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又快到年底了,这个时候,有两类人是比较纠结的:一类是要发工资、奖金的老板,一类是打算辞职、跳槽者。如果穿越一下,换到过去,情形又是如何?
眼下流行网上晒工资,满网尽是不平、愤愤之情。其实网上晒的只是明面收入,可列入隐性或灰色收入的部分是断断不能拿出来晒的,当然受贿部分更不能见阳光。古人也有工资单,不过仅限于“公务员”阶层,不妨也拿出来晒晒。
在古代,这个时候也是一年中最难过的,也是一道关口,正因此才有“年关”的说法,当然那时的“年关”说的是阴历。但是,这个时候在古代却非辞职最划算的时间,与今天流行“年底走人”不一样。
现在实行年薪制,通常是对高工资的白领级别而言。其实,在中国古代相当长的时间里,从当官的,到打长工的,主体实行的都是“年薪制”,尽管也有月薪。如果以现代的年薪制概念来理解,那时的中国人个个都是白领了。实际不然,年薪也分三六九等的。
那时的“年薪”,官方书面语言叫“年俸”,俸,当然是指俸禄,是有官宦之身者才能享受的,普通人叫口粮或工钱。中国古代时的“年薪制”是真正的年薪制,到年底才发呢,按年结算,给地主老财家打长工的失地农民也是这样,要到过年时才能领到一年全部的劳动报酬。如果家中实在急需,手头实在拮据怎么办?可以“支”,即临时借点用用,到年底一并抵扣。
到了唐代,中国才出现全部用货币来支付劳动报酬、发工资的形式,但大多数的单位和部门还是发实物工资,当时的说法叫“职田年米”。一直到明代中叶以后,实物工资才渐渐退为次,货币工资成为重要选择。当时有的单位有的时候是发金子,绝大多数则是用银子来支付,称为“月费”,后来改称“柴薪银”,现代的“薪金”、“薪水”名词,都是由此而来。
中国古代的“月薪制”,真正出现于何时?应始于南朝宋政权。别看人家宋政权是个偏居江南的小朝廷,但在布衣开国皇帝刘裕的领导下,该朝做了不少有利于人民和国家的事与改革。刘裕三儿子刘义隆继位后(史称“宋文帝”),继承了他老子的一套改革,连老百姓欠官府的税租债款什么的也不要了,即免去“通租宿债”,受到老百姓的衷心拥护,因其年号叫元嘉,史称“元嘉之治”。刘义隆当年的工资改革——“按月分俸”,对工薪阶层影响巨大,可以说是中国现代“月薪制”的雏形。据《南史·阮长之传》记载,宋实行“月薪制”的具体实行时间,是元嘉末年(公元450年左右)。
别看这“年薪”与“月薪”仅一字之差,但可以解决好多因薪水发放引发的问题。如果辞职、升迁什么的,用今天的流行语来说,如果跳槽了,这年薪制是个麻烦,员工随意跳槽很可能一年的工资就泡汤了。月薪相对就好办多了,月结月清,清了走人,给劳动者的“跳槽”带来了便利(现在不少工地上更先进,实行“日薪制”,干一天活拿一天的钱,当天结算,这更灵活了)。
为了解决“年薪制”引发的矛盾,各朝代也会结合本朝情况,进行适度的工资改革。如在辞职和跳槽的时间上,都会作出明确的规定。在南朝宋政权以前,辞职者结算工资时间一般以“芒种”为标准,即每年的6月6日前后。如果在芒种前辞职,则其一年的工资(俸禄)悉归后任和替岗者。现在流行的最佳辞职时间是年底,穿越一下说,如果放在古代,辞职者就亏大了,白干一年。
到了唐代,则将结算时间提前了约一个月,即每年的5月5日。据唐天宝十五年(公元756年)进士封演的《封氏闻见记》(卷九)所记,凡在每年5月5日以前上岗的,可领全年工资(职田年米),否则便不可以。这样,会算账的,便赶在这日前辞去旧职,去新单位报到。
到了明朝,又发生了大转折,官员的俸禄变得极低。这种情况下,俸禄中一部分还是米钞,也就是纸币。人们惊奇地发现,官老爷买几两肉都要算计一下。怪不得明朝重刑之下,还是贪官猖獗。
清朝官员的俸禄,起初分俸和薪两项发放,俸是禄米,薪就是白银。相比于明朝,清朝的俸禄变高了,小县太爷的俸银就有四十五两。后来,雍正皇帝又搞了一个“养廉银”,这收入就又高了。
趣闻
白居易爱晒工资 韩愈爱哭穷
唐朝近三百年期间,从治到乱,再考虑到通货膨胀,官员薪水当然也是跟着时代变化的。到了唐武宗会昌年间,薪酬就基本固定下来了,理论上不再作任何调整,“会昌后不复增减”。《新唐书·食货志》也有工资单,当然是年薪,此处略举几例:太师、太保、太傅的年薪是二百万钱;中书令,其实也是宰相,年薪一百四十万钱;各部门的尚书年薪百万钱;节度使年薪三十万钱,比尚书低多了。为什么郑权要舍工部尚书不当,去当岭南节度使? 估计是中晚唐节度使有地方行政权和财权,实际收入不止于此吧。
公元807年的五月,大诗人白居易在陕西当县尉,看到当地老百姓冒着暑热在割麦子,“足蒸暑吐气,背灼炎天热”,不由得大为感叹,并很珍惜自己现有的待遇,不用种地干农活。他打开工资条看了一下,每年有三百石的收入,“吏禄三百石”,于是对自己说:白先生,您知足吧,感恩吧。
白居易似乎很适合搞统计工作,每到一个职位,就喜欢写诗晒一下收入,这个已经有人写过,因此只简略提一提。他从当县尉的年俸三百石到太子少傅的月收入十万,“月俸百千”,收入线一直往上走。
韩愈曾经是国子监博士,也就是高校校长,他的年薪多少呢? 查一下史料,和县尉一个级别:两万钱。这是唐武宗时候的标准,韩老师稍微早一点,估计八九不离十。一次早训时,学生笑话他:老师,你好穷啊,孩子冻得哇哇哭,老婆饿得嗷嗷叫。韩老师回击说:我不用耕地,老婆不用织布,一家人“安坐而食”,我挺知足的。
其实,这是韩老师借学生的嘴哭穷。他当然有办法创收,那就是写墓志铭,据说收费挺高的。
根据贵州都市报、北京晨报等采编【版权所有,文章观点不代表华发网官方立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