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分享| 关注中国| 逆耳忠言| 不平则鸣| 情感天空| 健康生活| 流行时尚| 保险理财| 讽刺幽默| IT与游戏| 信息交流| 华发移民| 华发工作| 摄影美图

社会聚焦| 旅游天地| 娱乐八卦| 音乐视频| 校友互动| 网络社区| 房屋安家| 教育培训| 中医瑰宝| 专栏作者| 科技文化| 华发留学| 华发红娘| 关于本站

华发网China168.info海外中文门户网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503|回复: 0

商学院的非洲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0-3 00:01: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源:国际金融报  作者:赵怡雯

  尽管南非已经拥有了不少优秀的商学院,但从每年金融时报公布的百强商学院名单来看,南非,乃至整个非洲国家的身影依然单薄。与之形成对比的是,作为新兴国家,来自南非和其他非洲国家对于商科人才的需求却在不断扩大。
  在非洲大陆的最南端,有一块土地美丽富饶,既有原始部落的歌舞又有欧陆风格的小镇,既有古老的黄金城又有现代化的大都会,绚丽多姿的色彩让她拥有了一个绮丽的名字—彩虹之国—南非。
  走在南非各个城市里,你会惊奇地发现几乎到处都能找到中国人开的店铺。这些店铺大多以衣物鞋帽电器等小商品为主,琳琅满目,五花八门,最大的特点,就是几乎所有的商品都是中国制造。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前往南非淘金,如今中国已经成为南非最大的贸易伙伴,中国企业的南非掘金也已经不局限在民间小商品贸易,更多“高大上”行业在中非合作间显现。同时,中国企业在南非投资的额度也在最近几年开始大幅提升。
  然而,随着中国企业南非掘金的进一步深入,一些跨国企业的管理问题也日益凸显。值得注意的是,在管理教育方面,南非却并没有像其他新兴市场国家那样引起重视和迅速发展。中国企业在掘金南非的同时,中国商学院是否也应该随之在这片土地上大展拳脚?这样的呼声已经在这一彩虹之国间传出。
  打造南非版“陆家嘴(600663,股吧)”
  在上海财大2014年MBA入学导向活动期间,《国际金融报》记者遇见了证大集团董事长戴志康,这位首次提出文化地产概念的上海滩地产大佬,在蛰伏了两年之后又有了新动作。
  同样是出海投资,与万科、绿地这样的大型开发商相比,戴志康的海外战略则是剑走偏锋。这次他不仅横跨了半个地球,更是把他的中国文化地产艺术带到了南非约翰内斯堡。他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他要在那里打造一个金融CBD,未来一个南非版的陆家嘴将诞生在全世界人们面前。
  “想做的时候就去做了。”记者面前的戴志康一袭标志性唐装,嘴角露出颇具深意的笑容。在他看来,前赴南非开发房地产项目是非常自然的事情,“这个项目从投资规模来说,也不算大,但意义在于,可以把它看作中国人经营世界、进军非洲的桥头堡。”
  1886年,南非,约翰内斯堡,人们挖出了第一桶金。120多年后,戴志康依然选择这块土地作为他的冒险乐园。
  2013年11月5日,证大集团斥资10.6098亿南非兰特(约合5.87亿元人民币),从南非最大的上市公司,特种化学品生产商AECI手中收购南非最大的经济中心约翰内斯堡沐德坊(Modderfontein)地区若干物业资产,其中包括面积约为1600公顷的若干地块及楼宇,400公顷的湿地。地块距离该市金融中心区桑顿7公里,距离坦博国际机场8公里。
  戴志康透露,证大计划用10至15年的时间在沐德坊新城建成拥有金融CBD、国际居住社区、大学城、商贸物流园区、国际文化娱乐城、国际会展中心等业态丰富的新城。该项目总体投资预计将到达80亿至100亿美元。
  当然,戴志康也有着他的担忧,毕竟走向非洲不同于亚洲、澳洲和欧美,在这里会面临更多当地政局的不稳定、社会治安的混乱、病毒肆虐的风险。然而,虽然有很多人为戴志康捏一把汗,但他依然坚定自己的想法。
  “南非是一个宝库,拥有许多新资源。如今国内许多行业产能过剩相当严重,要消化这些过剩的产能就要与海外投资相结合。”在戴志康看来,南非的诱惑力已经远远大于这些风险。
  5亿多人民币,近20平方公里的“彩虹土地”,一个全新的国际金融新城,显然实在太过划算了。
  另一方面,戴志康也有自己的“小算盘”。他告诉记者,相比于欧洲、北美等这样成熟的市场,中国资本很难进入核心产业,而非洲现阶段的发展和中国的早期发展有相似之处,国内的很多经验是可以借鉴的,这也是证大集团投资非洲的重要因素。
  中资企业抱团掘金
