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分享| 关注中国| 逆耳忠言| 不平则鸣| 情感天空| 健康生活| 流行时尚| 保险理财| 讽刺幽默| IT与游戏| 信息交流| 华发移民| 华发工作| 摄影美图

社会聚焦| 旅游天地| 娱乐八卦| 音乐视频| 校友互动| 网络社区| 房屋安家| 教育培训| 中医瑰宝| 专栏作者| 科技文化| 华发留学| 华发红娘| 关于本站

华发网China168.info海外中文门户网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595|回复: 0

“老年家庭专项配租”体现政策人情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2-14 09:06: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年家庭专项配租”体现政策人情味

“老年家庭专项配租”体现政策人情味

  在公租房收入准入线核定,以及配租、换房等程序性问题上,如何确保公开、公平,也有待相关部门制定明晰、可操作、可查询的办法。很多具体问题,都是对政策的考验。

  老人和子女都租住公租房,却不在一个小区,这种情况今后将可得到照顾。据报道,北京市住建委相关负责人日前表示,今年北京将出台正式的相关办法,明确老年家庭专项配租制度,符合条件的老人可与子女同步选房,“这样就可以就近居住,也符合当前居家养老的大形势。”

  尽管住在同一个北京、同一片天空下,很多中低收入的老人与子女却难得经常谋面,更不要说日日膝下承欢了。拥挤的地铁上,又有多少人每天在亲情的煎熬下身心俱疲、勉力奔波?

  在老年家庭专项配租制度出台之后,这种情形或将有所改观。老人与子女同步选房,可以实现就近居住;大病老人可“升档”配租,方便他人入户照顾;优先对本市户籍符合条件老年人配租配售保障性住房……住建部门勾勒的这些愿景,散发着浓浓的人情味儿,值得期待。

  住房不仅仅是简单的庇身之所,“住有所居”只是最低限度的权利保障。住房应该、也必须首先是一个有温度的家。学者赵园在其著作《家人父子》中,阐发了传统社会中日常的生活世界,“家”乃是这一世界的核心。其实,当今也不例外,一家人虽说不一定住在一起,至少也应尽最大可能住得更近一些。

  这样,“家”才能成其为“家人父子”享受亲情的窝。老人可以在此居家养老,安享晚年,子女也可就近照料,一家人也才能“其乐也融融”。扯远一些,家人凑近些,还可以减轻一点交通压力,舒缓一些社会焦虑。

  只是,美好的政策设计落实起来往往会很难,其中,制度设计本身可能存在盲区是一个问题,而执行层面能否精准到位,则是另一个问题。而无论哪个方面出问题,都难逃政策“画饼”的嫌疑。

  住房从来不是单纯的居住问题,而与就业、教育、文化等其他社会资源配置密切相关。让老人与子女就近居住,则必须统筹协调解决这些问题。在规划、配置公租房时,应该同步解决这些问题,做到各项社会资源的均衡配置。

  还有,在公租房收入准入线核定,以及配租、换房等程序性问题上,如何确保公开、公平,也有待相关部门制定明晰、可操作、可查询的办法。比如,什么样的情况可以灵活选择房源?什么样的情况可以“自助”换房?什么样的情况可以“升格”配租更大面积的住房?诸如此类具体问题,都是对政策的考验。

  由政府部门主导的社会政策制定,本来就应该多一些“人情味儿”,尽可能地满足更多人的需求,或者说,本来就应该从“人”出发来设定。在这个过程中,要广泛听取民意,接受社会监督,并动态调整改善,把好事办好。当然,除了政府部门的努力之外,不妨也考虑引入市场的力量作为调节和补充,以弥补“最后几十米”的视域盲区。
  来源: 新京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用户须知|小黑屋|法律申明|隐私通告|华发网海外版china168.info

GMT-6, 2024-11-26 22:5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