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分享| 关注中国| 逆耳忠言| 不平则鸣| 情感天空| 健康生活| 流行时尚| 保险理财| 讽刺幽默| IT与游戏| 信息交流| 华发移民| 华发工作| 摄影美图

社会聚焦| 旅游天地| 娱乐八卦| 音乐视频| 校友互动| 网络社区| 房屋安家| 教育培训| 中医瑰宝| 专栏作者| 科技文化| 华发留学| 华发红娘| 关于本站

华发网China168.info海外中文门户网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426|回复: 0

央行跨界财政政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7-9 01:53: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源:阿尔法工场 alpworks

本文由上海南风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合伙人朱华推荐

导读:央行努力让货币政策工具从传统的定量工具(如贷款配额制)转向市场化工具,使其调控工作变得更为复杂

中国央行正寻求一些非传统政策工具来支持经济增长,在瑞信集团和光大证券看来,这些手段更像是财政政策。

中国央行今年安排的支持农业和小微企业的再贷款共计1000亿元人民币。据《第一财经日报》报道,央行还向国开行下发了3000亿元再贷款,作为支持棚户区改造的专项资金。

央行行长周小川力求贯彻中央的命令,在不施以全国性刺激政策的同时,确保经济实现7.5%的全年增长目标。之所以避免大范围的刺激政策,因为会引发债务风险。虽然像再贷款这类的定向工具可以回避房地产等高风险行业,但摩根大通认为,此类工具缺乏透明度,而且与央行将信贷政策从政府导向向市场导向转变的努力背道而驰。

光大证券驻北京首席经济学家,曾在世界银行供职的徐高表示,央行已经涉足财政政策领域。由于之前的财政政策没有发挥起作用——本应花费的财政资金没有花费,应该获得融资的项目没有拿到资金——央行不得不自己来注入流动性。

今年前三个月,中国经济同比增速下降至7.4%,为6个季度以来的最低水平。央行将在7月中旬发布6月份信贷及货币供应数据,包括16日将发布的二季度GDP在内,一系列经济数据料将揭示政府促增长措施的影响程度。

界线模糊

自4月初以来,中国国务院要求相关部门在不增加预算的情况下加快预算资金支付进度。所关注的领域包括铁路投资、保障性住房、小企业再贷款、政策性银行专项贷款债券以及定向下调银行存款准备金率等。

在中国,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界线已经变得模糊。央行没有权力进行全系统的改革。2008年中国在全球金融危机期间宣布的4万亿元刺激措施主要通过货币政策来传导至实体经济。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由不同部门分头管理的理念来自于学术界,劳伦斯·萨默斯在1993年与他人合著的一篇论文中写道,中央银行独立性的提高与较低通胀率有关。

欧美国家

美联储曾经因为插手财政政策遭到公众及国会的批评,尤其是共和党议员的批评,他们认为美联储主导的金援以及国债购买行动过多涉及财政领域。德国央行也多次对欧洲央行在2012年债务危机时推出的债券购买计划提出批评,称这是插手财政政策。

过去一年,周小川至少有六次和李克强一同出席地方会议,包括上周的长沙会议,货币政策在中国经济战略中的地位可见一斑。

在再贷款机制下,中国央行直接向部分金融机构发放贷款,专项用于后者向特定行业的放贷,旨在降低这些行业的融资成本。

研究机构龙洲经讯(GaveKal Dragonomics)驻北京中国经济师Chen Long表示,中国不像欧洲国家那样在财政政策方面有限制,如果你想对部分经济领域提供支持,财政政策相对要有效得多——你只需增加财政支出,把钱投放到相关行业领域就可以。中国央行正在尝试非自己份内的领域。

报道

伦敦经济分析机构Capital Economics Ltd.表示,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中国广泛使用再贷款工具来引导信贷投放。中国央行在5月6日发布的一季度货币政策报告中讨论了再贷款额度情况。《第一财经日报》5月23日报道称,央行给国开行发放了规模3000亿元的再贷款,用于国开行推进棚户区改造。

虽然央行至今未公开评论此事,但一些分析师认为该消息是可信的,花旗集团驻香港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沈明高在7月1日的报告中写道,第一期再贷款资金大约是4,000亿元。其在一次采访中表示,相信这个数据是准确的,虽然他也无法证实。

瑞信亚洲区(除日本外)首席经济分析师陶冬表示,再贷款有利于资金的定向投放,但这是财政政策该做的事情,我们都知道现在获得央行再贷款的是一些接近政策实施的机构。

低透明度

记者在5月份曾经就再贷款一事向央行发传真件提问,7月4日还就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重叠事宜向央行提问,但均没有获得央行的回应。

摩根大通首席中国经济学家朱海斌指出,央行使用再贷款工具可能反映出当下中国货币政策缺乏有效传导渠道,这个问题应该不会长期存在。使用再贷款不意味着央行将取代财政政策。

朱海斌表示,透明度低是一个问题,从长期改革角度而言,希望能看到更多透明度高的,市场化的工具。

新锚

中国3月份表示,2014年中国预算赤字占GDP之比将达到2.1%,与去年基本持平。如果把地方政府债务和预算外资金计算在内,2012年预算赤字相当于GDP的10%左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去年在一份有关中国经济的年度报告中表示,这说明中国实际财政空间比数据显示的要受限很多。

央行努力让货币政策工具从传统的定量工具(如贷款配额制)转向市场化工具,使其调控工作变得更为复杂。虽然已放松对基准银行利率的监管,但是在确立“新锚”方面的尝试还不够,货币市场利率依然波动较大。

Capital Economics的首席亚洲经济学家Mark Williams认为,“央行可能会退一步说,‘好吧,既然把七天回购利率作为目标有困难,那就考虑通过其他途径来影响市场利率’。”

新工具

《第一财经日报》6月18日援引央行某知情人士的话报道称,央行正创设一种新的基础货币投放工具——抵押补充贷款(pledged supplementary lending,简称PSL),试图打造出一个中期政策利率,在不调降银行存准率的情况下为市场提供流动性。

美国银行大中华首席经济学家陆挺7月2日在一份报告中写道,这个举措可能会被看作微刺激措施的一部分,但其具有成为重要政策工具的潜力。

陆挺指出,随着中国央行向基于银行间利率的货币框架转型,PSL可能成为指导中期利率的有效基准,有助于央行管理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Bloomber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用户须知|小黑屋|法律申明|隐私通告|华发网海外版china168.info

GMT-6, 2024-6-25 00:18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