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丝路国际产能合作领军论坛”于2018年9月9日在北京举行,本次论坛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际合作中心指导,丝路国际产能合作促进中心、丝路国际人才联盟主办,全国工商联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王永庆出席并致辞。 根据全国工商联发布的民营企业500强研究报告显示,2017年的500强民营企业中有274家参与了“一带一路”建设,实现海外收入不含出口7900多亿美元,比上年大幅增长5400多亿美元。民营企业已经成为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 工商联是党领导的人民团体和商会组织,是党和政府联系非公有制经济人的纽带,是政府管理和服务非公经济的助手。工商联这个组织在我国的治理体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也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组织存在。商会、群团组织、统战成员、公务员、政府助手是它的几个关键词。 截止到目前,全国共有县级以上的工商联组织3400多家,所有县以上都设有工商联组织,它是公务员队伍、政府组成。及级工商联所处的商会有4800多家,已经形成覆盖全国的组织网络,同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和400多个组织机构商会建立了广泛的联系和友好合作。 民营企业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成长壮大起来,经历了40年的风风雨雨,民营企业占据中国企业500强企业半壁江山。王永庆认为,与国企相比,发挥民营企业“一带一路”建设中的生力军作用也必须要毫不动摇。 据了解,随着经济全球化及我国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深化,我国民营企业赴海外投资的步伐日益加快,特别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推进,民营企业对外投资屡创新高。 全国工商联刚刚发布的民营企业500强研究报告显示,2017年的500强民营企业中有274家参与了“一带一路”建设,实现海外收入不含出口7900多亿美元,比上年大幅增长5400多亿美元。国家信息中心数据显示2017年民营企业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的进出口总额达到6000多亿美元,占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贸易总额的43%。 民营企业已经成为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王永庆分析认为有三个原因: 一是有需求,民营企业天生是百姓经济,是民生经济,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是发展中国家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是中外合作的内生动力。 二是有市场,民营企业天生是市场经济和开放经济,民营企业实力强了,需要更大的市场,需要通过开放合作同广大发展中国家一起参与全球的价值链,在不断地交流融合中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最终造福于各国人民。 三是有企业家的推动,对外合作中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企业主体三位一体才最为有效,稳定,企业家是最具有创新精神的群体,是市场中最稀缺的资源。民营企业对市场环境最敏感,能够充分发挥极强的创新意愿和能力。当然也应该看到,民营企业在海外闯荡的实践中还面临很多的挑战,从外部看还存在沿线各国的政治局势动荡,经济基础薄弱,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等问题,给企业的投资经营带来诸多风险,从内部看也存在创新能力不强,人才缺乏,信息不对称的短板……这些都极大妨碍“一带一路”项目推进和实施,在这个背景下,民营企业应如何提升实力,管控风险,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基于此,王永庆建议: 第一,要苦练内功,提高企业自身的竞争力,要提高海外投资决策的专业性,善于利用专业服务人员,不跟风,不听忽悠,不要舍不得花小钱,要尽可能摆脱长期依靠,低成本低层次的加工局面向高质量发展进军。要做到合规合法经营,要去熟悉国际规则,深入了解投资国的法律法规,文化风俗,社会习惯,产业发展,还要有社会责任意识,还要有注重国际人才的培养等。 第二,要抱团出海,形成“走出去”的合力。一方面民企可以预国企相互配合,取长补短,央企“走出去”的很多项目都是走承包,其中设计、工程、售后服务等产业链,民营企业可以参与其中的环节,形成业务联系和产业分工,国企发挥政府间重大项目建设,提出摄设施合作方面的优势,提高整体投资效益。另一方面民营企业也可以联合起来抱团出海,避免恶性竞争,发挥规模效益。 据了解,建设境外工业园区,已经成为中国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对外合作的重要平台和有效形式。许多园区带动上下游产业链共同“走出去”,拓展协作范围,形成集群效应,取得良好效果。 第三,充分发挥商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平台和模范作用。
文章根据新浪财经、经济日报、一带一路网等采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