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分享| 关注中国| 逆耳忠言| 不平则鸣| 情感天空| 健康生活| 流行时尚| 保险理财| 讽刺幽默| IT与游戏| 信息交流| 华发移民| 华发工作| 摄影美图

社会聚焦| 旅游天地| 娱乐八卦| 音乐视频| 校友互动| 网络社区| 房屋安家| 教育培训| 中医瑰宝| 专栏作者| 科技文化| 华发留学| 华发红娘| 关于本站

华发网China168.info海外中文门户网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799|回复: 0

鸿海上市后营收首降 业绩神话似乎难以为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15 07:06: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鸿海上市后营收首降 业绩神话似乎难以为继

鸿海上市后营收首降 业绩神话似乎难以为继


  虽然极力希望摆脱单一代工企业的标签,但作为苹果背后最大的制造厂商,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鸿海”)的营收与利润情况依然备受外界关注。

  1月10日晚间,鸿海公布了2016年12月以及2016年年度营收报告。受益于临近中国农历新年的订单以及需求相对强劲的5.5英寸iPhone7Plus影响,鸿海12月收入同比增长9.76%,至新台币4496.3亿元(1新台币约合人民币0.2170元)。

  但纵观全年,营收却出现了上市以来的首次下降。2016年,鸿海全年收入为新台币4.356万亿元,同比下滑2.81%。

  年年增长的业绩神话似乎难以为继。

  三年前,鸿海总裁郭台铭就曾表示,对于体量已经如此大的企业,每年增长10%到15%已经不太可能,而鸿海未来不会为了争取营收增长,而去做杀价竞争的游戏。他说,“只要愿意把利润拿掉一点,把单子拿回来,鸿海的营业额就会增加了,不过这种杀敌一万、自损八千的事情,鸿海现在不会去做。”

  2012年,鸿海正式启动转型计划。物联网、智能机器人、造车计划、眼球计划、收购夏普以及610亿元的8K巨额投资,鸿海这几年的产业链布局几乎涉及各个新兴领域,但谁能成为鸿海“下一个苹果”,目前看来还不能得出结论。

  苹果公司是鸿海旗下富士康最大的客户,销量的好坏一直是富士康业绩的“晴雨表”。

  按Yuanta投资咨询公司区域研究部主管VincentChen的说法,2016年iPhone的出货量减少到2.07亿,而在2015年出货量高达2.36亿。

  DIGITIMESResearch分析师林俊吉在给记者的邮件中表示,手机制造代工订单去年呈现下滑态势,自2016年第一季起,台厂手机出货量将季减9.7%,为1260万台。

  低迷的环境影响着鸿海全年的业绩。

  鸿海公告显示,2016年每个月的营收同比2015年均呈负增长状态,整个上半年呈现5%至14%的下滑。净利润也呈现下滑趋势,去年第二季度,鸿海净利润为新台币177亿元,同比下滑了31%。而受收购夏普的影响,第三季度的净利润也同比下滑了8.7%。

  2007年,苹果推出第一代iPhone,当时苹果相关业务占鸿海营收比例仅为17%,但如今其比例已经达到50%以上。减少对苹果的依赖成为富士康转型的当务之急。

  “富士康在转型,需要些时间。”郭台铭前不久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富士康也希望就地实现转型升级。

  在鸿海早年披露的规划中,拟在2015年到2017年间,将公司向技术型公司转变。郭台铭向机构投资者承诺,富士康的未来必将持续成长,且引领的动能非来自单一产品客户,而是全面结构性转变所诱发的成长。

  下一个苹果在哪里?对于郭台铭来说,这个问题并不好回答。

  但对于此时的富士康来说,避免单一业务的占比过高已经成为战略性的任务。

  从客户群上看,记者注意到富士康这几年已经注重发展新的手机客户,小米、华为以及亚马逊手机FirePhone的订单已经出现在供应链的订单上,而富士康的子公司富智康还从微软手中拿下了诺基亚。

  面板客户上,鸿海还向特斯拉电动车提供车用面板,并且有消息称前者还提供车辆的组装服务。最为轰动的也许还有对夏普的收购案,在入驻夏普后,鸿海宣布了液晶电视销售目标将要回到一千万,这将带动其在面板下游领域中消费市场的发展。

  在一些诸如智能机器人、车联网等新兴项目上,鸿海同时牵手了腾讯、阿里、华为等公司,而在数据领域也与facebook、谷歌等有交集。

  而在管理结构上,鸿海的分拆计划也在进行。

  几年前,鸿海表示希望通过分拆上市的方式,将鸿海向控股公司的方向发展,让集团中“天上飞的、水上漂的、地下钻的”都分别推上上市榜单,除了展现各自价值外,也可以进一步达到产业的高度整合。鸿海人士向记者介绍,分拆计划是希望强势业务可以实现单独上市,比如大数据以及新材料领域的子公司可以在大陆或者海外上市。

  但从2016年全年疲软的业绩表现来看,很难说分拆后的子公司对于鸿海的业绩有了实质的影响。虽然苹果订单波动,但比起尚未成熟的转型项目而言,前者在营收贡献上依然占据着半壁江山。

  郭台铭曾在股东大会上表示自己80%的时间在为往后5年产品布局,而对于鸿海的转型需要更多的理解和时间。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用户须知|小黑屋|法律申明|隐私通告|华发网海外版china168.info

GMT-6, 2024-11-21 22:54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