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分享| 关注中国| 逆耳忠言| 不平则鸣| 情感天空| 健康生活| 流行时尚| 保险理财| 讽刺幽默| IT与游戏| 信息交流| 华发移民| 华发工作| 摄影美图

社会聚焦| 旅游天地| 娱乐八卦| 音乐视频| 校友互动| 网络社区| 房屋安家| 教育培训| 中医瑰宝| 专栏作者| 科技文化| 华发留学| 华发红娘| 关于本站

华发网China168.info海外中文门户网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002|回复: 0

香港抗战时期的《文艺青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8-8 03:48: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0抗戰時期的《文藝青年》.jpg

  图:《文艺青年》是左翼文坛为了团结动员香港文艺青年所办的刊物

  如果说南来左翼作家忽略了香港本土作家,其实也不然。说起来,左翼文学其实很重视对於香港青年的培养工作。这里姑以文艺期刊《文艺青年》为分析对象,观察左翼文坛在香港的战时动员以及文学再生产。

  在南来作家主导香港文坛的情形下,想找到一份刊载香港本地作家作品的刊物殊为不易,《文艺青年》(1940年9月-1941年2月)因之得到香港本地学者的相当注意。黄康显说:「一九四○年创刊,一直维持到一九四一年的《文艺青年》,却有许多以香港为背景,及以香港市民为对象的作品,该刊是由一群名不经传的文艺青年主办,作者亦名不经传。」? 黄康显《香港文学的发展与评价》,香港秋海棠文化企业,一九九六年四月十五日初版。第三十六页。?郑树森认为:「《文艺青年》是很值得注意的发表园地,它是香港年轻人参与极深的一份刊物。」

  「在《文艺青年》中写文章的,基本都是本地的年轻学生……《文艺青年》却肯定是相当本地化的。」「《文艺青年》的作品本地色彩很浓厚。」?郑树森,黄继持,卢玮銮《早期香港新文学资料选》(一九二七─一九四一),第六页,天地图书有限公司一九九八版。?从这些评论看,《文艺青年》虽然受到香港本地学者的重视,但他们对於这份刊物的了解其实是很有限的。

  上述说法似是而非,《文艺青年》的确发表了很多香港本地青年的作品,但这个刊物并非无名之辈所办,也不是单纯的香港青年的刊物,而是「文协香港分会」属下的「文艺通讯部」(简称「文通」)的机关报,是左翼文坛为了团结动员香港文艺青年所办的刊物。

  「文通」成立於一九三六年八月六日,负责香港青年的宣传工作。开始的时候,「文通」在《中国晚报》、《循环日报》等不同报刊上开展「文艺通讯」活动,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影响。後来「文通」觉得需要有一个专门的阵地,经中共香港市委文化委员会同意,文协理事会的林萤聪、陈汉华、麦峰、杨奇和彭耀芬等人开始筹备《文艺青年》。为了逃避在香港登记出版,《文艺青年》号称社址在「曲江风度北路八十号」,这是一个假地址,真的「香港通讯处」设在杨奇所工作的《天文台半周评论报》的地址:德辅道中国民行407号。

  四个人在《文艺青年》的分工是:陈汉华负责对外联系,杨奇、麦烽负责编辑出版,彭耀芬负责发行和财务。文协领导黄绳、黄文俞及杨刚等。《文艺青年》的定位是,面向香港,动员、辅导、团结香港的文艺青年。它以刊载短小文章为主,反映香港社会及抗战前线的不同面向。

  从《文艺青年》第一期的文章上,我们能够清楚地看到这个刊物的宗旨目标及政治倾向。《文艺青年》第一篇文章是发刊词《我们的目标─代开头话》,这个简短的发刊词把刊物的目标归为三句话:一是「做成文艺战线的尖兵」,二是「做成文艺青年学习及战斗的园地」,三是「团结广大的文艺青年群」。目标很明确,就是在全民抗战中,号召大家成为文艺战线的尖兵,尤其要在香港这个「被称为文化沙漠的荒岛」上,辟出文艺的绿地,动员、团结起香港的广大青年。

  《文艺青年》最有影响的一篇指导批评香港青年的文章,是当时「文通」的负责人、《大公报.文艺》编辑杨刚所写的《反新式风花雪月─对香港文艺青年的一个挑战》。此文在《文艺青年》的第二期发表後,在香港文坛引发了强烈影响和广泛讨论。

