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华社德黑兰4月14日电(国际观察)新一轮伊核谈判显露积极迹象
新华社记者何光海 杜源江
时隔15个月之后,伊朗与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中国和德国六国代表14日在土耳其最大城市伊斯坦布尔举行了长达7个多小时的新一轮伊朗核问题谈判。
分析人士认为,这次谈判为有关各方交换意见和积累互信提供了契机,但会谈并没有取得实质性突破。伊朗与西方之间的巨大分歧仍需通过今后谈判逐步加以弥合。
各方调门积极
欧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级代表阿什顿14日表示,这次会谈具有“建设性”,对解决问题“非常有帮助”。伊朗首席核谈判代表贾利利也表示,有关各方对此次谈判表现出了合作精神,伊朗不谋求获取核武器,但要捍卫自身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利,希望下一次谈判取得积极成果。
有关各方同意下一次谈判5月23日在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举行。
分析人士认为,这次谈判之所以表现出积极气氛,主要是由于与去年1月在伊斯坦布尔举行的上一轮谈判相比,伊朗的态度发生了微妙变化。
一些观察家认为,上一轮谈判失败的原因在于伊朗在谈判中提出了条件,即伊朗反对涉及任何有关暂停伊朗铀浓缩活动的内容,坚持伊朗的核权利不容讨论,要求六国承认伊朗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利,并建议讨论核裁军等全球性问题。但当时六国却认为,与伊朗谈判的目的不是讨论其他全球性问题,而是讨论伊朗核问题。双方的立场南辕北辙,导致谈判无果而终。
在此次谈判前夕,伊朗虽然表面上仍坚持其核权利不容谈判的立场,但行动中却采取了较为务实的态度。在2月中旬贾利利就恢复核谈判事宜给阿什顿的复函中,伊方未提出先决条件,不再反对把伊朗铀浓缩活动等内容列入谈判议题,这就为双方重启核谈判创造了条件。
此外,尽管伊朗现在仍表示不会停止高纯度铀浓缩活动,但反复申明这一活动不会超出本国需要,强调伊朗不谋求获取核武器,伊朗生产纯度为20%的浓缩铀,仅是为了满足德黑兰研究用核反应堆及其他筹建中核反应堆的需要。
同时,伊朗高官近日也纷纷作出积极表态。伊朗外长萨利希对新一轮伊核问题谈判发表乐观看法,认为此次谈判的结果将好于以往。伊朗总统艾哈迈迪-内贾德则表示,伊朗不会追求超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所允许的权利,将在与六国谈判中提出切实的建议。
伊朗还一改昔日经常在谈判前夕宣布重要核进展和举行军演的做法,为谈判营造良好氛围。在去年初举行上一轮会谈前,伊朗曾高调邀请多国代表参观纳坦兹铀浓缩工厂和阿拉克重水反应堆,并宣布生产出氘化物及镥177和碘131两种放射性同位素。伊朗军方还在阿拉克重水反应堆附近试射了一枚中程地对空导弹。而此次谈判前,伊朗未采取过激举措。
谈判前景难料
尽管各方对于此次谈判作出积极评价,但分析人士认为,从阿什顿和贾利利的表态来看,此次谈判并未取得实质性突破,双方仅同意在巴格达再次举行会谈。
伊朗德黑兰大学政治学教授萨迪克·齐巴卡拉姆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说,伊朗目前面临西方巨大的制裁压力,国内经济形势严峻,货币大幅贬值,通货膨胀严重,民众怨声载道。在这种情况下,伊朗有意愿与伊朗核问题有关方面举行认真严肃的谈判,并有可能在谈判中作出小幅让步。但伊朗不会完全屈从于美国,如果美国等西方国家在核谈判中对伊朗提出过分要求,新一轮核谈判就不会有任何结果。
正如此次伊核谈判中国代表团团长、外交部部长助理马朝旭指出的那样,伊朗核问题十分复杂,今后难免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和曲折,有关各方应当在已经取得共识的基础上,相向而行,真诚合作,为通过对话与谈判和平解决伊朗核问题作出更多努力。(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