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在今年五月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重磅文件出炉。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加快形成西部大开发新格局,推动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提出了三十六条具体措施。
《意见》重点提出,要提高西部地区直接融资比例,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在境内外发行上市融资、再融资,通过发行公司信用类债券、资产证券化产品融资。西部贫困地区企业首次公开发行上市、新三板挂牌、发行债券、并购重组等适用绿色通道政策等。
对此,多家券商连夜发研报解读,分析可能出现的投资机会。据《中国经济周刊》记者梳理,大多数券商认为,基础设施建设,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战略新兴产业,生态环境保护,一带一路这四大板块有望率先受益,站上近期的“最强风口”。
首推基建板块,传统基建仍占主导
《意见》的具体措施中,基础设施建设相关描述较多。《意见》表示,强化基础设施规划建设。提高基础设施通达度、通畅性和均等化水平,推动绿色集约发展。加强横贯东西、纵贯南北的运输通道建设,拓展区域开发轴线。强化资源能源开发地干线通道规划建设。加快川藏铁路、沿江高铁、渝昆高铁、西(宁)成(都)铁路等重大工程规划建设。注重高速铁路和普通铁路协同发展,继续开好多站点、低票价的“慢火车”。
对此,方正证券指出,基建仍是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主线,可重点关注传统基建项目包括机械设备、公用事业、建筑材料、建筑装饰、交通运输等板块。海通证券也表示,工业生产改善背后,离不开以地产、基建为代表的需求回暖的拉动。
广发证券也持类似的观点,认为对于基建来说,传统基建仍占据主导(1-4月专项债投向,传统基建占比为63%左右),可以起到稳增长的作用。一般来说,位于西部的涉及基建相关业务的公司与西部大开发关联最为紧密,因为基建呈现一定的地域性,比如水泥、施工等行业具有一定的业务半径。
民生证券也认为,区域性战略升级有望带来结构性投资机会。从中长期来看 ,2020年-2025年将成西部铁路、公路建设快速推进期,建议关注相关细分子行业头部企业以及区域性基建头部企业。
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战略新兴产业,西部具有差异化优势
除了传统基础设施建设外,《意见》也明确表示,要推动西部地区发展现代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现代化产业体系。积极发展大数据、人工智能和“智能+”产业,大力发展工业互联网。推动“互联网+教育”、“互联网+医疗”、“互联网+旅游”等新业态发展,推进网络提速降费,加快发展跨境电子商务。充分发挥西部地区比较优势,推动具备条件的产业集群化发展。
此举将进一步推动西部区域产业结构升级。近年来全球产业链升级趋势凸显,战略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已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新动力。今年以来,尽管疫情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冲击较为明显,但3、4月高新技术产业成为复苏产业的第一梯队,展现较强韧性。推动西部现代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大力发展人工智能、大数据及工业互联网等关键技术,后续西部有望有序形成现代化产业体系,四川等区域核心省份有望率先发力,区域经济迎来更高质量发展,关注“新基建”投资增速等先行指标。
粤开证券重点推荐了能源领域,认为《意见》强调加强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清洁能源诸如风电、光伏等板块有望提振。
此外,多家券商在研报中都提到,相比于东部整体均衡的优势,西部则呈现区域中心城市快速发展的差异化局面。例如重庆、成都、西安等三大城市在人工智能、芯片等新兴产业上有较多布局,三地的科研、教育、人才也具有相对优势。而贵州的人力、水电等成本也相对较低,使得其大数据等相关产业具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
生态被提及20次,环保板块获重点推荐
据《中国经济周刊》记者梳理,在整个《意见》当中,生态被提及20次,是提到次数最多的词汇。文件中还有一个章节专门讲“加大美丽西部建设力度,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
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一方面,对于退耕还林还草、防护林体系建设、排污限制持续推进。另一方面,主动出击,实施节水行动、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生态保护与综合治理、重点生态工程、城镇污水管网建设和改造等多方治理。
新时代证券重点推荐了水污染治理相关板块,新时代证券认为,2020年是水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收官之年,一方面政策将持续推进,确保完成“水十条”各项任务目标;另一方面,水环境“十四五”规划的前期工作正在稳步推进。2020年将会是水环境政策密集出台的年度,水环境治理领域有望持续迎来政策催化。
我国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关键时期,大气治理的工作更有望向着精细化治理方向发展。此外,安信证券还建议重点关注固体废物处理、建筑垃圾处理、土壤治理等环保子板块。
“一带一路”板块也有望受益
《意见》还提出,以共建“一带一路”为引领,加大西部开放力度。在枢纽城市规划、大通道建设、跨境经济合作区布局等细节方面,政策层都做出了详细的指示。支持新疆、重庆、四川、陕西、甘肃、贵州、青海、内蒙古等地根据区域优势,进行核心区域建设。
西部大开发与“一带一路”同时进行又相辅相成,随着西部地区高速发展,经济体量发展到足够大规模,生产、物流、仓储、交换等能力的进一步提升,也将让“一带一路”合作的基础更稳固,影响力更大。
“一带一路”是中国走出去、与全球各国实现互利共赢的伟大战略,其中西部是陆上丝绸之路的重点区域,承担着联通中亚、欧洲等沿线国家的重要任务。随着西部大开发政策深入推进,“一带一路”概念股也有望重新受到市场关注。
在当前经济下行、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加剧的背景下,中国重新把西部大开发摆在重要的位置,并着重强调了基建、对外开放和吸引民间投资等内容。其意义在于,一是可以托底中国经济增速并吸纳就业;二是增加与“一带一路”国家的双边贸易,减轻对外贸易增速的下行压力;三是有助于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目标。
记者就此采访了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指导意见》共三部分、36条。第一部分是总体要求,包括《指导意见》的指导思想、总体要求、主要目标等。
