估值上涨,有财经作者分析认为,如果美团能如期抢下20%甚至更多的打车市场,至少能帮美团多支撑100亿美元的估值。

  在南京测试了十个月的美团打车3月21日正式登陆上海,不到一周时间,通过对司机和乘客的高补贴政策迅速拿下上海三分之一的市场份额。有消息称,美团下一步将布局局北京、成都、杭州、温州、福州和厦门,而成都、北京、杭州都是滴滴用户分布局数量前十的城市。

  3月24日,王兴出席“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8年会”时说,虽然在出行领域还是新玩家,但美团的目标是拿到三分之一的市场。面对美团的步步紧逼,滴滴也不甘落后。据悉,滴滴外卖将在4月1日登陆无锡。目前“滴滴配送”APP已上线,近期开始大规模招聘骑手。

  “打车+外卖”这个组合在国外已有先例,2015年,已经完成E轮融资、估值突破500亿美元大关的Uber推出UberEATS,从APP数据来看,Uber Eats在美国外卖市场的份额,早已超越GrubHub和DoorDash,一度逼近美国外卖冠军达乐美披萨(Domino’s Pizza)。

  超级流量入口早已被淘宝、微信、百度等占据了,而在这一场次级流量争夺战中,滴滴和美团都在探索挖掘客户的多元化需求,形成总需求的扩张,究竟谁会更胜一筹,我们拭目以待。

  美团打车登陆上海 监管部门要求不能误导消费者

  美团打车日前登陆上海,上线三天宣布局日订单量突破30万单。日前,滴滴区域运营高级总监孙枢在其朋友圈,对滴滴的新晋竞争对手美团打车发表看法。他认为,网约车从诞生起,每次都从补贴大战开始,最终以安全体验效率决胜。“没有竞争就没有今天的滴滴,所以我们内心里是感谢竞争的。”

  滴滴高管怼美团

  孙枢在文中称:滴滴创立5年,一路走来经历了包括快的、易到、神州、优步在内的所有网约车竞争。滴滴的同学们都知道,没有竞争就没有今天的滴滴,所以我们内心里是感谢竞争的。在强竞争环境下,我们丰富了产品线,优化了安全体验效率,团队也在高速学习进化。网约车从诞生起,每次都从补贴大战开始,最终以安全体验效率决胜。“要感谢美团大力补贴用户,和滴滴一起把市场做大。但最终能不能留下用户还是靠核心价值,要看产品是否有差异化。”孙枢认为,从零到一的阶段需要一定的补贴和营销动作我们很理解(大家都是过来人),但补贴畸高会对整个出行行业造成巨大创伤。事实上,滴滴此前与优步的竞争最大“法宝”也是补贴。

  美团大规模补贴司机端

  美团在上海对司机和乘客都进行了大力补贴。在司机端,开城当天设置了“开城连击奖”,每个时段的前8到15笔订单都有奖励,每单奖励4到10元不等。此后,司机在规定的时间和区域,每单补贴订单金额的10%到40%不等,20元封顶;同时,只要司机每天至少完成10个有效订单、保持10小时在线,就有“600元保底,超额奖200元”的奖励。

  美团网约车曾被上海交通委约谈

  3月21日美团打车登陆上海,当天便宣布局首日完成订单量突破15万单。不过,也就在21日,上海市交通委、市公安局、市价检局联合约谈美团打车所属的“上海路团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称美团打车平台的相关数据信息尚未按规定接入上海市网约车行业监管平台,同时,宣传广告中不得出现类似“一元钱出发”、“低价出发”等误导消费者行为、涉及低价恶性竞争的有关内容。

  战火不断升级 美团滴滴高管你来我往隔空互怼

  去年2月,美团上线“美团打车”进军打车市场,在南京开始了网约车试运营,日订单量超10万单,并在年中拿到了南京市网约车运营资格证。今年3月21日,美团打车正式登陆上海,同时上线出租车和快车两种业务。首日,美团发布局了“上海开城无忧保障奖”活动,具体规则为:司机在规定的时间和区域,每单补贴订单金额的20%-40%不等,最高20元封顶。

  随后美团遭到上海交通委等多部门约谈,但由于新上线的各种福利,美团首日订单量就突破15万,上线两天日订单量就超25万,第三天日订单量便突破30万。

  12月,有媒体爆料,滴滴正在试水外卖业务,其在内部组织了一个10人左右的团队进行秘密研发,并有自己单独的办公地点。与此同时滴滴开始接触线下餐饮连锁店洽谈外卖业务。

  今年3月初,“滴滴配送”和“滴滴商户”APP低调上线,并公开招募骑手。与网约车按照全职和兼职划分司机的方法相同,“滴滴配送”招募的骑手分为“忠诚骑手”和“自由骑手”两种,其中忠诚骑手每周在线时长需大于48小时,月薪保底10000元;自由骑手可自由上线接单,订单收入翻倍。骑手送一单的收入由保底奖励、流水奖励和行程收入三部分构成。

  亦有媒体报道称,滴滴外卖“首批上线无锡、南京、长沙、福州、济南、宁波、温州、成都和厦门等全国九个城市”。

  3月14日,美团外卖渠道部2017年年会照片被媒体爆出,现场公然打出口号“灭饿除滴”!

