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蜚语 于 2019-2-17 19:16 编辑
最近中国首部硬核科幻片《流浪地球》持续热播,片中关于太阳竟然先于地球毁灭的下场颇让人关注,太阳给地球带来了光和热,可以说是地球上一切生命的根源。在现实生活中,科学家们一直来研究如何更好地“享用”来自太阳的恩赐,趁太阳还活着的时候。
关于对太阳能的利用已经有非常悠久的历史,比如在中国战国时期人们利用钢制四面镜聚焦太阳光来点火,而到了近代,随着科学体系的完备,人们开始体系化地对太阳能进行研究,比如在上世界七八十年代,研究工作取得了很多突破和成果,如CPC、真空集热管、非晶硅太阳电池、光解水制氢、太阳能热发电等。到今天,关于太阳能运用的案例遍布在我们的身边,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
但是,相比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能源,太阳能在社会经济效益上并不占优势,比如,太阳能利用投资大、效果差、贮能难、占地广,哪怕在白天标准太阳光照条件下,发电效率也仅为10%,所以导致了太阳能一直只能作为补充能源,始终在能源领域没有担当主角。
太阳能是典型的可再生绿色能源,只要太阳不毁灭,太阳能将永远用之不竭,整个地球表面每年可获得的太阳能发电量为114×1015 kWh,大约相当于当今世界能耗总量的100倍。在当前石油等不可再生资源逐渐走向枯竭的背景下,太阳能毫无疑问是未来能源的主要形式。那当前太阳能利用的问题出在哪里呢?
问题出在:今天所有的太阳能的利用都是建立在地球地面上,上面还覆盖着厚厚的大气层。这有什么影响呢?太阳通过核聚变反应向宇宙空间发射的辐射功率为3.8x10^23kW的辐射值,其中20亿分之一到达地球大气层,功率为800000亿kW,相当于燃烧500万吨煤释放的热量。但是,到达地球大气层的太阳能,30%被大气层反射,23%被大气层吸收,只有47%能到达地球表面,我们在地面上加以利用的太阳能其实已经被打了五折。
于是,科学家们开始研究,能不能在地球大气层之外建设太阳能电站,更高效地利用太阳能呢?毕竟,大气层外每平米面积每分钟接受的能量大约1367w,是地表的一倍有多,而且部署在地表的太阳能电站会受到白天黑夜的影响,能真正工作的时间不到一半,而建设在外太空的空间太阳能电站则不受这一点影响,可以一直沐浴在阳光之下。
在空间太阳能电站的研究上,中国再次走在了世界的前面。近日,有媒体报道称,中国首个空间太阳能电站实验基地已在内陆城市重庆启动建设——“中国科学家计划,首先在2021年至2025年建设中小规模平流层太阳能电站并发电。下一步将是在2030年开始建设兆瓦级空间太阳能试验电站。届时,中国有望成为世界首个建成有实用价值空间太阳能电站的国家。”
这毫无疑问是人类能源史上一次伟大的突破,如果取得成功,将彻底突破了地球能源的困境,解决当前的化石燃料带来的污染问题,为人类社会带来不可想象的发展空间。
但是,有人对此计划提出质疑,比如,在外太空的发电站如何能把电能传输到地面呢?
事实上,关于无线电能传输的研究已经在同步开展,比如微波输能技术,这种技术应用了电磁波能量可以通过天线发送和接收的原理,将微波聚焦后定向发射出去,在接收端通过整流天线把接收到的微波能量转化为直流电能;比如,科学家在利用电磁场的谐振进行电能传输上也取得了突破。
相信在不久的未来,地球上每个人都能用上直接来自太阳的清洁能源。
来源:搜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