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分享| 关注中国| 逆耳忠言| 不平则鸣| 情感天空| 健康生活| 流行时尚| 保险理财| 讽刺幽默| IT与游戏| 信息交流| 华发移民| 华发工作| 摄影美图

社会聚焦| 旅游天地| 娱乐八卦| 音乐视频| 校友互动| 网络社区| 房屋安家| 教育培训| 中医瑰宝| 专栏作者| 科技文化| 华发留学| 华发红娘| 关于本站

华发网China168.info海外中文门户网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032|回复: 0

张小龙4小时演讲全文!带你看懂微信帝国是如何打造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1-9 19:37: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与往年相比,2019 微信公开课 Pro 的最大不同是,微信背后的那个男人——张小龙——并没有在主论坛上亮相;这让雷锋网颇感意外。不过,1 月 9 日晚间,在本次活动的 “微信之夜” 环节,伴随着《In My Secret Life》的背景音乐,张小龙还是如约而来,并发表了一场依然金句满满的演讲。

1.jpg

19 点半稍过,张小龙登场,开始了自己的分享。

金句摘选

朋友圈是一个推广人设的地方。
阅读本质上还是一个小众的产品。我们找到一个机会,希望用户专心看文章,这也是“看一看”的来源。
我是作为一个做产品的人在跟大家聊天。
我们在研发 AI 的微信,但我认为 AI 应该是默默发展,躲在产品之后。我可能也是对 AI 的未来表示担忧的人之一,我也在思考 AI。
我很少在公开课提到微信支付。其实它不需要被提到,因为它已经做得特别好了。
红包来说,虽然特别成功,但还是有改进的空间。我们意识到,发红包越来越成为一个金钱的交易,但是缺乏感情。这是不对的。
我做决定,经常思考最这个事情的意义是什么;微信从来没有围绕 KPI 工作过。
作为一个产品经理,带领大家做出一个十亿级的产品,我很自豪。但更重要的是,我可以通过产品分享我的价值观。
演讲全文

以下是他的演讲部分,略经雷锋网编辑,非微信官方整理。

大家好,我是张小龙。

每天都有人在吐槽微信,每一天 5 亿人吐槽,有 1 亿人在教我如何做产品,这很好;而关于参加微信之前,也有很多思考,最终还是决定要来。因为这是一个持续了多年的行为艺术,突然停止就不太好。

我自己并不擅长演讲,在演讲方面是非常业余;但是还是希望与大家有一个面对面的交流。特别是在今年的时间点,因为今年是微信 8 年,而在 2018 年 8 月的时候,月活跃登录量超过 10 亿,这是一个很大的里程碑——但事实上微信方面并没有公布,但其实还是很值得庆祝的。

微信 7.0 版本发布之后,有 5 亿人吐槽,有 1 亿人在教我如何做产品,有 8 亿人看不懂——但其实它有很多的维度,希望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解读,都是最好的。所有说出来的,未必会被很多人理解,但是很多事情有自己的理解就好,就像微信的启动页面一直是一个人站在地球面前那样,没有什么标准答案,而且人的想法会不断改变的。

很多 APP 都将自己的启动页变来变去,但是微信不会变。有人说,微信是互联网界的一个异类,对此我表示很惊讶也很自豪,因为异类也意味着优秀;但微信的不同并不是刻意的,只是因为它所坚守的底线不同。举例说,快要过年了,很多 APP 都会更改图标,就像是番茄炒蛋一样;但是微信不会变。

那么,微信为什么要坚持?

很多人对微信有不同的理解或者误解,很多在自己看来是常识的东西,却很多人却不能理解。之所以将自己的分享放在晚上,是因为自己很有可能超时,而且如果是在晚上,超时的空间是非常充分的。

什么样的问题是好产品?乔布斯当年有十个原则:有创意的、有用的、优美的、非常容易使用、含蓄的、诚实的、经久不衰、不会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不浪费太多资源、少即是多。

这是迪特·拉姆斯对硬件设计的十个原则,但是我把他转化成软件的原则。这有助于理解为什么微信是与众不同的。之所以微信不会随节日而改变,不是因为克制(微信的字典里其实没有克制),只是在坚持产品原则。微信是坚持自己的原则,然后呈现给用户。我当年做 foxmail 的时候,也想做好产品,这受益于微软。感谢微软。

举一个例子,在 PC 时代,浏览量最大的页面是 IE 浏览器的 404 页面,那么微软为什么不再此处放一个广告?同样的,为什么微信不再启动页放广告?其实用户使用微信的时间,也许比陪家人都多;某种意义上,微信是你最好的朋友。但是我们并不希望用户每天都看到自己的朋友脸上贴着一个广告。

最近我们推出了微信 7.0,有很多吐槽;但是我们不能搞投票,这样冲突太大了。所以我们就采用了我们的产品决策;我自己用了两个月的新版之后,就觉得用不回去了,所以就选择了现有的版本。

