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人民网
日前,ENS非洲公司发表文章《中非合作的昨天、今天和明天》,详细分析中非合作现状,并展望双方合作的未来发展路径。文章摘编如下:
中国国家总理李克强将非洲作为其2014年出访的第一站,显示中国对于非洲的重视,也成为中非合作的一个里程碑。他于5月4日启程,行程包括埃塞俄比亚、尼日利亚、安哥拉、肯尼亚,所到之处透露出相关战略的重要性:
埃塞俄比亚城市亚的斯亚贝巴是非盟总部所在地;
尼日利亚近期超过南非,成为非洲最大的经济体;
安哥拉是中国在非洲最大的贸易合作伙伴之一;
肯尼亚毗邻数个拥有丰富自然资源的东非内陆国家。
据分析,此次总理访非行程经过精心考量,而访问非盟总部更是传达出一个重要信息——未来中非合作将是广泛的、综合性的,而不只是局限于少数国家。
中非合作具有良好且稳固的根基,这可以追溯到1950至1960年代。1971年10月,联合国大会恢复新中国在联大的合法席位,其时有部分西方国家持反对意见,而众多非洲国家的同意意见在其中起了重要作用。
全球研究委员会教授James Petras指出,中国将持续良好的发展势头,保持其全球最大生产国及出口国的地位,主导多国市场,并因持有1.3万亿美金的美国国债,而在全球金融市场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
此外,中国在非洲基础建设发展中做出了极大贡献,并且依然是非洲最大的投资国之一。非洲各国领导人也对此表示欢迎,力图深化双方合作关系。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而非洲是拥有全球最多发展中国家的大洲。经济发展也因此成为双方最大的共同特性。
中国在改革开放后历经30年发展,并在过程中达到不少显著成就——跃升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并逐步引领科技、生产、管理领域。而另一方面,非洲作为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大洲,在全球发展中也扮演着不容忽视的重要角色。近年来,非洲因其丰富的自然资源而受益匪浅,其中包括矿物、石油、金、铜、钻石、铝土矿,磷酸盐,铌、钴等。
普华永道发布的2013年《中非关系事实研究报告》中指出,尽管石油和矿产依然在中国对非洲的投资中占有主导地位,但中国对非投资已逐步渗透到各个领域,从食物加工到皮鞋生产。中国也正对非洲的基础建设做出可观的投资,着眼于几个关键领域,包括电信、交通、建设、能源、废物处理、港口改造,而这恰恰能够帮助解决非洲大陆的燃眉之急。
因上述原因,中非合作是值得推进且被乐见的。但与此同时,它也面临着各种挑战,并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当前,中国的经济呈指数性增长,但长久以来,其社会发展与经济发展之间的不均衡、阶级之间的不平等、恐怖主义滋生均造成政府的困扰,并迫切需要妥善的解决方案。
中国内部政策的不确定性也因此对中非合作构成挑战。中方对外投资政策模糊不清、难以预测,造成中国对非投资者的信心缺失。与此同时,中方对非基础建设及能源领域的投资,也需要较长的投资周期及较大的投资力度。
非洲自身也具有很多不确定性——非洲饱受战争及安全因素困扰,其发展要远远落后于其他大洲。近年来,部分国家因政治斗争而分崩离析,大部分国家的社会发展标准显示出不持续性,税收系统并不一致,反政府组织引发的暴乱也对当地投资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但这似乎并不影响部分非洲国家成为极具吸引力的投资目标。根据普华永道研究报告提供的数据,中国对于非洲大陆基础建设投资力度正持续增长:
获得赞比亚价值6亿美元的水力发电项目;
持续建设南非及博兹瓦纳的酒店及旅行基建;
电信巨头华为在肯尼亚、津巴布韦、尼日利亚获得价值4亿美元的手机服务项目。
ENS非洲公司的税收和国家风险部门总经理Celia Becker指出,多数非洲国家的投资风险档案正在不断改善,这对中国投资者构成极大的吸引力。她引用世界银行《2014业务报告》中的数据表示,自2009年以来,在全球20个综合国力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中,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大陆就占有9个。
报告同时指出,卢旺达和布隆迪位列2012-2013年度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中。据Celia Becker表示,这些国家采取了土地改革和司法改革,引入公司和民事程序,并简化各项流程,为开展商业活动、注册资产、进行贸易交流提供了便利。
落后的基础建设依然在削弱非洲的发展潜力,但这也正是非洲需要与中国合作的领域。只要非洲敞开胸怀准备迎接更多的投资商机,中国也会进一步加强对非基建投资的力度。(原文作者Kenny Chiu,张洁娴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