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分享| 关注中国| 逆耳忠言| 不平则鸣| 情感天空| 健康生活| 流行时尚| 保险理财| 讽刺幽默| IT与游戏| 信息交流| 华发移民| 华发工作| 摄影美图

社会聚焦| 旅游天地| 娱乐八卦| 音乐视频| 校友互动| 网络社区| 房屋安家| 教育培训| 中医瑰宝| 专栏作者| 科技文化| 华发留学| 华发红娘| 关于本站

华发网China168.info海外中文门户网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773|回复: 0

鸳鸯绣出从教看,愿把金针度与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8-15 04:32: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t0164ecfb62e4e9d007.jpg


  杭州历来有“丝绸之府”之称。丝绸业的兴盛,促使了刺绣工艺的发展,刺绣在杭州有悠久的历史。

  宋高宗南渡,迁都杭州后,画师绣工云集,繁华甲于一时。朝廷设立织造机构,监制宫廷服饰,当时杭州就集中了300余名技艺出众的绣工和画师,专为皇家、内苑绘绣各种服饰。据苏州刺绣艺人朱风《中国刺绣技法研究》一书中所说“宋高宗刘安妃,杭州人,工书画,绣有东方朔像,此发绣人像,现藏英国伦敦博物馆。”另据明代万历年间张应文著<清秘藏>记载“宋人之绣, 针线细密,用线止一二丝,用针如发,细者为之,设色精妙,光彩夺目。”以上这些都说明南宋时杭绣已臻精工细致,有很高技艺和水平。

t01172eaf93f2340d63.png

  从宋到明清,杭城刺绣久盛不衰,而且是全国刺绣用丝线的主要产地。当时杭城产绒线之多,为全国之冠。杭绣如此发达的原因,一是朝廷的需要,二是地方官员及百姓需要,三是宗教的需要。杭州素来是宗教胜地,庙、寺、观、庵为数不少,如灵隐寺、净慈寺闻名于世,宗教色彩的刺绣品也应运而生。信女李德廉、 姚德贞,于公元1355至公元1361年绣制了“妙法莲华经”,是元代保存下来的一件完整刺绣品,现藏于上海博物馆。

  宋时杭州的后市街、天水桥、三元坊、弼教坊一带有刺绣作坊10余处,从事官服图谱、花轿帐幔、供桌圆屏、佛堂挂幡、龙船稍旗、神服戏装乃至嫁妆衣饰等绣制,刺绣艺人约200余人,以男工为主。因此,行业中形成了只收男工不收女工、只传媳妇不传女儿的规矩,此风一直沿传到民国,成为杭绣一大特点。

  富贵温柔乡里的慧心女子描龙绣凤,样样精通,一针一线尽显江南女子的柔美与兰心。南宋迁都杭州后,画师绣工云集,宫内设“文绣院”,专为宫廷绘绣服饰,此时,闺阁绣在杭州也更加盛行。直到清末民初,清河坊一带还有十几处民间刺绣作坊。据记载史上第一把翘头绣花剪即出自杭州,杭州知名品牌“五杭”中的杭剪和杭线一直为杭绣的专用工具。

t01402c43745015f47c.jpg

  杭绣是杭州优秀传统艺术的精华,她生动的艺术表现力和温婉的文化韵味在中国传统女红领地里卓尔不群,并且在当代依然妙曼多姿。上世纪80年代浙江省和日本静冈县缔结友好城市,杭绣作品《县树&#8226;县花&#8226;县鸟》倍受青睐并被当地有识之士收藏。

  齐针套、木梳套、互套、包梗、打籽…随着江南绣女们捻针穿线,西湖春意、花鸟鱼虫、动物人像等一一在丝绸上呈现,丝线绣韶华,针针润透着江南女子的娴静之美。鸳鸯绣出从教看,愿把金针度与人。杭绣在美丽的西子湖畔处子般静候知音。

