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 南方都市报(深圳)
这是一个中国互联网企业无比熟悉的话题。
有人为之愤怒,有人为之窃笑;有人对它感到不齿,有人将它奉为创业秘诀。
CopytoChina,将国外已证明成功的商业模式复制到中国。从十几年前,中国互联网上开始出现OICQ、百度搜索、淘宝网到最近层出不穷的中国版Tumblr、Instagram、Color,“CopytoChina”的模式一直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屡试不爽。
“跟跑”冠军论
正如在长跑比赛中,最终获得冠军的往往不是一路领跑的选手,而是一直跟跑并在最后一圈发力超越的第二名,在互联网发展的历史上,第一个支持自然语言搜索的搜索引擎不是Google,而是AltaVista;第一个以手机为载体向用户推销音乐服务的也不是苹果的iTunes,而是Napster;第一个网页浏览器更不是IE,而是Netscape.
这段开场白,并不是要为一直被诟病缺乏原创性创新的中国互联网企业寻找开脱之辞,而是想说面对复杂的商业环境,概念、技术或者模式上的“第一名”、“首创”并不能与成功直接画上等号。
但令人好奇的是,究竟是什么促使大批中国互联网创业者“头也不回”地在“CopytoChina”道路上一路狂奔?
首先,从创业动机来看,每一项新技术的出现或每一个新概念的提出,都可能代表着对本已存在的市场需求的一种新的满足方式,或者从根本上挖掘出了一项用户“心里有、手中无”的新需求。像这样基于市场或消费者洞察与技术开发相结合的系统工程,恰巧是很多纯技术出身的中国互联网创业者难以独立完成的。于是,海外市场中的“先例”就成了他们最易于获取的学习资料。
其次,不得不说到中国这个巨大市场的特殊性。除了政策准入方面的因素,本土市场迥异的竞争环境和让海外公司捉摸不透的用户习惯,都为国内创业者预留了充足的发展空间。
正如时任千橡科技COO刘健在2008年就《Facebook的海外复制品》一文接受福布斯网站记者Andy Greenberg采访时说,“我们曾经目睹了发生在那些试图进入中国市场的跨国公司身上的种种事件,因此并不会对Facebook在这件事情(进入中国市场)上有任何期待”。文化、生活方式,甚至地理位置上的相近性,让国内创业者愿意相信他们更懂中国用户。
除此之外,那些因为看到新兴市场互联网产业高速发展而前来“掘金”的海外VC也正是“CopytoChina”模式最直接的埋单者。
作为最早进入中国的五家VC机构之一的晨兴创投副总裁赖晓凌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指出,那些在美国市场有着多年投资经验的VC机构在进入中国之后总会习惯性地将他们理解技术、市场、模式方面的“美国”经验搬到中国来。同时,这种做法在帮助中国互联网企业赴美上市时也能向美国的投资人讲述一个更简单易懂的故事。
“微创新”崛起
曾经因为连续复制Facebook、Twitter、Groupon创立校内网、海内网、饭否、美团而被网友戏称为“抄袭大王”的王兴打过这样一个比喻:如果我要造一辆新车,没必要为了刻意追求与众不同而把车轮也改成方的,别人做得好的地方可以借鉴,创业本身就不仅仅关乎于概念先行,更重要的在于执行。
那么,在这些笃信“CopytoChina”模式的中国创业公司中,又有哪些不同于原创者的本土微创新呢?