很多人会说我站着说话不腰疼,但其实我从一开始就是这样的。我可以回顾一下微信的成长经历。当年,我真的给 Pony 写了一封邮件,这个故事是真是的;但是我的确没有去寺庙,很多故事也是不真实的。很多想法,其实都是灵感;上帝可能是一个程序员,在某个时刻将灵感编码给你——但它不会无缘无故给你,还是要有所准备的。

就像当年,我在 QQ 空间中做阅读空间,其实有很多博客比较流行,我们可以通过邮箱订阅;同时我们增加了广播。它只是 QQ 邮箱的一个子功能,不能做的很大;后来当凯文·凯利出来的时候,智能手机到来,我不用 QQ,那我就做一个给少数人用的沟通工具吧。

后来就凑了 10 个人作微信,2 个安卓,2 个ios,2个塞班,2 个后台,1 个UI,一个我自己,还有一个实习生——这就是微信的起源。

当时我们很忐忑,因为不知道怎么样。 当时微信的用户量特别少。长达半年的时间里,微信的用户量都特别少,对于一个新产品来说,让人接受很不容易。但是我们有一个原则, 如果一个产品如果没有获得增长,就不应该去推广他。所以在前五个月,我们没有推广他,目前是看看用户愿不愿意使用。

后来,我们看到了一个自然的增长线。这时候,我们意识到可以推它。然后,当时挺害怕的,因为有个情况是对运营商构成了威胁,在这种压力下,我们不敢去获取用户的手机通讯录,其实手机通讯录是获得用户的一种方式——所以只能借助 QQ 通讯录来获取好友,并有挑选。

所以我特别庆幸做了很多正确的决定,比如说第一我们没有批量导入通讯录,让用户去挑选;第二,我们没有在它未经验证的时候去推广它——这样就决定了它在起飞的时候是很健康的。后来的发展,我就不再展开了。

对我自己来说,我觉得很幸运,因为能够与它一起成长,达到 10 亿日活。这样的一个时间点,回顾一下我们 8 年的出发点是什么?对每个领域的思考是什么?微信的未来是什么?

我在这里讲一个话题。微信的初心是什么?

这是我第一次用“初心”这个词,因为我觉得它很平庸,我更想用“源动力”来形容,但你们可以用初心来理解。初心很泛滥,很容易找到。源动力是很强大、要克服很多困难才能达到的一种东西。

我把微信的源动力总结为两点:

1,作为一个工具,微信是希望自己做成一个好的、与时俱进的工具性产品。

我热爱工具,甚至很偏执——就像我从头到尾一步一步做 foxmail 一样。这也是我们对微信的期待,因为做工具也不容易。中国有十几亿用户,其实大部分的用户已经习惯了很糟糕或者被强迫的一种用户体验,很多人认为开屏广告是理所当然的,很容易使用,过一段时间就适应了,但是就像我们面对今天手机里的信息一样——最可怕的不是垃圾,而是你认为垃圾是正常的。如果你知道好与不好,就容易做选择。我们要做一个好工具,使之成为用户的朋友。

什么是与时俱进?它指的是微信作为一个软件的不断更新。微信毕竟不是一个硬件产品,买回来放在这里用十年八,微信必须要变化,也要不断迭代。微信的一个口号是“微信是一个生活方式”,为什么是一个,而不是一种?

因为我觉得,微信是一种生活方式,这句话听上去太普通了,而“一个”,就变成了微信专用的一句话。这是我的直觉,虽然从语法是有问题的。如果一开始是沟通工具,就限制了未来的成长空间;但是如果能够深入生活,会更好一点。

比如说你使用微信支付、摇一摇,其实这就是一种生活方式。当时发布“附近的人”的时候,我们也很忐忑,之前没有这样一个工具,不知道大家使用这个工具的时候会带来什么变化,我们对未知有着恐惧。

所以,我很庆幸定义微信是“一个生活方式”。现在大家都在用很多东西,比如微信红包、微信公众号、微信支付、朋友圈等等,这样看来,这个定位是比较合适的。

2,帮助创造者体现价值。

当年,做微信公众号的时候,我还给 Pony (马化腾)发消息,Pony 还会邮件问我“垃圾信息怎么样呀”之类的。我说“没有垃圾信息,都是公众自愿订阅的”。

我们的出发点是什么?帮助创造者体现价值。如果没有这个出发点,就混乱了。我们并不想做成一个追求流量的平台,不想把自己做成一个SP的核心平台。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是比较短视的。

我们试图通过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互联网解决了距离问题,我们希望拥有好的服务的人触达它的用户。所以我们举了很多例子来说公众号能够怎么样怎么样,比如说我们可以帮助盲人按摩师来获得用户,这个盲人就不需要一个按摩地点了,他的服务质量就变成了优势。