  事实上,怀揣南非梦的戴志康是众多走向非洲的中资企业家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中国各级政府对国内企业“走出去”一直采取积极鼓励的政策。随着非洲经济的崛起,以及中非政治经济关系的不断加强、非洲逐渐成为中国企业投资的热土。
  值得注意的是,中资企业在南非投资,近几年新进南非投资的企业数量在增加,已经在南非有多年业务经验的中资企业开始大幅提升在当地的投资额度。
  像戴志康这样10亿兰特的大额投资并非个案。
  2013年3月26日,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南非总统雅各布·祖马见证下,中国银行(601988,股吧)约翰内斯堡分行和南非莱利银行作为银团贷款联合牵头,与河北冀东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签署了一项贷款总额为10亿兰特的协议,这项贷款将用于冀东发展在南非投资的水泥项目。
  2013年6月,海信集团在南非开普敦举行仪式,宣布将建立一个以生产电视机为主的工业园区,这将会是海信在非洲建立的最大工业园区,预计为当地提供1200个就业机会。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目前正在南非伊丽莎白港工业中心新建一家卡车和轻型商用车生产厂。早在2013年,该集团便表示将在南非库哈工业开发区投资建厂,首期投资额将超过6亿兰特。
  中国制鞋企业华坚集团也计划未来10年向埃塞俄比亚投资多达20亿美元,使该国成为华坚集团向欧洲和北美出口产品的基地。
  根据中国银行约翰内斯堡分行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南非中资“走出来”企业中有一定规模、持续经营的超过50家,中方员工约1500人,雇佣当地员工超过1.3万人。中资企业主要投资领域已经涉及金融服务、矿产开发、家电制造、通信、汽车和工程设备、房地产、服装、物流、能源、水泥等,非金融类累计投资额为41亿美元。
  中国劳动力成本的不断上升也是促使中资企业前往非洲的原因之一。例如,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一名低技能的埃塞俄比亚工厂工人的月均工资仅为同类中国工人的约25%。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原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兼高级副行长林毅夫表示,随着低技能中国工人与亚洲其他地方以及非洲同类工人的工资差距扩大,未来几年可能有多达8500万个工厂岗位离开中国。
  林毅夫表示,中国企业家如今面临两大机遇,一是海外并购,另一个则是向海外转移劳动力密集型产业。海外并购能够为中国带来研发机会,使技术创新,产业不断升级。同时,中国大量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渐失去竞争优势,将这些产业转移到海外工资水平较低的地方,能够利用当地工资水平低的优势创造发展条件。
  管理人才不足
  然而,中国企业在南非,乃至整个非洲的扩张之路并非平坦,其中也引发了不小的摩擦。总部位于比勒陀利亚的研究和培训组织南非伦理研究所今年2月份发布的调查报告发现,尽管中国企业在非洲的投资增长迅猛,中国企业在非洲还面临着很多问题,比如:与消费者沟通、社会责任等方面的欠缺,在一定程度影响非洲市场对中国企业的评价。
  在南非伦理学研究所的这份调查报告中显示,对于中国企业在非洲的声誉,43.3%的反馈是消极的,积极的反馈35.4%;对中国产品和服务的评价反馈,55.9%是消极的,积极的占22.7%;关于中国企业在非洲的环境责任的评价反馈,53.9%是消极的,积极的只占11.1%;对于中国企业在非洲的经济责任的评价反馈,40.1%是消极的,积极的占28.3%;而中国企业在非洲的社会责任承担方面的调查反馈,45.7%是消极的,积极的占21.0%。最后,对中国企业在非洲的用人实践,负面的反馈有46.0%,正面的只有19.1%。
  这一系列的数据已经非常清晰地表明了,中国企业在非洲要赢得更多的认同,需要做更多更为精细的考虑。
  “要提高中资企业员工的本土化比例,适应南非本土管理风格、管理文化。”中国银行约翰内斯堡分行行长助理李峰指出了中资企业在南非站稳脚跟的关键。
  在李峰看来,中国企业在南非投资面临着政治风险、法律风险、劳工风险、经营风险、汇率风险五大风险。
  政治风险主要是政权更迭、国有化和扶助黑人经济发展政策(BEE)。扶助黑人经济发展政策,是为纠正种族隔离制度对黑人在生产资料与发展机会方面的剥夺,新南非政府先后颁布实施了《就业平等行动》和《黑人经济支持法》等法规,目的是改善黑人的基本生活条件。根据BEE法案规定,外资非金融机构企业在南非投资时,需要将公司部分股权转卖给黑人。
