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孟玮曾在近日指出,2020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世界经济发展中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对高质量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带来新挑战。
但孟玮强调,得益于中国经济的迅速恢复和主动对外开放,以及过去7年打下的良好基础,2020年以来,面对疫情冲击,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呈现出十足韧性。截至目前,中国已经与138个国家、31个国际组织签署201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各方面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首先是助力稳定外贸外资基本盘。2020年前三季度,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进出口总额9634.2亿美元,虽然同比下降1%,但增速比全国整体水平高0.8个百分点;对沿线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达130.2亿美元,同比增长29.7%,高出全国整体增速32.3个百分点。
其次是重大项目取得新进展。中老铁路全线隧道实现贯通,中泰铁路一期线上工程合同达成一致,雅万高铁建设实现节点目标,匈塞铁路匈牙利段项目EPC主承包合同正式生效。巴基斯坦拉合尔橙线项目运营通车。
其三是中欧班列逆势增长。截至11月5日,2020年中欧班列开行达10180列,已超过去年全年开行量,运输网络持续拓展,已通达欧洲21个国家、92个城市。
其四是健康丝绸之路取得新突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中国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物资和技术援助,已向15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280多批紧急抗疫物资援助。
孟玮透露,随着数字经济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兴起和绿色经济发展,越来越多国家看到了健康丝绸之路与数字丝绸之路、绿色丝绸之路的合作机遇,相继参与到健康丝绸之路与数字丝绸之路、绿色丝绸之路共同建设之中。
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大流行导致世界经济前景黯淡,在此背景下,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
面对疫情,“一带一路”合作伙伴守望相助。无论是贸易投资的逆势增长,还是中欧班列开行连创新高,种种事例表明,“一带一路”倡议为支持全球抗疫、恢复正常经济社会秩序做出了突出贡献,彰显其前瞻性、必要性。
在“一带一路”保障和改善民生经验交流研讨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指出这次疫情肆虐全球,严重影响了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疫情出现使人们生活方式产生诸多改变,但是社会进一步发展,人民追求幸福生活这一点不会改变。做好疫情防控同时要做好后疫情时代规划,保障后疫情时代世界经济社会发展能够继续向前推进,特别是广大群众的生活尽快恢复到正常,非常重要。通过“一带一路”倡议让沿线国家共享中国改革开放带来的机遇,推动世界经济社会发展,搭上中国改革开放的快车,是大势所趋。
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一带一路学院院长王守军表示这次疫情凸显了世界发展的不平衡,激化了反全球化、贸易保护主义、民粹主义矛盾,同时也对“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民生问题既广泛又深刻,包括教育、就业、消除贫困、医疗卫生、养老等各方面。在后疫情时代,高质量建设“一带一路”要把惠及民生、保障人民福祉放在首位。
国务院法制办原副主任、中国法学会副会长甘藏春表示目前,“一带一路”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要坚持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遵循国际惯例和债务可持续原则,健全多元化投融资体系。在这个过程当中,最重要的内容和基础,就是国际法治合作。投资需要在稳定的环境下运行,在目前国际格局重组、变化动荡的情况下,法治是能够保预期、保稳定的基本政策工具。“一带一路”慢慢演化成纯粹的经济合作行为,有投资、有互利、有市场经济,必然就有矛盾纠纷,这也需要我们加强国际法治合作。
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国际法治合作。首先,“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要求尊重彼此国家法律制度的多样性,在多样性当中找寻法律的共同性;其次,要建立国际法律专业人才共享机制;第三,要充分利用双边及多边法律机制,就“一带一路”投资进程过程中的各种问题拿出解决方案;最后,要理性看待“一带一路”进程当中发生的商事纠纷,力求运用多元化的法律纠纷解决机制来解决。