  24日,美团CEO王兴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8年会”上宣布局美团打车业务已经在所进驻城市获得了三分之一的市场份额,日订单突破30万。他还表示美团在酒店、外卖等方面的综合服务比滴滴更有优势。

  至此,滴滴美团大战从业务层升级到公关层,双方高管开始频繁喊话。

  27日,王兴在饭否上爆料,“听说软银孙正义大帝在努力促成Uber和滴滴的全球合并,越来越好玩了”,并表示“滴滴好像一贯喜欢这种‘以资本为中心’的玩法,美团还是要继续坚持‘以客户为中心’。”

  同一天,在“上海接单大神群”的微信群里,有人发布局信息称,可帮有兴趣前往上海接单的南通滴滴司机取消后台一线城市接单限制,只需提供滴滴账号、姓名和车牌号即可,同时不影响在南通接单。“在上海直接派单,无需沪牌”。信息还特别标注,当天就能接单。

  有专业人士计算,美团的单均补贴已达到40元左右,此举被媒体解读为”肉搏滴滴“。

  对此,当天中午,滴滴区域运营高级总监孙枢在朋友圈发文回应,称感谢美团打车的竞争,但补贴畸高(客单价200%)会带来黑产和刷单,会对整个出行业造成巨大创伤。孙枢称,“如果美团打车上海比南京份额高,是通过补贴让本不打车的用户叫车并故意吸引大量外牌车辆来沪,是因为不做司机安全审核,那么不仅难以持续,对用户安全以及行业持续发展也会带来巨大隐患。”

  随后,美团点评高级总监李洋隔空喊话滴滴,“滴滴的孙枢同学不要对自己在上海无照经营避而不谈,却顾左右而言他。”并配了一张上海市城市交通运输管理处网站上的上海网络预约出租汽车平台企业名录截图,名录中包括首汽约车、美团打车、AA租车等,但滴滴出行并未在列。

  日前,双方战火再次升级。

  美团点评高级副总裁王慧文在微博上指责称,滴滴在背后发美团黑稿。随即滴滴营销副总裁李敏回应称,自己PS图片或者写文章发链接出来,给别人转移注意力,是十几年前的PR手段。

  值得注意的是,正当滴滴美团打的火热,又传出美团将赴港IPO的消息。

  3月27日,路透社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称,美团点评近日已就在香港上市事宜与美银美林、高盛和摩根士丹利等三家投行进行接触,并在投行的帮助下开始IPO的筹备工作,最早将于今年晚些时候在香港上市,但目前尚未正式授权这三家投行担任其IPO承销商。

  投资潮分析认为,美团此时高调与滴滴对阵,除了战略需要外或也是为了给自己香港上市造势,在舆论上获得关注,宣传美团新的发展空间和增长点,向市场传递正面信息。

  对于经历过出行领域烧钱大战的滴滴来说,从来不怕正面竞争,美团要争夺其本土业务,滴滴自然不会坐以待毙,高调回应也符合程维的做事风格。

  而大战最后谁胜谁负,还有待时间给出答案。

91高德.jpg
  网约车市场玩嗨了!美团、滴滴激战正酣,半路杀出个高德顺风车

  正当美团和滴滴在网约车市场激战正酣时,阿里旗下的高德地图突然放大招——宣布局零佣金进军顺风车市场。

  “目前部分平台为了提高市场占有率,依靠大量补贴拉拢新增车主,人为地刺激了道路车辆的增加,使得交通压力不降反增。”阿里巴巴合伙人、高德集团总裁刘振飞在3月27日的发布局会上高调宣称,“高德公益顺风车坚持以不营利为目的,坚决不打补贴战,坚决不抽取用户佣金。”

  高德的公益顺风车战略刚一宣布局便瞬间引爆网约车市场,阿里系重新入局网约车出行大战的声音不绝于耳。

  对此,高德向NBD汽车(微信号:NBD-AUTO)回复称,推出顺风车不是为了打乱出行市场,而是在不增加城市道路压力的情况下,以科技手段提升运力,以提升社会出行效率,缓解城市拥堵。”事实上,我们推出的一站式公共出行服务平台易行,已经接入包括滴滴快车、神州专车、首汽约车、曹操专车、ofo、摩拜单车和飞猪旅行在内的多家出行服务商,可以提供包括网约车、出租车等多种出行服务。”高德方面称。

  那么以公益之名进军顺风车的高德真得是为公益吗?

