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于外储通过香港保险产品外流要理性对待,不必用外汇管制的行政权力手段过度干预。中国外管局今年2月表示,将对通过中国银联发行的信用卡购买金融产品实施每次5000美元的上限限制。这个限额执行半年来效果平和,说明中国外管局尽量少采取行政权力手段一刀切限制的政策意图表示。
对于这个政策,报道说没能遏制住外储外流,而笔者看效果是非常好的。今年上半年香港新业务价值增长60%,至5.37亿美元,并指出“来自中国内地客户的新业务大幅提升”。这其中怀疑通过购买香港保险是其中之一。细细分析虽然增幅不小,但是绝对额仅仅5亿多美元,根本不算什么。因此,中国外管局通过设定信用卡透支限额的做法是有效果的。
通过购买香港保险一定程度带来外储流出的现象是不可避免的。客户使用人民币购买香港保单—用保单作为抵押申请美元计价的贷款—也可以把这些产品套现为外币—带来对中国外储的需求与外流。我们同样不回避一个客观事实是,面对中国经济放缓、股市波动和人民币不断贬值,在中国内地的企业和个人日益寻求将财富转移出境。自中国在去年8月开始让人民币贬值以来,香港的离岸保险产品成为流行的持有个人财富的“避风港”。但是,无论如何都应该理性看待这一现象。
必须站在开放经济的高度看待内地居民企业或投资者购买香港保险问题。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香港保险之所以这么有吸引力,原因在于其行业历史悠久,制度及服务更完善,保险保障的范围更广,同等保额资费更便宜等。据了解,目前香港的合法保险公司总数达到158家,保险中介人超过8万,有“保险公司多过米店”的说法。它们提供种类繁多的保险和风险管理服务,部分产品在保障范围和费率上的确较内地产品有优势。
在康宏金融集团从事理财保险行业工作的吴瑞表示,内地人来港买保险都紧盯着三类:重大疾病险、人寿险和储蓄分红险。
以香港某公司的“危疾终身保计划”为例,其涵盖了69种严重病况,包括原位癌在内的17项预支赔偿病况。吴瑞说,内地一般重大疾病保险只涵盖30-40种病况,大多数保险产品不涵盖早期重大疾病以及原位癌。同等额度的保险,受保人要投的保费在香港比内地要便宜30%左右。储蓄分红险也是内地人赴港的一大目标。以某保险公司的储蓄计划为例,缴纳3万美元的保费,25年之后可获得逾12万美元现金回报,预期每年回报率为6.35%。相比而言,内地的储蓄型保险每年现金回报率一般也就3%左右。
此外,香港保单经过核保生效后,无职业及生活地区限制;香港保险可投资多种不同类型的金融产品,为客户作出妥善的财富分配及投资选择。凡此种种都透露着一股诱惑力。而从内地和香港对比来看,香港人生活环境、社会信用体系比内地更为完善,某种程度上降低部分成本;内地由于医疗健康信息不透明,存在骗保骗赔的现象,此外空气、食品污染带来的威胁,保险公司在精算时也会把风险计入成本,所以自然保险价格比香港要高。
从内地企业居民资产配置来分析,全球化配置资产是大势所趋,而香港又是配置资产的首选。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在金融性资产包括金融交易性资产上备受全球投资者青睐包括中国内地投资者。因此,作为内地企业居民配置资产品种之一的香港保险产品是必然选择之一。这种趋势是难以阻挡的,如果采取行政权力手段硬性阻挡,那么必然会逼迫出现地下通道。满足中国企业居民全球化配置资产需要,提供一切便利,中国外汇管理部门应该有这个雅量。
应该站在中国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的高度看待购买香港保险产品。中国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的两大任务,汇率市场化改革与人民币自由使用改革都已经非常迫切。人民币自由使用是大势所趋,因此,内地企业居民通过购买香港保险产品试图转移财富到海外的做法只是过渡性的,最终是无论外资与内地企业居民投资与财富都可以不受任何限制、自由往来与进出中国国门。对中国企业居民购买香港保险产品试图转移财富的做法完全不必大惊小怪、大动干戈。
外汇储备全球第一,成为了中国一个包袱。巨额外储保值增值成为一个难题。一度鼓励藏汇于民政策,一度鼓励企业与居民走向海外投资,消化外储。就目前来说,外储虽有所下降,但仍然是世界第一,保值增值难题未解。应该继续鼓励百姓企业藏汇,投资海外包括投资购买香港保险产品。
对于百姓走向海外投资应该逐步放开每人每年5万美元额度限制。更不应该采取诸如限制信用卡透支额度限制的做法。必须向市场化决定汇率、人民币自由使用的方向迈进。
当然,目前资本财富转移海外的一个深层次原因是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带来的人民币贬值的汇率风险,以及可能出现的金融风险。根源还在中国经济放缓上。但中国经济目前的减速主要是理性回落,是主动调结构转型的结果,是个好现象。同时,中国人口众多、区域差距、城乡差距巨大,发展潜力与动力非常大。仅仅13亿人口要吃要喝要住要行要高水平消费要奢侈享受等巨大的刚性需求,即使不在财政与货币手段上做任何刺激,经济增速也滑落不到哪里去的。这是支撑一国货币的根本性力量。
因此,对于人民币汇率与人民币自由兑换使用改革一定要加快,不必有任何顾虑的。对中国企业居民境外投资不仅不要惧怕,而且应该给予支持,提供高效便利的服务。
根据中国网等采编【版权所有,文章观点不代表华发网官方立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