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待有一天可以乘坐高铁到中国,用记者的镜头和笔记录这里的发展变化。”在高铁上,泰国《民族报》记者素帕拉·甘查那坤迪讲述了他的中国印象。
高铁驶过120公里的距离,甘查那坤迪的讲述跨越了澜沧江—湄公河:“我是1993年第一次到的中国。当时我们在昆明一起讨论如何挖掘云南的地理优势,开展沿边区域合作。我正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持续追踪泰国和中国在澜湄流域的合作。2016年澜沧江—湄公河合作首次领导人会议成功召开,2017年澜湄合作第三次外长会在云南大理进行。这些都为澜湄流域国家的合作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契机。”
甘查那坤迪的第一次中国之行颇为周折,他先搭乘汽车从泰国出发一路向北,穿越老挝,经过西双版纳,最终到达昆明。虽然云南地区有不少傣族人,但是语言体系千差万别,沟通起来颇为麻烦。再次来到中国,感受已截然不同。泰中交流越来越密切,一系列的高新技术帮助人们跨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障碍,沟通成本越来越低。
“中国的高铁发展成就令人惊叹,我原来以为日本的铁路技术比较发达,直到后来坐上了中国制造的高铁才发现,中国高铁不仅速度快、准点率高,而且价格也很亲民,非常舒适。”甘查那坤迪表示自己有一个梦想,希望高铁可以把泰国周边的国家串联起来,让大家可以在一天内往来于东南亚地区,“我的家乡呵叻不产苹果,期待有一天曼谷的苹果能够‘搭’上高铁的便车来到我家”。
如果说铁路可以拉近中泰之间的空间距离,那新技术的发展则实现了交流方式的新跨越。甘查那坤迪还记得,2016年阿里巴巴公司创始人马云在泰国演讲的时候,特意提到了技术将如何把大家更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如今,泰国的街头便利店中,支付宝已经相当普及,泰国人也习惯了用微信同中国小伙伴联络。他说,以前每次苹果手机出新品时大家都会蜂拥而上,现在不一样了,很多年轻人都会盯着看华为手机的新品发布会。
在甘查那坤迪看来,如今的泰中民间交流更加重视人对人、文化对文化的深层次沟通。在泰国随处可见中国游客,也有越来越多的泰国学生选择到中国留学。“中国”成了泰国的热搜词:年轻人关注中国日新月异的科技进步、追随“中国制造”的种种潮流;中年人则更多关心中国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和不断崛起的势头。
在刚刚过去的2017年12月13日,由云南大学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研究中心、云南大学周边外交研究中心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主办的“2017年《澜湄合作蓝皮书》发布会”在昆明举行。
蓝皮书表示,“一带一路”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的历史时期,统筹国内外发展与改革所提出的重大实践倡议,重在推进区域内经济要素自由流动、实现资源高效利用、推动市场交融,协调沿线各国经济政策,树立共享、共赢的合作理念,以构建更大范围内的区域合作框架。与此同时,湄公河国家地缘位置优势明显,是陆上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交汇之地。
蓝皮书指出,澜湄合作具有坚实的合作基础:一是澜湄国家具有一江相连的地缘合作优势;二是中国是澜湄流域国家的重要经贸合作伙伴;三是澜湄合作机制的建立,使其成为流域国家共商、共建、共享的重要平台。基于此,六国有望通过合作凝聚更强大的动力,将其打造成为发展中国家推进全球化、区域化的南南合作新典范。近年来,湄公河国家积极回应中国倡议的“一带一路”,为开展澜湄合作提供了契机。六国在框架内开展三大合作支柱,促进流域内经济社会的进步,有助于“一带一路”倡议在域内落地生根。同时,澜湄合作重视各国需求,扩大利益纽带,打造澜湄国家命运共同体,是“一带一路”建设向周边国家提供公共产品的重要尝试。
蓝皮书提出,澜湄合作不仅可以促进湄公河流域国家的经济社会进步,也能带动国内区域经济的发展。在“一带一路”框架下,澜湄合作可以加快推进与次区域的互联互通,通过政策沟通、设施联通等方式深化与流域国家合作关系,扩大利益纽带;优化区域布局,建立区域经济中心,进行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助力企业走到湄公河国家参与产能合作,实现产业互补;同时,加强社会、环境等领域的合作,实现共同发展。
1月10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澜沧江-湄公河合作第二次领导人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澜湄职业教育基地在云南挂牌,已为湄公河五国培养了上万名专业技术人才。澜湄大学生友好运动会2017年5月在云南成功举行,增进了青年一代的了解与友谊。”李克强总理讲话中提到的澜湄职业教育基地项目就是近年来云南民族大学主动服务和融入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致力于推动澜湄合作的重大举措。
2014年12月,外交部、教育部批准在云南民族大学设立“中国-东盟教育培训中心”。2014年底至2017年间,云南民族大学先后在云南边境地区的瑞丽、麻栗坡、勐腊、孟连、临沧边境经济合作区、镇康和沧源7个培训基地共计培养培训学生10852人,基地的培训对象主要是来自缅甸、老挝、越南、泰国、柬埔寨等国的来华务工人员。
2016年12月,在教育部、外交部和云南省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以中国-东盟教育培训中心为基础,云南民族大学成立了澜湄国际职业学院,重点培养与澜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关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2017年12月17日,澜湄国际职业学院奠基开工仪式在瑞丽市畹町经济开发区举行。澜湄国际职业学院顶层建设方案已经获得了外交部、中联部、文化部、教育部、中国-东盟教育培训中心和湄公河五国驻昆总领馆的认可。澜湄国际职业教育联盟自2017年1月15日成立以后,目前已经有3家湄公河国家高校、19家高校等30家单位加入澜湄职业教育联盟。
同时,云南民族大学提出建设中国-东盟教育培训中心、澜湄国际职业学院、澜湄职业教育联盟、澜湄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研究院、澜湄产教融合园和澜湄国际干部学院“六位一体”的澜湄职业教育基地建设,得到了外交部的支持。其中澜湄国际干部学院积极探索和实践开展东南亚国家政党干部培训,2017年共承办了4期外国政党干部培训班,承办了1期省委组织部外国政党干部培训班,共培训外方学员133人次。
2018年云南民族大学将为湄公河国家提供100个为期四年的本科奖学金名额,为湄公河国家留学生到云南民族大学澜湄国际职业学院就读机会;将为湄公河五国澜湄合作秘书处(协调机构)提供人力资源培训;积极建设好澜湄职业教育联盟,与湄公河高校开展联合培养澜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探索建立学分互认制度;创新性地提出了“1+6+6+6+N”办学体制工程,将澜湄国际职业学院办成特色鲜明、有影响的职业学院。
澜湄地区面积约234万平方公里,人口3.26亿。2014年,李克强总理提出建立澜沧江-湄公河合作机制。
目前,“澜湄合作”的45个早期收获项目中,过半数已经完成或正在实施;5个优先领域联合工作组筹建有序推进;澜湄合作的融资支持机制全面铺开,一些重大合作项目已经落地。
根据 中新网等采编 【版權所有,文章觀點不代表華發網官方立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