它的公众号就变成了它的品牌。这种品牌不是骚扰的,而是认可的人才关注的。

所以,我们的源动力,盲人的例子说明,信息不对称让创造价值的人难以体现自身价值,我们希望体现这些价值。后来小程序、小游戏也是这种考虑,希望创造价值的人获得回报。前两天,我朋友发朋友圈,说盲人按摩师居然也使用小程序。我觉得很开心。

这就是我们的典型场景。

所以我们平台的出发点,微信公众号、小程序、小游戏等等所有的举措,都是围绕“帮助创造者体现价值”这一个点展开的。

实际上,很多业界的东西,我都是看不懂的,比如说很多 APP 都是争夺用户的停留时长。但是用户的时间是有限的。

互联网的使命就是帮助人类提高效率,替换掉之前因为信息不对称带来的一些弊端,比如说完成高效沟通——微信当年没有标出“已发送”、“发送成功” 这样的功能。为什么呢?因为最有效的发送方式就是发出之后,就不用再看了。这就是最高效的。如果还要持续关注,效率并不高,浪费时间。

同样的,资讯类的App就是快速获取你想要的信息。搜索引擎也是如此。当然,娱乐类的App,用户也许愿意浏览,但即使是连续剧,用户也会双倍速度看来,这样比较不浪费时间。

所以,我们也根本不会做停留时长的统计。大家觉得,怎么可能呢?

当年人们都说是眼球经济,很多页面都要强制看广告来翻页,这样可以增加 PV,现在很有公司在这样做。我觉得,这并不是帮助用户。

关于停留时长,还有一个很有趣的例子。微信发展到今天,很多人好友增多了,会花很多时间刷朋友圈,但是,我们的数据告诉我们,从朋友圈功能发布之日到现在,用户在朋友圈花的时间其实是没有变化的,基本上每天会花半个小时,不管好友是否增加。

其实人是很有趣的动物,会自我调节自己的时间。比如朋友圈东西多了,我就刷快一点,但用户不会按照你的内容来分配时间。如果非要让用户停留,用户的效率反而降低了,也会很容易离开。

每个人每天都有 24 个小时,互联网人的时间每天不应该花在手机上,我们希望用户多和朋友见见面。我们希望用户能够花尽可能少的时间来完成自己的事情,比如说发消息。我有时候想不起来要发消息的人的名字,如果能够有帮助回忆的信息,我认为这个事情就比较重要了。

我的语速在默默增加了。我们休息五分钟。

大家好。我们继续。

我记得上一次如此长时间演讲是在腾讯内部分享,本来是三个小时,后来变成了八个小时。今天不会用那么长时间。我需要停顿一下,因为这样的情况很少,平常都是对话的方式。

刚才讲了微信的源动力。围绕小程序,我来讲讲。

很多公司都在做小程序。三年前,大家其实都不太懂,但现在各大互联网公司都参与,这是件好事,但我们并不担心竞争。现在很多厂商做的很像,甚至接口很一致,但我们不认为是威胁。差别在于源动力是什么,如果借用小程序做流量生意,我自己一点都不看好。

也就是说,如果让自己好,让别人不好,没有好结果的。

我们的源动力不是流量价值。很多人看不懂小程序,说我们为什么要去中心化。但明白我们的原动力,就明白我们的小程序为什么有这样的做法——如果不去中心化的话,如果我们垄断了几个头部应用,就没有外面开发的同事。看起来腾讯可以从中短期获利,但整个生态就没有了。哪怕腾讯投资的公司也要遵守规则,否则只会损坏公平性。我们更看重平台的健康度,而不是为了扶持流量和内部产品。

前两天,国内第二大游戏公司担心我们灭掉它们,其实担心是多余的。但在这里,我也要澄清,我们投资的公司也要公平对待。大家认为我们有所倾斜,也算是我们做的不够好。我们要保证对所有公司,包括我们投资的公司,是一视同仁的。

所以简单回顾一下小程序。有三年了,看起来挺慢的。

它是一件很出格的事情。当时的我们还没有想清楚就发布了,此前没有做过。我们这样做,是为了给自己的团队压力,就是一定要做,逼着团队去做,知难而进。

我们宣布举办“小程序公开课”的当天晚上,我们还商量过小程序会有几种死去的方法,其实我们并不乐观——因为很难。但我们一定要做到。为什么我们认为一定要做到?为什么小程序是未来?

