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带一路”重要倡议旨在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共同体,这一国家间的顶层合作对于汽车业来说无疑也是一个重大机遇。2017年,中国对“一带一路”国家出口汽车49万辆,同比增长21%,占中国汽车出口总量的55%。
作为国内汽车行业的领军人物,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江淮汽车”)总经理项兴初分享了自己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识。
在项兴初看来,“一带一路”倡议有利于沿线国家吸引中国资本和管理资源,助推汽车产业快速发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处于工业化进程中,有着吸引中国汽车产业资本、产品、技术和管理等资源进入的内生性需求;而中国汽车产业在经历了多年积累和进步,也具备了面向世界市场的经营能力。”
与此同时,项兴初指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需求结构和层次上与中国市场存在很大的相似性。中国市场的地理多样性及需求的多层次性,决定了中国市场在广大发展中国家具备非常强的代表性,而中国市场的庞大规模和消费升级也决定了中国汽车产品能以更高的性价比满足多样化的需求。
项兴初表示,基础建设的互联互通将有助于消费升级,进一步发挥中国汽车的传统优势。一方面,拥有极高性价比、较高质量和技术性能、迅捷生产和交付能力的中国中重卡、轻卡和客车产品将为沿线国家的各类基础设施建设、矿业开发和物流客运发展带来极具价值的产品、服务和金融解决方案;另一方面,在二手车泛滥、急需消费升级的沿线国家,外观时尚大气、空间充裕、配置丰富的中国小型、紧凑型SUV产品,以及可靠耐用、更新迭代快、宜家宜商的中国经济性MPV,可以充分契合当地的生产生活需求。
作为国家支柱产业的汽车制造业,“一带一路”给汽车业带来了巨大发展机遇,江淮汽车积极响应倡议,持续加大对沿线国家市场的开拓力度。
“一是坚持协作包容,增添共同发展新动力。”项兴初认为,“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经济发展并不平衡,而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在促进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方面积累了大量可借鉴的成功经验,在充分尊重各国差异的基础上,可以共同研讨符合各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伊朗是中东地区的第一大汽车市场,也是当前中国汽车出口的最大市场,当地政府希望大力发展本国汽车工业,不断出台新的汽车产业政策,尤其在零部件本土化上要求越来越严格;鉴于此,江淮汽车深度对接伊朗的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结合当地产业发展需求,联合合作伙伴先后实现了发动机、座椅、排气管、玻璃、保险杠、油箱等汽车零部件的本土化生产,双方合作已经从最初的散件组装延伸至零部件合资合作。”项兴初介绍了江淮汽车与伊朗合作的成功经验。据介绍,截止到2017年年底,江淮汽车累计出口伊朗市场超过10万辆。
“二是要把握‘五通’机遇,打造产业合作新平台。‘一带一路’建设重点在于实现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和民心相通。”项兴初指出。
三是坚持创新驱动,加快培育竞争新优势。
2017全年,江淮汽车实现出口6.5万辆,同比增长15%,累计销量已突破52万辆,其中“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有30多个,2017年出口量3.8万辆,约占江淮汽车出口总量的60%,近三年累计出口超过11万辆,对公司的效益和品牌提升都做出了巨大贡献。
除此之外,在4月10日上午,800辆安凯高端客车出口沙特发车仪式在安凯厂区举行,成为2018年客车出口第一大单。这是继2017年600辆安凯A9产品出口沙特后,双方在高端制造领域的又一次紧密携手,以品质立身的安凯全面打开沙特高端市场,成为中国制造的最好背书。
2018年博鳌亚洲论坛再次提出“全球化与一带一路”的重要议题,而在高端制造领域,安凯客车一直紧跟步伐,不断加快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合作,取得优异成果。仅从2017年至今,就先后斩获缅甸500辆、沙特600辆、哈萨克斯坦70辆等批量化大单,并打破垄断,首次进入墨西哥、加纳等国际市场。
早在2007年,安凯客车便开始布局沙特市场,2011年,安凯客车一举实现3000辆校车出口沙特,创下了当年中国客车出口最大订单。经过十多年深耕与产品升级,安凯在沙特拥有很高的市场占有率。如今,伴随着沙特客运服务业的升级转型,以“高端品质”见长的安凯客车开始在沙特市场大展拳脚。
去年,600辆安凯A9高端客车交付沙特哈菲尔运输公司,成为高端车型大批量出口的一大创举。怀着对安凯品牌的信任,今年,沙特哈菲尔运输公司再次与安凯客车签署销售合同,采购包括A9产品在内的800辆客车。至此,安凯全面打开沙特高端客运市场,成为中国客车“走出去”的颜值和实力担当。
作为此次出口的主力车型,A9客车自2017年上市以来,不仅经历了“四高一山”等严苛的道路环境考验,更是通过在沙特市场近一年的实地运营,展现了其稳定可靠的产品品质,而连续两年被沙特用户“点单”,可见其过硬的产品品质已经深得客户的认可。
随着中国“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推进,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看到其中机遇,并期望积极参与。在此间召开的第二届中国企业改革发展论坛分论坛——“扩大开放:一带一路共建共享新模式”上,与会专家纷纷表示,中国企业应该积极拥抱“一带一路”建设机遇,深入创新模式。
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俞曾港在会上表示,中远海运集团是国内最早走出去的企业之一,五年来一直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在远洋运输、码头投资、网络布局等方面深耕细作,这也成为集团深化发展的重要机遇。
对此,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项兴初亦表赞同。项兴初表示,“一带一路”倡议对于汽车业来说也是重大机遇:该倡议有利于沿线国家吸引中国资本和管理资源,助推汽车产业快速发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需求结构和层次上与中国市场存在很大的相似性;基础建设互联互通助力消费升级,中国汽车的传统优势进一步发挥。
项兴初指出,“一带一路”建设给江淮汽车带来了巨大发展机遇,江淮汽车未来将积极响应,持续加大对沿线国家市场的开拓力度。
在强调拥抱机遇之余,与会专家亦表示,必须创新模式。俞曾港认为,模式创新是企业“走出去”的必由之路,既要把握机遇,又要提质增效。以比雷埃夫斯港的中欧陆海快线为例,与传统的全海运通道相比,中欧陆海快线的交货期减少了11天;与全铁路货运班列相比,在时间上仅增加4天,但成本优势却无可比拟,由此成功打开了由远东至东南欧的第三条通道。
对此,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奋健亦持类似意见。陈奋健认为,中企应该主动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战略引领作用,创新“走出去”模式,通过合作基金、产业联盟等多种方式“联合出海”,带动中国标准、中国技术、中国装备走向世界。
蚂蚁金服集团副总裁俞胜法则介绍了公司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创新之处。俞胜法表示,蚂蚁金服深耕本土化,通过寻找理念相近的当地合作伙伴,而不是自己开展业务。其次,通过技术手段切入,特别是利用移动支付,带动当地其他金融服务,推动普惠金融。
根据 中新网等采编【版權所有,文章觀點不代表華發網官方立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