《经济学人》在2009年刊发的一篇名为《中国正在借鉴》的文章中提及一家从事小额个人贷款业务的国内互联网创业公司“齐放网”。这种“点对点”(P2P)的贷款方式,在欧美市场曾被认为是一项创举,却也同时受困于居高不下的违约率和不确定的管理权限而发展缓慢。
同样采取点对点贷款方式的齐放网,在国内市场开展业务时,更聚焦地选取了需求明确且风险相对较低的学生贷款市场,并直接将钱支付给教育机构,从而有效地解决了原有模式在海外市场所遭遇的问题。
同理,当新浪接过饭否的接力棒,将Twitter引入中国市场时,也并没有像这位海外原型一样固执地坚持只提供文字服务,而是添加了操作简易的发布图片、音乐、视频、链接的功能,并加强了评论与转发的功能。在早期的推广策略上,也更强调了国人所热衷和关心的政治热点与明星八卦。
这不仅让新浪微博成为了中国社交网站中“快速崛起”的又一新例,更重要的是,它改变了Tumblr模式进入中国所需要面对的竞争环境和用户习惯。
尽管中国版Tumblr的首位复制者点点网CEO许朝军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表示,笃信创业公司在灵活性和执行力方面的天然优势,但至今仍完全照搬Tumblr模式的点点网无疑面临着“如何去挖掘用户在微博上尚未被满足的需求,并给予及时良好的响应”的严峻考验。
SoLoMo,急不得
毫无疑问,从中国互联网刚刚兴起时的OICQ“复制”ICQ,百度“复制”Google,淘宝网“复制”eBay到现在移动互联网兴起后,基于“SoLoMo”(Social+Lo-cal+Mobile,社交+位置+移动)概念的Tumblr、Instagram,每一个模式背后都簇拥着五六个中国版复制品,CopytoChina模式的信奉者和复制速度都在飞速加快。
这让一些投资人开始忧虑。一方面,千篇一律的故事是否仍能吸引投资人为海外上市的中国企业埋单,是CopytoChina模式本身能否持续的重要因素;另一方面,这样的渐进式创新也让中国的互联网企业很容易就被扣上“山寨”的帽子,他们的创新之处被忽略,从而让建立品牌美誉度和用户忠诚度变得越来越困难。
不过,或许更令人担忧的是,当越来越多的创业者被资本市场的那套“复制—融资—扩大规模—上市退出”的逻辑所绑架,他们就会很容易地迷失创业的根本意图———除了获得商业成功之外,还要为用户创造价值。
凤凰投资董事长、阿里巴巴前任CTO吴炯曾向南都记者指出,与美国市场相比,中国在除了纯互联网以外的大众消费、医疗健康、教育培训等领域,仍有着相当巨大的创业空间。而启明创投董事总经理童士豪也表示,即便VC机构对有限股东(LP)有投资回报率的压力,也会为了更保险地获得成功上市退出的机会而为被投资企业预留充足的做好产品、黏住用户的时间。
究竟是投资人在着急套现退出,还是CopytoChina模式的信奉者们自己内心焦虑在作祟?当越来越多的“CopytoChina”创业者开始抱怨,市场节奏太快,竞争太激烈,因此只能在用户需求尚不明确、产品开发尚未完备的情况下“被逼”走上跑马圈之路时,或许更应该提醒自己,在很多情况下,创业并不是一场短时间的突袭战,而更像是一场持久战,只有那些持续提供出好的产品和服务的公司才能最终收获成功。
毕竟Facebook、Twitter和Tumblr们都还没有上市,你急什么呢?
相关阅读:
【图片分享社区:Flickr之后 图片社交的二次革命】
2010年12月,陈仲军看到了Instagram在美国走红的消息,瞬间找到在手机上分享图片的感觉,首版“推图”很快面世。无独有偶,创新工场的图片增强应用魔图精灵也于今年三四月份派生出另一个图片分享应用“友图”。手机图片因为移动互联网概念得到前所未有的礼遇:这群创业者相信海量的手机图片必有其社交的价值。
【轻博客:中国版Tumblr的三国杀】
2011年2月,点点网开始内测。4月7日,点点网公测;5月5日,改版后的推他公测;7月18日,新浪Qing公测;7月21日,人人网人人小站公测;8月8日,凤凰快博公测;还有即将公测的网易Lofter……
在美国市场至少蛰伏了3年才小有所成的“Tumblr模式”,在登陆中国不到半年时间里成了继Facebook、Twitter之后又一块“兵家必争之地”。
(本文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丁家乐 余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