  “我这一生,不愿和别人比什么,只想安安静静地绣好自己的作品。”赵亦军今年已经71岁了,头发灰白,一场大病让老人家在鬼门关走了一遭,指尖没有了知觉,“说来也奇怪,那么小的绣花针,我还是捏得牢,还能继续绣下去。”

t010755e5531f9fe5d2.jpg

  赵亦军是宫廷杭绣的惟一传人,从1999年因病提前退休至今,他每天坚持在工作室刺绣至少8小时,谢绝了不必要的人情往来,甚至婉拒了工美展的邀请。“我只想尽我所能,多绣一些作品,将宫廷杭绣的技法尽可能地多保存一些。”

  清末明初,杭城有绣坊十几处,以“超祥春”、“范聚源”等字号留存于世,从事官服图谱、花轿帐幔、供桌圆屏、佛堂挂幡,神服戏装及至嫁妆衣饰等绣制。至20世纪20年代,刺绣艺人多达千人,均以男工为主。每逢农历九月廿四,各路杭绣艺人汇聚杭城,盛况空前。后因时局动荡,刺绣行业每况愈下,男工绣在一段时间内难觅身影。直到1955年,杭州市政府召集仅存的7位杭绣老艺人,成立了“杭州美艺锦绣合作社”,男工绣技艺才得以暂且延续。1985年,其中一名杭绣老艺人张金发收了最后一名弟子赵亦军,此时的杭绣已如深谷幽兰,鲜为人知。

  “我跟随张老师学习了完整的宫廷杭绣,他手把手地教我。”回忆学艺往事,赵亦军一如当初那个志气满满的青年。师徒俩共同绣制了杭绣《释迦牟尼》,翻开师傅留下的惟一作品“拷眼龙”(拷眼:最讲究的绣龙技法,整条龙只有一个断头),赵亦军不禁感慨师傅那一手绝活,并叹息留传下来的作品太少。

t012f702541844e3251.jpg

  众多作品中,佛像是赵亦军最喜欢绣的一个主题。“宫廷杭绣笔画清晰、金碧辉煌的特点与佛像的神圣庄严较为贴切。过去,我们绣龙袍、绣戏服;现在,宫廷杭绣需要一个新的载体。”赵亦军说。

  赵亦军的工作室里,摆满了他的刺绣作品,每一件都耗尽他几年的心血。《唐玄奘西行图》、《四十八宏愿阿弥陀佛》、《普贤菩萨》、《西方三圣》、《虚空藏》、《金刚螺》、《金轮王》、《毗沙门》、《俱利迦罗龙王》等作品,以彩线和盘金相结合的表现手法,使得佛教艺术与杭绣艺术融为一体。

  其中最大的一幅《观经图》高1.84米、宽1.67米,正面包含了532个人物,背面则绣了7221个字的《佛说观无量寿佛经》全文,整幅作品花了整整8年时间,其门幅之大、人物之多、耗时之久、针法之全是杭绣史上绝无仅有的。

  “我现在最大的遗憾,就是我年纪很大了,身体不好、眼睛也不行了。”从单位退休后,赵亦军几乎将所有的个人时间都交给了宫廷杭绣。然而由于工序复杂,一幅作品往往耗时多年,就算他一日一日不间断地绣,退休至今创作的作品亦是有限。

  “我的作品基本上是不卖的,它们都是书本上没有的、市面上找不到的参考资料,我要将它们保存下来。”赵亦军说,他将金钱看得很淡,“十平米的小屋已可安居”,只要给他一张绣案,他便能沉醉于刺绣的世界,外界的浮名亦与他无关。就这样,他伏案刺绣,在10来平方米的小工作室里,坐正身子,戴着老花眼镜,食指拇指捏着针,一针一扬。一根线能被劈成16份,手像是一根绷紧了的弹簧,每一个动作都凝结了他数十年的功力。

  齐针、套针、虚实针……这些传统技法全部被他运用在一幅幅新作品中。

  “我正在绣的这幅是《白度母》台屏,白度母相传是观音菩萨的化身。”赵亦军告诉记者,这幅作品对他而言有着特别的意义:“这幅作品里,我将宫廷杭绣与藏族文化中的唐卡艺术结合,因为我觉得唐卡的风格特色、艺术效果和宫廷杭绣十分相似。虽然不知道这样大胆的尝试最终效果如何,不过现在的半成品我还是非常满意的。”