  在李峰看来,面对这种风险,中资公司不仅应注重对GDP的贡献,更应采取措施促进当地就业、增进社会福利,在有争议项目中要充分尊重和考虑到关联问题,处理好商业利益相关方和发展利益相关方的关系。
  同时,南非属于法制不健全国家,多项法律如公司法、银行法、移民签证法等修订工作尚在持续开展,且与中国法制体系差别较大,中资企业运用法律维护自身权益的能力不足,就可能面临着一定的法律风险。
  对于进入南非的中资企业而言,经营环境和国内大不相同,要应对上述风险,最重要的还是要提升企业的管理能力。业内人士指出,部分中资企业跨国经营经验不足,抗风险意识和能力有限,缺少国际化经营管理人才,中国管理人员不愿常驻非洲,且语言和管理思维能力往往不足,使得当地管理人员整体管控能力不足。
  李峰认为,在此情况下,中资企业需加强可行性调研,全面掌握南非政治、经济、社会、法律、人文信息,熟悉企业经营环境。同时,充分利用投行、财务顾问、律师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专业服务。
  MBA教育地位之争
  面对人才缺乏,有人不禁要问,为何中资企业不能效仿出海欧美,大量聘请当地的管理人才呢?要回答这一问题首先便需要了解南非管理教育的整体状况。
  一方面,南非拥有非洲顶尖的大学,比如金山大学、开普敦大学和斯坦陵布什大学,更令许多人惊讶的是,南非甚至是美国以外第一个提供MBA学位的国家—1949年,比勒陀利亚大学的管理学院便创立了。
  南非比勒陀利亚大学戈登商学院院长尼克·拜恩戴尔便自豪地指出,“在一个新兴经济体,你需要打造管理深度。这正是商学院所做的,我国拥有优秀的商学院。”
  然而,另一方面,许多听上去非常正规的大学MBA项目却是不合格的。早在十年前,中国教育部便发布过留学预警,提醒赴南非就读MBA的学生一定要选择验定合格的项目。
  这份预警是根据南非高等教育质量委员会公布的在南非注册的27所高等院校开设的MBA鉴定结果而发出的。经南非高等教育质量委员会评估,有10所院校的MBA项目不合格,分别是:纳塔尔大学彼得马瑞斯堡商学院、纳塔尔大学德班商学院、金山理工学院管理学院、德班理工学院商业学院和彼得马瑞斯堡分院、开普理工学院、南非德蒙特福特、雷根特商学院、南非证券商学院、荷兰商学院、国际商议学院。
  更令人觉得不可思议的是,MBA还在南非当地引发了争议—究竟算不算硕士项目。南非高等教育委员会提议,将MBA列入研究生文凭(而非硕士学位)这个级别。此前南非在近年对高教领域进行了一系列评估。此举还将影响到商学院得到的政府补贴。
  从南非高等教育委员会的视角看,这项提议是为了确保所有硕士资格课程实行同等的录取要求。目前,硕士课程申请人需要一个荣誉学士学位或研究生学位。但南非的MBA没有这种入学壁垒。MBA在录取过程中将专业经验视为更为重要的因素。
  各商学院坚持表示,它们的录取程序已经很严格,它们担心,将MBA列在低于硕士学位的档次,那么MBA资格在人们眼中将被降级,由此破坏南非MBA的地位。
  金山大学商学院院长温蒂·恩格玛更是指出,一旦南非MBA档次被降低,还会引发本地商学院与国际商学院的学生交流。
  去非洲开商学院
  尽管南非已经拥有了不少优秀的商学院,但从每年金融时报公布的百强商学院名单来看,南非,乃至整个非洲国家的身影依然单薄。与之形成对比的是,作为新兴国家,来自南非和其他非洲国家对于商科人才的需求却在不断扩大。
  正如拜恩戴尔教授所言,“如果你看一看成功的新兴国家,你会发现很大一部分经济增长都源自领导力、管理和技术技能的培养—看看韩国、巴西、印度和中国吧。”
  也正是看到了这种需求与供给不对等下所迸发出的机遇,包括美国、欧洲在内的众多顶尖商学院,纷纷将目光投向了南非以及其他非洲国家,而其中也不缺乏中国商学院的身影。2009年3月,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非洲EMBA课程便在加纳首都阿克拉启动,每年招收一届学员。
  “中国在人才培养方面给予非洲很多帮助,这是非常好的事情。我希望中国能将这种人力资源培训从人文领域扩展到商业领域,中国可以在非洲建立更多的商学院。”非洲经济研究协会主任奥卢·阿加凯耶教授此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未来,不仅让非洲当地人们可以学会说汉语,也学习中国的先进科技知识,使双方专业人才的交流范围更加广泛,更加频繁。”阿加凯耶同时也希望,中方能为更多的非洲人提供赴中国留学的机会,让更多人才能够重返非洲,服务社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用户须知|小黑屋|法律申明|隐私通告|华发网海外版china168.info

GMT-6, 2024-12-3 11:52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