因为APP的体验并不好,网页体验也并不好。公众号的体验其实比网页好很多。我们要保证任何业余的作者的排版都会很好。小程序也做了很多排版的限定。但它毕竟是一个生态,很难从消费者那里得到验证。这需要耐心,所以我们也用了两三年的时间来培养。

我们不希望小程序成为流量红利——这对用户没有好处,这对平台更是损伤。我们希望有价值的小程序慢慢进来,口子慢慢打开,因为这是一个慢慢的过程。前几天我看到很多好的案例。包括线上和线下。

当然,因为它还不完善,所以我们要做很多事。我想提几个我们做的重点。小程序在线下通过扫码,线上通过搜索和社交获得。社交大家用起来方便,但是搜索我们做的还不够好。

我们的目的是搜索直接到达小程序内部的数据,我们现在还没有做的很好,但是我很开心,内部团队已经有人在做了,并且有一些初步的成果可以出来。这也是小程序和APP的一个特别大的区别点。现在的 APP 都是孤岛,信息是难以连通和被搜索到的,但是小程序,我们希望可以。我们希望资讯类的网站也用小程序来做。

另外一个,我们正在完善小程序的评价体系。举个例子,搜索一个小程序但会出来很多结果,我们不知道哪个好,我们希望有用户去进行评价。这也是我们团队在做的事情。

小程序未来不会做发通知的功能。并不是我们不愿意,而是它带不来好处。所有的小程序都发通知,就不好了。很多 APP 都在发通知,就变成了垃圾短信,用户很烦。如果小程序能发,就变成了信息淹没了。这并不是一个解决问题的办法。

但我们会想办法,会让用户在愿意接受的情况下或者需要的时候实现可以发通知。

此外,很多人关心小程序的找回和重复访问问题。我们推出了首页下拉,但是还不够,需要优化。

我们考虑的是 C 端用户的感受,而不是 D 端(也就是开发者)。

微信7.0版本有个功能:强提醒。也许大家用的不多,觉得是个人之间的。我们做强提醒的目的,是为了覆盖到线下场景。比如说排队,我不需要一直排队,而是等待强通知。所以它的本意是用在线下场景中,在用户需要提醒的时候来提醒。

对于用户和小程序之间的关系,还处于未完成状态,我们会加强去做,但不会让它粗暴地发生。

对于小游戏的成长,其实我并不是很满意。因为我的目标并不是为了盈利,而是产生一些创意性的小游戏。如果说回到原点也就是小游戏的源动力,公司并没有要求我们去做,微信也没有收入压力,因为服务做好了,收入就会产生。

我们希望小游戏走到何处?我做过内部分享,后来资料流出来了。但是实际上,有价值的东西却没有流出来。

小游戏是一个关于创意的平台。所谓创意,我们与大家的理解是不一致的。外界的理解是一个游戏有了小游戏的壳,但我们认为小游戏是一个需要创意的地方。所谓创意,指的是小游戏是一个载体,它可以承载各种各样的创意。

比如说,小说家本来写小说,但后来小说已经不能承载,就来做小游戏。我们确实看到了这样的创意。我们希望一个小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学习开发,也能开发出一个小游戏,发挥自己创意,比如说智力类型的游戏。我对团队说,我不希望看到收入增加了多少,我希望看到小游戏多了很多创意。我看到一种现象,很多好的游戏是没有做过游戏的人做的,里面出现了从来没有人见过的游戏内容。

我是这样来衡量小游戏的成功的。我认为小游戏要有创意,并通过创意获得回报,才是真正的成功。这样才是最有价值的。

这个目标是挺难的,但是平台应该有自己的梦想。如果没有梦想,很容易就变成流量平台。

这是我们作为平台对小游戏的期望。希望它是耳目一新的,

关于微信公众号的情况,大家都在关心,说是流量红利没了,公众号怎么办?因为很多人在做公众号。当然,流量红利不是我们关心的重点。

在座有多少人在做公众号相关的工作? 很多人哈,但这个平台并不是为你们准备的。自媒体用得最好。

最近,公众号有很多变化:“看一看”功能、“好看”功能出现。简单回顾,公众号刚发布的时候,确实可能很多人利用当时的流量口,获得一个巨大粉丝群体。当时其实公众号有一个特别好的现象,记得在最早一次公开课甚至分享过一个数据,当时的公众号的阅读量有70%到80%来自朋友圈转发,只有20%到30%是来自于订阅号里面的。

我为什么觉得它特别好?因为它其实符合一个二八定律,就是有20%的人挑选信息,80%的人获益,通过20%人的挑选来阅读文章。经过几年下来,用户可能接触信息渠道更多,如果我们在内容质量上没有持续的有一些特别好的内容,这里对用户的黏性确实有所降低。

我们也在思考。我们内部观察到,改了之后效果也不是很好。我认为很大的问题不是我们改版的问题,改版只是帮助用户更好地阅读,提高用户阅读的效率,包括浏览、查找。但本质的问题是,内容是否对用户有吸引力。内容吸引力是我们需要强化的地方,否则用户不买账。

毕竟,好的内容才是根本。

从平台的角度,好的平台应该鼓励好的创作者创造内容。博客时代,当年很多博客文章是相当好的,平台的责任是利用一种机制让更多人产生更优质的内容。如果没有好内容,也是我们的问题。