  高德的顺风车玩法

  “高德顺风车业务的推出,完全是顺势而为。”刘振飞称,目前高德不仅拥有大量的用户出行需求,也有亿级的自驾车主用户,在使用场景上与顺风车具有非常高的契合度。

  数据显示,高德地图如今拥有7亿用户,平均每天为用户提供3.4亿次的出行路线规划,这些海量的用户出行需求,尤其是早晚高峰的通勤路线被高德认为是其进入顺风车领域的用户优势。

  与顺风车领域的佼佼者滴滴出行和嘀嗒出行的运营方式有所差别的是,高德推出的顺风车除了主打“零佣金”外,还为用户补贴短信通知、保险等第三方服务费。高德相关负责人说,此举是为了保证乘客花多少钱,车主就能拿多少钱。

  具体运营方式是:在用户成本方面,高德不抽佣金,目前由第三方收取的服务费也由高德来补贴,所以用户的出行成本目前仅限于行程费用,高德顺风车司乘双方通过支付宝进行支付;在车主审核方面,要求车主上传车辆行驶证、司机驾驶证和手机号码并接受审核,通过支付宝进行实名身份验证;在保证车主隐私安全方面,乘客和车主彼此联系时全部采用虚拟号码;此外,每一单行程都提供意外伤害保险,以保证车主和乘客受到权益保障。

  据了解,目前,高德顺风车业务已于成都、武汉两地率先上线,同时开启了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等城市的车主招募,之后还将逐步扩展到全国更多城市。

  “零佣金”背后的阿里布局局

  一位高德内部人士告诉NBD汽车,“高德做顺风车业务的不是一个独立团队,而是由高德地图开放平台总经理童遥负责。”

  目前,滴滴顺风车收取每单佣金10%,嘀嗒出行的顺风车业务以收取信息服务费为主,每单费用在0.5元。高德的“不抽佣、不补贴”策略,可谓强行挤入顺风车市场。

  “2018年是高德的公益年,推出顺风车的目的就是做公益,但是大家都不信。还是要考虑高德的背景,我们是阿里巴巴的全资子公司,阿里巴巴集团也在做公益,这其实是整个集团公益的一部分。其次,我们是没有盈利计划的,不为赚钱。” 上述内部人士称。

  不过,事实上,高德正在尝试从工具提供商向服务提供商的转变,顺风车业务正是一个切入口。

  高德汽车事业部总裁韦东直言,“做顺风车主要是基于,刚出现网约车的时候,行业的初衷是共享经济,但那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共享经济,而是所谓的运营资源。我们发现,并不是因为共享出行交通更好了,而是变得更加恶劣。我们看到市场和政府都有需求,在这一角度,就开始思考如何帮助用户和政府如何形成更好的匹配,尝试能不能把闲散资源真正利用起来。”

  事实上,作为阿里巴巴生态的一部分,高德之所以出手顺风车,其最终指向的是三个领域:共享经济、大数据和支付场景。这三个领域很可能是未来最火的风口。

  有专家分析,未来几年中国共享经济将保持40%左右的高速增长。到2020年共享经济规模会占到GDP比重达10%,2025年预计达20%。阿里错过了滴滴,不会再错过共享出行。

  大数据一向是阿里巴巴集团董事长马云一再强调的战略重点所在。所以,高德的顺风车虽然是零佣金,但也在默默收集司乘数据,而这些数据能为高德和阿里带来无限商机。

  至于支付场景,则很可能是阿里与腾讯在争夺移动支付市场的一场暗战。在新零售和智慧零售的大旗之下,阿里巴巴旗下支付宝业务与微信支付对用户的争夺愈加激烈。不久前,华西地区的沃尔玛只能使用微信就是例证。

  而作为阿里巴巴生态的一部分,高德顺风车可以提供成熟的移动支付和信用验证体系,通过使用支付宝为阿里沉淀更多的优质客户,这也有助于未来支付宝打通包括出行在内的整个生态系统。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在国内顺风车市场,目前滴滴仍较为强势。滴滴顺风车公布局的2018年春运数据显示。春运期间(2月1日-3月12日),共计3067万人次乘坐跨城顺风车回家和返程,是去年同期的3.62倍。目前,美团并未开启顺风车业务。

  对于高德推出公益顺风车一事,滴滴方面回复NBD汽车称,“出行行业从来不乏竞争者,滴滴目前的重心是专注于自身产品和服务的打磨,为用户创造价值。”

  猎豹全球智库发布局的一份报告认为,2018年出行行业将有更加立体、更加多维度的竞争,这个竞争关键词将是共享和新能源。

  在此趋势下,之前曾多次在出行领域失去先机的阿里巴巴,现在正借高德和美团之手重新入局网约车领域。这一次,阿里系能战胜腾讯系吗?

  【华发网根据搜狐、中国青年报、网易、人民网等整合采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用户须知|小黑屋|法律申明|隐私通告|华发网海外版china168.info

GMT-6, 2025-1-21 19:13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