  《文艺青年》的确是一个辅导性的刊物,它开辟了多层次的青年辅导路径。「小辞典」主要进行最简单的文学知识介绍,「青年文谈」则发表不少专论,从较为宏观的中外文学高度辅导青年写作。《文艺青年》还有「文青笔勤务」栏目,具体回答青年有关写作方面的疑问。从第五期开始,《文艺青年》成立「试靶场」,「用来献给初拿起来文艺的笔枪,在工厂,在学校,在商店的青年朋友的,希望要学习写作的朋友努力这块园地。」

  《文艺青年》创刊伊始,编者发表了不少自己的创作作品,第一期就发表了麦峰《异乡人》、杨奇《三角洲的怒浪》、林萤聪《小波涛》、彭耀芬的诗《同志,你的血不是白流的》,麦峰、杨奇、林萤聪和彭耀芬都是《文艺青年》的发起者。编者亲自上阵,估计是因为刊物创办伊始来稿较少,同时编者的作品可以给後来者在思想和文体上树立榜样。

  《文艺青年》最早的徵稿是「七月文艺通讯竞赛」作品。「七月文艺通讯竞赛」由「文通」发起,开始於一九四○年。这一年六月二十五日和七月三十日,《大公报》文协周刊上分别发表了徐歌的《响应七月文艺通讯竞赛》和杨奇的《七月文艺通讯与竞赛》,呼吁青年「用用文艺通讯的形式,深刻地反映香港社会每个角度发生的可歌可泣的事件。」这个「文艺通讯」专栏原来刊载於《中国晚报》、《循环日报》等不同报刊上,後来才移至《文艺青年》上。「七月文艺通讯竞赛」的作者,以内地南来青年居多,也有香港本地青年参加。

  从第四期开始,《文艺青年》进一步举办了「学校.工厂.竞赛」活动,目的是进一步动员香港本地青年拿起笔来,表现香港。「由於文艺战线的战伙不仅是一些作家、知识分子,而是散布在学校、商店、工厂的广大青年群,而且他们中间都有着许许多多最熟悉的事情,需要向外面报道、暴露。」「竞赛」内容主要有两项:「一,学校生活写生竞赛」、「二,工厂文艺通讯竞赛」。《文艺青年》号召凡在香港的学校和工厂的青年朋友都可以参加,字数以一千至二千五百为限,择优在《文艺青年》上发表。「学校.工厂.竞赛」很受欢迎,得到读者们的响应和推动。到了第七期,刊物就收到了写学校和工厂的稿件各五十三篇,由此《文艺青年》决定把第八期和第九期办成「学校.工厂.竞赛」专辑。

  「学校.工厂.竞赛」由於把徵文题目具体落实到香港的工厂和学校,参加者就变成了以在香港工厂工作的工人和学校上学的学生为主,多本地港人。郑树森所说的「《文艺青年》的作品本地色彩很浓厚」?郑树森,黄继持,卢玮銮《早期香港新文学资料选》(一九二七─一九四一),第六页,天地图书有限公司一九九八版。?应该主要指这部分作品。由於描绘自身的学习和工作环境,这部分作品的确较为生动地呈现了香港本地社会的面貌。从内容上看,这些文章的作者拥有香港生活背景,能够真实地呈现他们在香港学校和工厂的经验,这是很可贵的。

  香港新文学自创建以来,题材上多婚姻家庭或个人主义的作品,即使在三十年代从内地拿来过「普罗文学」的口号,也没有切实的作品出现。就此而言,《文艺青年》上能够集中出现一批描写香港学校和工厂的文学作品,具有相当的文学史价值。在此过程中,《文艺青年》的政治引导应该起到了较大作用,学校作品较多批判殖民主,工厂作品则较多表现阶级压迫,这些主题应该都与左翼的思想有关。从艺术上看,这些作品参差不一,多数较为幼稚。

  《文艺青年》上也并非全是香港的文学业余爱好者,也有较为出色的香港本地作家,那就是彭耀芬、刘火子及黄谷柳等人,他们大体是追随内地左翼作家的香港作家。

  香港是一个具有特殊性的地方,多年来受英国殖民统治,在政治和文化上与内地游离。香港本地作家能够追随左翼文坛,在香港倡导抗战,宣传民族国家观念,打破原有香港文坛的封闭性的,这是殊为不易的。

  【来源:大公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用户须知|小黑屋|法律申明|隐私通告|华发网海外版china168.info

GMT-6, 2024-11-22 03:35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