最近,我们打击洗稿也是这个目的,这可以留住优质内容。如果鼓励优质内容,是我们下一步的好的目的。在形式方面,我们会做一些改变,比如说视频化的形式。

去年,我们发布了一个公众号助手的 APP,本质上它只是帮助用户发布的一个工具。

对于优质的内容来说,平台做的事情要很多。这个APP 的发布延迟了,效果也并不好。延迟的原因是我们希望每个人都用它来写文章,但后来我们并没有做到带动更多的人参与。

但我们的方向仍然是吸引更多人来创作。

关于社交传播,微信早期是通过分享来信息分发,是一个很好的比例分配。我在后面会专门讲。

下面这个点,是我从来没有谈过的一个点。

对于微信来说,本质上是一个社交工具。大家对社交有自己的理解,我这里不解释了,大家自己理解吧。社交的起源是什么?我自己的想象是,它起源于很久以前,如果人是一个个体的话,没有社交;后来群居,社交就产生了。在一个社区里,人的诉求是不被群体所排斥,所以要有语言。如果其他人都不理他,他就被排斥了。

他要说话,说什么?比如说有价值的话,比如说牛逼的话,带些夸张的色彩。大家现在在朋友圈,也要发一些很重要的东西。精心挑选,很夸张的东西。

以前在知乎上,我提了一个问题。沟通的本质是什么?这个问题没有固定的答案,我给自己找到了答案:从社交产品的角度,沟通是把自己的人设强加给对方的一个过程。自己的人设,和别人眼中的你的人设,是不同的,我们希望别人接受自己的人设,本质上是希望对方认可你的人设的一种信号。这是我个人的理解,不属于科学研究。

如果用这个去引导朋友圈,其实你就是把自己的人设交给朋友,你发的每一条朋友圈,都希望你的朋友认为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不可能随便发朋友圈,你的朋友圈是精心选择的,经过美化的。

很多人会说朋友圈为什么不能直接发书写的文字?因为这种方式打造人设的方式是困难的,很多人不会写好的文字,而几乎所有人都会拍照。少数清醒的人,都会问自己,要表现什么样的人设——当我想到这个点的时候,我就会删除自己想要表达的文字——因为想到这里,我就不想表现了。

越是自己的短处,大家越是想通过朋友圈来表现。

比如说你发一张旅游的照片,大家都认为你一直在旅游;加班的话,大家也都认为你一直在加班。这样的人设过头了。并不是每个时刻都是开心或者不开心的,朋友圈造成了假象,所有的不好状态并没有从中表现出来。

但是没有一个工具来记录你自己的真实状态,我们推出了时刻视频,后来改为视频动态。很多人都把它叫错了,即刻视频,我们无法接受这一点。就改了。

我们起名字都是希望通俗易懂的,比如扫一扫,摇一摇。视频动态这个功能也是这个考虑。

关于朋友圈,多说一点。

大家都是业界用户,看到文章说大家都在逃离朋友圈,但大家往往容易把自己的周围事情当成是全世界的情况。朋友圈发布到现在有六七年,一个数据一直在增长——每天进朋友圈的人数,现在这个数字是7.5 亿人,每个人每天进去十几次,所以总共是 100 多亿次。

朋友圈变成了一个基础功能,变成每个人都要完成的任务。什么任务?社交任务。通过朋友圈这种方式来完成社交。就算在房间里不出门,也可以点赞、评论。

朋友圈承载了中国的线上社交,所以才会有那么多人进入。

这会留下另外一个问题,为什么朋友圈会有那么多人用?而且用户数量越来越多?甚至这些人在时间里有很大的变化——他们长大了。

本质上,人的社交习惯并没有发生改变。

那我们可以分析一下。如果没有互联网,大家社交需要聚会,这种社交是很低效的,要跨越时间和空间。朋友圈开创了一个新的社交场所,它不仅是时间流,它更像是一个广场,这样更容易理解。

就像你会每天从一个广场走过,你会看到三五成群的人在同一个地方。你跟他们聊天,参与他们讨论的内容。这样一来,你刷完朋友圈,就相当于跟朋友打了招呼。朋友圈只能看到共同好友,因为这一点,这往往不是一对一,而是三个人或者更多人的讨论。这就符合三个人社交比一对一更加丰富的社交体验。

当朋友圈刷完,你就完成了当天的线上社交的任务。当然,你就离不开了。

它也有弱点。一个公开的广场,你点赞,就像是大声说话,很多人都听到了,这样会有压力。随着好友越来越多,压力会越来越大。每个人都有这样的压力。当这种压力更大的时候,我们需要一种没有压力的社交行为。

这点很矛盾,一个人对自己说话,没有压力,就没法获得回馈,就会没有社交回报——这是一个悖论。很多人将朋友圈设为三天可见,朋友就反目了。

我解释一下,三天可见。作为设置开关,用的人不多,但是三天可见,是我见过的人用过的最多的开关,超过 1 亿人都用了这个开关。说明需求很大。

为什么这样是合理的。如果现在重新做朋友圈,我会这样做,有朋友圈,但是个人相册是私密的,我认为这才是对最好的方式。但是后来混在一起了,所以我并不认为设为三天可见是不好的,它会让人更好地发朋友圈。