第二部分是重点任务,主要包括五个方面:一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包括打好三大攻坚战、不断提升创新发展能力、推动形成现代化产业体系、优化能源供需结构、大力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强化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切实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等7项任务;二是以共建“一带一路”为引领、加大西部开放力度,包括积极参与和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强化开放大通道建设、构建内陆多层次开放平台、加快沿边地区开放发展、发展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拓展区际互动合作等6项任务;三是加大美丽西部建设力度、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包括深入实施重点生态工程、稳步开展重点区域综合治理、加快推进西部地区绿色发展等3项任务;四是深化重点领域改革、不断完善推动发展的体制机制,包括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积极推进科技体制改革、持续加强信用体系建设、努力营造良好营商环境等4项任务;五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动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包括着力强化公共就业创业服务、支持教育高质量发展、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完善多层次广覆盖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养老服务体系、强化公共文化体育服务、改善住房保障条件、增强防灾减灾与应急管理能力等8项任务。
第三部分是政策支持和组织保障,主要提出了考核、财税、金融、产业、用地、人才、帮扶和组织保障等政策措施,确保将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对于下一步抓好《指导意见》的贯彻落实的重点。对方回答,抓好《指导意见》的贯彻落实,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持之以恒推进各项工作落地见效。
一是以决战脱贫攻坚为标志,确保西部地区与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当前,脱贫攻坚已进入最后冲刺阶段,全国未摘帽贫困县都在西部地区。要努力克服疫情影响,聚焦52个未摘帽贫困县,加大政策支持、资金倾斜和工作力度,确保西部贫困人口如期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与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保持现有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及时做好返贫人口和新发生贫困人口的监测与帮扶。推动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同步促进脱贫攻坚成果巩固和相对贫困问题解决。培育乡村发展新动能,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补齐乡村公共设施短板。
二是以推进绿色发展为要求,加大美丽西部建设力度。西部地区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走绿色可持续发展道路。抓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修复和环境污染治理,巩固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工作格局。进一步加大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退牧还草、重点防护林体系建设等重点生态工程实施力度,推进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和湿地保护修复。开展三江源、祁连山等重点区域综合治理,加强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因地制宜加快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促进西部地区绿色产业加快发展,推动重点领域节能减排,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和循环经济。
三是以共建“一带一路”为引领,扩大西部地区高水平开放。西部地区要找准定位,结合实际积极参与和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发挥一些地区沿海、沿江、沿交通干线的区位优势,做好人畅其行、物畅其流这篇文章,进一步加强与境内外的经贸联系。构建内陆和沿边多层次开放体系,高标准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边(跨)境经济合作区等功能平台。拓展区际互动合作,积极对接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重大区域战略。
四是以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为重点,增强西部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动力。充分发挥西部地区比较优势,推动产业集群化发展,在培育新动能和传统动能改造升级上迈出更大步伐,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构建具有特色、体现优势、富有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培育和发展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动全产业链整体跃升。大力优化能源供需结构,着力提升传统能源高效清洁利用、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利用、国家能源安全保障等能力。充分发挥西部地区特色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休闲、健康养生等服务业,打造区域重要支柱产业。
五是以强化基础设施规划建设为抓手,夯实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基础。在交通设施方面,重点提高通达度、通畅性和均等化水平,加强横贯东西、纵贯南北的运输通道建设,拓展区域开发轴线。加快川藏铁路等重大工程规划建设,推进区际省际高速公路通道和航空枢纽建设。在水利设施方面,重点规划建设一批重点水源工程、江河湖泊骨干治理工程、大型灌区工程;提高安全饮水保障能力。在能源设施方面,重点加强西电东送等跨省区能源通道建设,提升清洁电力输送能力。积极推进配电网改造行动和农网改造升级,提高偏远地区供电能力。在通信设施方面,重点推动城市农村“同网同速”,大力支持农村偏远地区特别是贫困村加快宽带网络建设。
六是以增强公共服务能力为关键,增进西部地区民生福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围绕西部群众普遍关心的民生诉求,加快补齐社会民生领域短板,增强公共服务特别是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努力实现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促进社会公平正义。针对新冠肺炎疫情暴露出来的短板问题,加强公共卫生、应急管理、防疫物资储备等领域能力建设。充分利用互联网等新技术,大力发展远程教育、医疗等服务。按程序将符合条件的西部省份纳入到区域医疗中心试点范围,引导较发达地区高水平医院在西部地区建立分支机构或分中心。
根据 经济网等采编【版權所有,文章觀點不代表華發網官方立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