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即将迎来25岁生日的香港特别行政区,除了令人流连忘返的风光与文化,还有不少“独步天下”的优势:世界最自由经济体、全球最大的离岸人民币业务中心、处于世界四大湾区中发展最快的粤港澳大湾区、人均预期寿命世界第一的“长寿之乡”……
钟爱香港特区的还有嗅觉敏锐的各大机构:全球百大银行中,超过四分之三均在香港设行,而全球规模最大的20家私募基金当中也有15家于香港设点,其中不少更是地区总部。
一项项“高居榜首”的数据,体现着“香港特区”四个字的含金量。
这里是世界最自由经济体。自1997年以来,香港连续25年获评这一殊荣。在加拿大菲沙研究所的《世界经济自由度2021年度报告》五个评估大项中,香港在“国际贸易自由”及“监管”继续位居首位。
这里是亚洲第一金融中心。香港与纽约和伦敦并称“纽伦港”。在英国Z/Yen集团与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今年发布的最近一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报告中,香港的总排名维持全球第三位。
这里还有亚洲第一的人才竞争力。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发表的《2021年IMD世界人才竞争力报告》指出,香港在亚洲排第一,比去年上升三位。
香港名列前茅的领域还有很多。近两年,多个权威国际机构和刊物给香港特区的荣誉包括但不限于:全球金融制度排名第一、首次公开招股集资及企业并购环境全球第一、全球企业经营环境连续五年排名第一、基建安全全球第一。
香港回归以来,虽经历亚洲金融风暴、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侵袭、全球金融危机、“修例风波”和新冠肺炎疫情等种种挑战,但“一国两制”在香港的实践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功。
1997年,香港GDP总值1.37万亿港元,人均GDP为19.20万港元,到2021年,香港GDP总值2.86万亿港元,人均GDP超38万港元;在港交所上市公司的数量从1997年的619家增加到现在的2500多家;香港的外汇储备在2021年底接近5000亿美元,是1997年底的5倍多……
在“一国两制”下,香港特区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并享有独特的营商优势。香港基本法保障私有财产和外来投资,订明香港不实行外汇管制,保持香港自由港地位,保障货物、财产和资本的自由流动,规定香港为单独的关税地区。基本法还明文保障特区的司法独立、普通法继续适用,以及港人的基本权利。
回归为香港带来新机遇。香港通过《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系列协定和多层次的区域合作平台,拓展内地市场,继续吸引国际资本通过香港投资内地,同时协助内地的产品和服务走向世界,并充当国家金融开放的试验田,从中获得更多发展空间。
回归以来,香港与内地的经贸合作领域不断拓展,水平得到提升,利益汇合点不断扩大:内地是香港最大的出口市场和进口来源地,而香港长期是内地最大的外来直接投资来源地和境外融资平台,同时也已成为内地最大的境外投资目的地。
这里是全球最大的离岸人民币业务中心。香港的人民币存款余额从2004年5月底的62.98亿元到2022年4月底的8419亿元,增长了近133倍,全球逾七成离岸人民币支付款额经香港处理。
这里还是国家“引进来”“走出去”的双向服务平台,是中国企业重要的离岸集资中心。截至2022年4月,在港上市的内地企业达1370家,占港交所上市公司总数的53.3%、港股总市值77.7%。
对香港而言,“一国两制”是最大的优势,“一带一路”倡议、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国家战略实施是新的重大机遇。如果说内地的改革开放为香港发展插上一只翅膀的话,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又为香港插上了另外一只翅膀。
同时,为纪念香港回归二十五周年涉外法律事务研讨会9日在北京、深圳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办。多位香港与内地专家学者表示,香港可在“一带一路”法治合作中扮演重要角色。
香港律师会会长陈泽铭表示,作为国家唯一实行普通法的司法管辖区,香港特区拥有独立及成熟的司法制度。香港律师处理跨境法律经验丰富,加上本地法制透明、监管健全,可以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提供专业法律意见。
“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支持香港建设亚太区国际法律及解决争议服务中心,成为与会专家关注的焦点议题之一。
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委员、外交部国际法咨询委员会主任委员黄惠康表示,香港可以成为连接国内外的“超级联系人”,其发达的律师业和法律服务业可以促进中国律师业和法律服务业的国际化,建设亚太区国际法律及解决争议服务中心。
香港大学法律系郑家纯基金国际法教授兼系主任、海牙国际私法会议亚太区域办事处代表赵云表示,建设亚太区国际法律及解决争议服务中心的定位,不仅确认了香港在国际法治合作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也肯定了香港在建设国际争议解决中心的核心优势。香港应抓住机遇,提升自身竞争力,通过打造亚太区国际法律及争议解决中心促进国际法治的发展和合作。
亚洲国际法律研究院副秘书长黎逸轩表示,在中央政府支持及香港特区政府律政司努力下,香港特区过去几年在争议解决基建方面有了重要发展。香港特区将乘上“一带一路”倡议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快车,保持及加强作为解决跨境商事纠纷的国际地位,加快培育更多具有国际视野及大局观的法律人才。
对于香港法律方面应如何更好地发挥优势,中国国际经济法学会会长曾华群表示,要发挥特区多元化法治传统、“一国两制”政策和国际法创新实践等独特优势,把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一带一路”倡议的历史机遇,在国际法培训交流、国际法律服务、国际组织和国际会议的引进与合作、国际法创新实践等领域发挥独特作用。
武汉大学国际法治研究院院长肖永平建议,强化香港争议解决的国际品牌,支持香港多方参与国际组织活动,争取更多国际组织落户香港。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饶戈平则认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法治合作是富有挑战的崭新课题。复杂多变的投资和法律问题,需要进行更多风险应对管控等研究,为国家和香港特区提供更多法律保障。这方面研究与“一国两制”的实施密切相关,因此有必要纳入“一国两制”实践的整体研究中。
根据 一带一路网等采编【版權所有,文章觀點不代表華發網官方立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