朋友圈和相册是两个概念,它被不小心地混在一起了。

说到这里,引申到一个问题,视频动态。朋友圈还在继续存在,但它的压力比较大。我们需要一个压力比较小的方式。视频动态,有人说微信是为了大力做视频,但并不是——微信是要做社交。视频动态是一种朋友圈之外的社交模式。

如果做朋友圈是为了一种更好的社交模式的话,没有视频动态,我们也会通过照片做出来。

没有多少人早退。特别感谢。大家在跟我一起完成一个行为艺术。

我们反对形式化的东西,但偶尔形式化也挺好。一开始就说,可能会超时,因为我认真准备了,一旦我认真准备了,内容就比较多。

我自己因为很少这样,一个人说,很多人在听。我现在也越来越适应了,我想象成我在跟一个人说话。我们会想,也许十亿人与一个人,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细水长流吧。

回到朋友圈这里,我觉得 Twitter 是一个伟大的产品,可能大部分人都没有用过。它影响了很多产品的形态,比如说微博。我记得在微博的时候,输入框里有提示——你在想什么。它是 PC 时代的产物,因为你在记录的时候,是在用电脑。但本质你要记录的是你在做的事情。所以有割裂。

而智能手机伴随着你,你可以摇一摇,但电脑你不能摇一摇。它可以记录你在做什么。比如说你整理照片,就发布——这是有本质上不同的。我说过,人是环境的反应器,随环境而变化,人是高等动物,但还是有这样的基因。你在电脑面前,电脑就是你的环境;你用电脑读文章,所以你会倾向于发表文章感言。但如果是手机,你的环境是真实环境,你感受的是真实的,你在手机里发表的是你亲身经历的东西。

从另外一个点上,这是朋友圈与从前记录想法不同的地方。

微信的视频是希望能够记录下来真实的世界——这是一个特别好的理想,但是拍视频并不是用户的需求。用户拍了很多照片,用户自己也不会看;所以记录本身并不是需求,分享才是。所以微信不会做视频相册,让别人来看;那是一种装饰,不是一种记录。

我们希望做的,是一个人记录自己想要的东西,被朋友看到。这个东西与朋友圈不同。目前大家还没有感受到这一点,但我们有耐心培养用户习惯。

曾经有一个朋友问我,为什么动态视频保留一天就不见了。他的理解错了,他理解为朋友圈。其实不是的,这是朋友圈的反面,这应该是拍你最真实的东西的地方,甚至是不让拍的东西的地方。它的按钮是 “就这样” 三个字,而不是“发布”。

我们为了鼓励你发,甚至别人也看不到,必须点你的头像。后来他就随便拍了。就不会伪装了。我觉得很爽,这样就看到了他的世界。

对于产品来说,最好的就是让用户在压力最小的情况下记录他的世界,拥有足够的动力去做。但让大家有动力,其实并不是很难的事情。比如说发红包(玩笑了)。我们会尝试不同的东西,希望把它变成朋友圈的反面。

朋友圈已经变成了一个装饰品,每个人都展示最好的一面希望获得认可,但我们希望真实的一面也能被展示并获得认可。这个需要我们的耐心来推进。

但是我们为什么有耐心?我们会花两三个月的时间来打磨,因为我们觉得,虽然用户现在还没有这个习惯,但是视频会取代照片成为一个载体,因为视频的信息量更大。但我知道这一点,其实并不容易;前几天我给一个人的视频点赞,结果这个人居然发朋友圈了。说明我们的产品没有做到位,还需要引导。

我们希望引导用户记录真实的世界。

一个好的产品是不需要很多口舌来解释的,但是我花了这么多时间,说明我们的产品做得还不够好。

下一个主题,讲一下阅读。

我们每做一个产品,都会被别人视为是竞争,但是其实不是。我们做阅读,是希望用户能够看到更多精彩的文章,并不是为了竞品,而是为了用户。阅读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

前不久,有人翻出了我写过的一句话,我就有点不记得了。刚做微信的时候,就像做一个阅读产品,但不是一个大众的阅读产品。这样的产品很困难,尤其是当你的用户数目多的时候。人的本性是不愿意阅读、不愿意学习的。

我们当时做了阅读空间——本质上还是一个小众的产品。后来朋友圈第一个版本发布的时候,就可以分享别处的文章、其他的 APP链接之类的。因为大部分的人是不愿意阅读的,少数人来采集文章给其他人来看。

但朋友圈是一个推广人设的地方,不是阅读的文章。用户往往会发表自己赞同的文章,来表达自己的意见。所以,来自朋友圈的公众号阅读量越来越少——这很正常,因为用户的时间有限。

对于阅读来说,需要一段相对固定的空闲的时间,可能需要十分钟的时间来看文章。就像用户的订阅号,虽然收到消息有很多红点,但大多数红点都是无用的。

这样我们就找到一个机会,希望用户专心看文章,这也就是“看一看”的来源。

我们在做两个方面的尝试,一个是社交,一个机器推荐。我们内部讨论过,要么完全机器推荐,要么做严肃的小众产品,但这样都比较痛苦。

大部分人其实并不愿意主动学习新的知识。所以我们尝试了社交推荐的路,这是一条什么样的路呢?