  他想过,单单保存下绣品,对于传承刺绣而言是不够的。“做我们这行的老师傅主要是为了养家糊口,没有文化,杭绣历史上留下的资料很少。”感觉到杭绣理论的乏力,赵亦军写了一本关于杭绣的书《源自南宋宫廷的杭绣》,希望能留给后世一些研究的素材。翻开赵亦军随身的一本,他至今仍在校对,里面布满了红笔的圈点勾画,几乎每一页都夹有剪报或是补充资料。

t01ea8aeda2e9e99c8c.jpg

  “干这一行,不容易的,清苦又寂寞。”当年30多个一起学习宫廷杭绣的同学,如今只剩他一人独自坚守。几十年的岁月,都被他化在丝线里,绣作佛庄严的面容,绣成菩萨华贵的衣饰。绣品在他手下日益光彩夺目,而他却沉沉老去,青丝成雪。

  谈起一直支持自己的妻子,赵亦军的眉头舒展了:“为了让我专心刺绣,我的夫人包揽了一切家务。有她陪着我,这一路也不觉辛苦。”

  岁月带给他的,还有另一份担忧:他的这一辈子已然献给了宫廷杭绣,然而在他之后,该由谁来接替他,去探索这条古老的路途?他一直在找寻传人,希望将自己所知倾囊相授。刺绣之余,他在社区为刺绣爱好者开班,在一些大学授课。只是学生易有,徒弟难收。

  作为过来人,他也深知传承的辛苦:“宫廷杭绣门槛高、工艺繁琐,现在的年轻人,有几个能熬得住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无名?”

  他甚至感慨:“就算年轻人不愿再去从事这项手工艺,我也已经将宫廷杭绣的各种针法保存在我的作品里,我已问心无愧。”

  可喜的是,如今已有年轻一代拜师赵亦军,希望学习宫廷杭绣的技艺。

  “我现在有一个小徒弟,这个小姑娘心比较静,有精益求精的想法,从不马虎。她上门来找我学习,我手把手教她,再给她布置一些作业。虽然她学的是服装设计,以后可能不会和我一样绣这些传统的东西,但是我对她的这份求学之心很满意。”赵亦军赞赏的这位小姑娘,正是就读于浙江理工大学科艺学院的何雨涵。

  “我从小就对刺绣很感兴趣,在看到赵老师的作品之后深受震撼,想着如果可以和赵老师学习杭绣就好了。后来有幸结识赵老师,我发现他不仅刺绣技术高超,更有着正直的人品。”何雨涵告诉记者。在她的心中,不求表面的浮华、将这一针一绣的枯燥工作认认真真坚持一生的赵老师,才是真正值得她敬仰和追寻的大师。

  追随着这样的老师,何雨涵也逐渐将“传承”视为使命:“我认为宫廷杭绣在赵老师之后不会失传。现在关注宫廷杭绣的人越来越多了,说不定能遇到更多愿意传承这门技艺的好苗子。而我自己虽然还不具备一个传承人应有的能力和技术高度,但是我会努力让自己达到这个标准,帮助老师将宫廷杭绣传下去。”

  “外公又在绣花啦!”午觉醒来,赵亦军的小外孙赶忙跑进工作室,不知从何时起,瞪大眼睛观察外公刺绣的一举一动已成他每日的必修课。“赵老师的小外孙对刺绣很感兴趣,前段时间看到他的小作品还真是绣得有模有样,说不定以后真的能担下传承的重担。”何雨涵说。

  赵亦军将外孙的几幅作品装裱,挂在了家中墙上。当年,他本想将自己的技艺传给女儿,女儿却认为刺绣太繁琐。“这要看缘分,强求是强求不来的。”人道是:人生难得一知己,千古知音最难觅。传承古老手艺,应当是“愿者上钩”。他不愿迫使任何人承受这份压力,哪怕是自己的家人。

t0163c848fcdb52a38a.jpg

  “我认为杭州宫廷绣是姓杭的,我作为三代杭州人,想将宫廷绣存下来,让小辈们能看到杭州有这么美的东西。”这是赵亦军一生的心愿,也是他从艺56年的使命使然。

  根据中国新闻网等采编【版权所有,文章观点不代表华发网官方立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用户须知|小黑屋|法律申明|隐私通告|华发网海外版china168.info

GMT-6, 2024-11-25 08:43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