商务部原副部长蒋耀平认为,数据显示,今年前11个月,中国外贸进出口总值达29万亿人民币,其中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8.45万亿元,同比增长1.2%,成为我国外贸新的增长点。今年上半年,东盟超过了韩国、日本、美国、欧盟,成为中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随着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签署,中国与东盟在贸易、投资方面将上升到更高的水平。
此外,中国与欧盟的贸易今年前10个月同比增长2.2%,从今年7月开始中国成为欧盟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为下一步区域经济合作打下良好基础。
中国外文局原副局长方正辉则表明在国际舆论场上,我们在对外传播中还有亟待改进和加强的地方,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改进对外传播,增进民心相通。“一带一路”故事的传播、民心相通工作的构建,要由单一的政府为主体,向民间外宣和全民外宣转变。此外,还要由“曾经来过”向精耕细作转变。
我们在国外近些年来举办了很多活动,加强了沟通交流,但是与日本、韩国等政府资助的基金组织在当地几十年如一日默默耕耘相比,我们只能算是“曾经来过”,在讲好中国故事、民心相通方面,今后要更加注重精耕细作。
要勇于接受各种各样的质疑,勇于接受各种各样的挑战,要有这样的气度和胸怀,才能达到真正的民心相通和沟通目的。越是反对我们的,越是持怀疑态度的,越是有不同意见的人,越要加强沟通、加强交流促进双方的理解。外宣工作的方式方法和态度要客观平和,内容要有益有趣,理念要平等和包容,这也是“一带一路”的精神所在。
面对疫情大考,共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展现出强大韧性和旺盛活力。项目建设持续推进,合作成果逆势上扬,不仅为各国抗疫情、稳经济、保民生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为深化抗疫国际合作、推动全球经济复苏和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经受疫情淬炼,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更显光辉。后疫情时代,共建“一带一路”必将获得更强劲动力,迎来更广阔前景,继续在国际上发光发热。
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为沿线国家和地区带来沉甸甸的民生实惠。巴西美丽山二期供电工程,将亚马孙河流域的清洁水电输送到里约热内卢,满足2200万居民的用电需求;尼日利亚卡诺灌溉项目让清澈的河水缓缓流入田间,使农田获得丰收,极大缓解当地粮食短缺问题;在阿根廷胡胡伊省安第斯山区,高查瑞光伏电站项目让附近的村庄重现热闹场景,吸引外出打工的年轻人回乡。当地员工冈萨雷斯自豪地说:“我和同事们打了15万根钢桩。这些光伏板看起来就像大地上的一片蓝天。建设电站让阳光变成财富,中企帮我们点亮幸福生活。”
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绿色发展的底色更足。在克罗地亚佩列沙茨跨海大桥建设中,为了将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施工方在打桩阶段使用先进的气泡幕降噪技术,施工船舶配备污水箱,陆上办公和住宿区实行严格垃圾分类。施工水域内,海豚旁若无人、跳跃嬉戏的视频,收获多方点赞。从绿色发展中寻找机遇和动力,建设“绿色丝绸之路”必将进一步聚合各方智慧和力量,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行稳致远。
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更多合作亮点正在拓展。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为加强疫情联防联控、优化公共卫生体系发挥重要作用。推进“数字丝绸之路”将进一步释放全球发展潜力,助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在后疫情时代不断挖掘经济新增长点,提升民生福祉。疫情防控期间,中方与比利时泽布吕赫港的航运贸易一直没有中断。在泽布吕赫港务局荣誉副总裁文森特看来,持续发展的航运贸易反映出中国与欧洲之间的紧密联系,跨境电商的蓬勃发展也起到很大作用。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从“绿色丝绸之路”到“空中丝绸之路”,从“数字丝绸之路”到“冰上丝绸之路”“健康丝绸之路”……共建“一带一路”的内涵不断深化,外延更加扩展,更加契合各国对全方位、宽领域、创新性、持续性拓展合作的需求。尼日利亚中国研究中心主任查尔斯·奥努纳伊朱认为,“一带一路”倡议着力构建连通全球的陆、海、空联动基建网络,将“地球村”的概念具象化。“共建‘一带一路’是实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目标的路线图,是中国在新的历史起点对维护多边主义的承诺,让各国实现有效沟通、开放合作。”
大道致远,海纳百川。中国将继续同合作伙伴一道,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坚持开放、绿色、廉洁理念,努力实现高标准、惠民生、可持续目标,持续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为各国和世界经济增长开辟更多空间,为加强国际合作打造更广平台,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
根据 一带一路网等采编【版權所有,文章觀點不代表華發網官方立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