对社交推荐,大家的理解还不够深入。我自己的理解是,其实我一直很相信,通过社交推荐来获取信息,其实是非常符合人性的。我们在现实生活中,获取信息并不是搜索或者去书店,大多数情况下,我们都是听周围的人的推荐来阅读的。包括我自己来读的书,都来自于朋友的推荐。包括电影,也是如此。我相信我的朋友。

同时,如果周围的人都说好看,你不看就是落伍了,就造成了我的一种认知缺失。

所以我觉得,推荐是一个很好的帮助人进行认知决策的因素。推荐是一个复杂的、内部循环的系统,而社交系统是一个具备纠错能力的系统,社交关系能够帮你拉回来。这是社交关系强大的地方。

当我想到要做一个大众的阅读产品,只有基于社交产品,才有可能实现。因为本质上这已经不是阅读,而是一种社交的延续。人会通过社交去阅读。“看一看”上线之后,数据增长了很多,内部团队也是比较兴奋的。

所以,这里的表现是跟我们的预期比较相符合的。但我们的评价比较保守,这需要一个被更多人接受的过程。当然,既然是社交阅读,用户可能会推荐强化其人设的东西,这也算是局限;但我们不认为这是问题,因为社交关系是复杂的。用户可以通过推荐看到不同层级的人的关注的东西,也许可以打开兴趣的窗口。

还有人会担心,观点不同,会导致被其他人会屏蔽。其实不必,很少人会屏蔽别人,而大家都对周围的事情很感兴趣,即使观点不同,也不妨碍你去关注对方在观看什么。所以我认为,其实很多人会保留对不同观点的关注,作为打开世界的窗口。

在社交推荐中的信息,也代表了我能看到的全部信息。但这里面的信息是好的,随着社交关系复杂,用户能够借助“好看”看到很多看待世界的不同角度。很多人觉得好看还不够好,的确,但是它可以不断迭代。它比较粗糙,算是一个 0.1 版本。

我争取还有一个小时可以讲完。

关于信息流。

上次讲了之后,产生了很多的误会。其实我知道大家说的信息流是什么东西,但我不喜欢标签化。其实手机上能够操作的方式有限,没有办法,但不能说它是一个信息流。

它在本质上,只是信息展示的一种方式。

我觉得我们并不想用标签来定义一个东西。我们做了视频动态,我们其实是为了做一种让用户展现自己的一种功能。视频动态只是这个功能的载体。

关于 AI,我讲讲我的看法。

我们特别重视 AI 技术,比如说视频动态,我们会提供 AI 推荐的配乐,用户会比较喜欢,因为很吻合。但这种吻合并不一定是好的,因为人的想象是超越 AI 推荐的。

微信做了很多 AI 的东西,比如说微信语音识别,这是内部团队做的。我们在做语音识别的时候,其实业界对于 AI 的关注还没有特别大。我们不会跟风做 AI,而是让 AI 落地到实际的场景中去。

我们内部还在做一个功能,算了,我还是不说了。

我是作为一个做产品的人,在跟大家聊天。

我们在研发 AI 的微信,但我认为 AI 应该是默默发展,躲在产品之后。但最近 AI 的发展还是挺让人震惊的。当 Alphago 战胜人类的时候,我特别震惊,因为围棋是人类最高智慧的体现。

我分享过一个文章,说的是将来医生会被 AI 的医生所取代,AI 可以对比很多的数据,但它无法告诉你为啥这么开药。我们对它的决策过程是未知的,我们变成了它的工具。如果它出了问题,人们就可能面临危险。

但是工具是人的伙伴,人可以驾驭工具。乔布斯当年在介绍电脑的时候,用了自行车来作比喻,说它是可以帮助人类跑的更快的一种工具,变得更强大,但它还是需要人的驾驭。

但是对于 AI 来说,它未来可以决定人吃什么药,这超出了一种范围,它可以驾驭人类。

今年 Google 的一个军方项目被 Google 员工所反对,最终取消了,这说明大家也在思考 AI 的使用的边界。我可能也是对 AI 的未来表示担忧的人之一,我也在思考 AI。

我们仿佛总是觉得,用户是陌生人,但是在微信,我们告诉自己,我们就是用户。我们用到的东西,未来会施加到自己身上。

另外,我要澄清一个段子——关于前段时间的“我劝你善良”的那些话。

我对公司员工强调,我们对用户要善良,一种基于理性的善良。否则就是一种愚昧的善良。能够加入到公司的同事很聪明了,但需要更多的善良。善良比聪明重要。

有很多同事说,我很少在公开课提到微信支付。其实它不需要被提到,因为它已经做得特别好了。因为它拥有润物细无声的感觉,这是最好的产品体验。

这里要提到几个小点,大家可能不知道。

红包。

在春节期间,我们会上线一个能力,企业微信可能在微信红包里申请自定义的红包皮肤,可以发给微信好友。

对于红包来说,虽然特别成功,但还是有改进的空间。我们意识到,发红包越来越成为一个金钱的交易,但是缺乏感情。这是不对的,这个世界怎么能用金钱来衡量?我们在考虑在红包中加入自定义表情进去,增加人性化。

我们在微信支付中,加入了亲属卡功能。我给我的爸妈开了之后,体验特别好。每次他们买东西,我都能看到,感觉算是尽了一份孝心。

但我承认,我们的卡包做得不够好。我们认为卡包是人常带的东西,但是目前我们感觉还没有做好,目前我们打算做一些改变,实现通过消费行为实现用户与店之间的关联。

企业微信。

企业微信只是定位一个企业内部的沟通工具的话,它的意义会小很多。但是如果延伸到外部,就更有空间了。

当然,我们会以用户为中心,对很多企业微信的群进行了折叠。

我们定了一个方向,人就是服务。举个例子,我们要订机票,用一个APP,订票简单,但是改签取消很困难,要通过人工。另外一个例子,微信里有很多快递员,但下次你还是不知道要联系谁,因为他可能离职了。再比如,微商有很多,他们之所以存在,是基于现实生活中的线下社交关系——人在交易中的角色,其实变化特别大。

企业也希望通过企业微信来把其中的人作为很重要的资源。汽车出问题去 4S,可以找微信,找小程序,找店员,当时大多数人都愿意找店员——这个店员其实包含了企业的服务,如果认证的话。

这是企业微信要做的一个方向,让每个员工,都可以直接提供服务。并且因为这个员工,让服务和店因为员工而更受认可。

我觉得到了十亿用户的关口,其实我们不觉得用户数量(人口)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它不应该作为一个指标。但微信的目标并不是为了扩大用户数,我们考虑对现有用户能够提供什么样的服务,因为人口总是有限的,而服务是无穷的。

移动互联网出来以后,三五年就已经是一个时代。时代加快,催生的需求也加快了。围绕这种快速变化,我们要考虑的是如何应对未来的更多的需求。

最近,我们为广州用户开通了“附近的餐厅”的功能。目前还只是处于灰度测试的一个阶段。我觉得类似这样的尝试会越来越多。

从下一个阶段,微信会尝试围绕不同的 APP 来尝试,跟微信有关联的一种服务形态。很多服务需要一个独立的 APP。

所以很多人会问一个问题,微信下一步要做什么?

但今天是围绕微信的出发点来探讨。微信即将面临下一个 8 年的挑战,会应对新的用户挑战。不管怎么样,面对这些需求,微信的目标是做最好的工具。

我相信,围绕这个目标,再怎么走,都不会走偏。所以其实回顾,我们还是很有成就感。很多人问我与别人有何不同,我觉得,我做决定,经常思考最这个事情的意义是什么;微信从来没有围绕 KPI 工作过。

我们觉得一个 APP 不能给用户带来价值,就是不长远的。我们思考意义,是支撑我们团队走到今天的一个理由。帮助我们做出选择,对的选择。

面对未来,我们觉得我们的威胁不来自竞争对手,而来自于我们自己。

今天我讲的比较多,也算是一个总结。作为一个产品经理,带领大家做出一个十亿级的产品,我很自豪。但更重要的是,我可以通过产品分享我的价值观。

很多同事说我比较独裁,我认了,但一个产品需要很强烈的共同认知,它的内在是一致的。我经常批评我的同事。借助这个公开场合,也要向我的同事们表达感谢。

我为我的团队——微信团队——感到骄傲,也很少有团队以这样一个产品来命名。

也感谢大大家花这么多时间听我讲。这些东西都是常识。

最后分享电影中的一句话:万物之中,希望至美。

雷锋网总结

整整超过4个小时的演讲,张小龙完成了他个人在2019年初最精彩的“行为艺术”。他强调的是,不管怎么样,面对用户的需求,微信的目标是做最好的工具——这一点在这么多年一直没变。

下一个 8 年,微信会遇到很多挑战,但张小龙依然会自豪地带着这个10亿级用户的产品继续做下去,去分享最好的价值观。当然,我们也都期待着一个更有人性、更具温度的微信走向大众。

来源:雷锋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用户须知|小黑屋|法律申明|隐私通告|华发网海外版china168.info

GMT-6, 2024-11-21 14:1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