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江苏古代文明展厅内展陈的陶俑
以土烧制成的陶器,是人类创造的最古老的手工艺制品,亦是人类最早的生活用具。中国古代陶艺既是一部艺术史,又是一部社会生活史,透过古代陶艺,可以直接感触到中华文明古国的时代精神。在南京博物院所拥有的四十三万余件(套)各类藏品中,中国古代陶艺数量庞大,品类繁多,集实用与美观於一体。西汉彩绘陶旗亭、六朝红陶飞鸟人物罐、南朝陶女俑,皆为古代不知名的雕塑艺术家们,以明快细腻的艺术手法塑造,所传递的古代建筑的法式、神话传说的附会、人物的装扮等,直接呈现了当时人类社会的生活面貌,以艺术形式反映了中国人的心灵世界。
一九七三年七月,江苏徐州北郊凤凰山西汉崖洞墓出土了一件罕见的彩绘陶旗亭,同时出土了陶女俑、陶罐、陶钵等文物三十余件。根据此规模中等的墓葬,考古学者推断,墓主人为一位男性中小官吏。
此彩绘陶旗亭在考古发掘品种尚为初见,出土後立即引起考古学界的高度关注。据南京博物院介绍,这件器物形状奇特:其外形似亭,但有楼,施彩绘装饰。器高二十四点五厘米、面宽十四点五厘米。亭作四方形,每面形式完全相同,其中部皆设有一长方形的门洞,大小相等,互相对称,但均未另设门扇。整个墙面绘涂灰色,隐约可见原有的彩绘装饰,可惜已剥落。门的两侧,各绘有站立的武士两人,皆头戴盔,身穿长袖宽衣,手持武器,双目炯炯有神,甚是威武。
西汉彩绘陶旗亭 为罕见「市楼」
由於武士眉、眼、须、嘴等细部都用墨线勾出,又填以红衣、黑盔,使个个武士形象生动逼真。门的上方挂有由朱红色填绘的连弧形垂幔。垂幔之上配置扁长方形,内雕菱纹装饰。四周长方形边框涂以白色,框内菱纹满填朱红色。文物专家认为,这种建筑装饰,应该是宋玉《楚辞.招魂》中所说的「网户朱缀,刻方连些」的具体形象。
亭的顶部建筑为三属重檐,呈四阿式,由下而上,层层缩小,每层顶面皆塑有瓦脊和瓦壠,为瓦灰色。瓦当为圆形,涂红色颜料。整个建筑高度不一,底层较高,而第二层、第三层楼房部分较矮,室内面积小於底层,无窗,四壁敞开。从楼房的外墙所涂白色方框看,它亦与底层的灰墙有明显的区别。最高一层的顶部正脊,在其两端凿有小孔,可能是插旗杆的地方。文物专家表示,根据形制特徵看,这件彩绘陶旗亭,无疑是件西汉时期的「市楼」模型。
市楼,又称市亭,或称旗亭,是中国古代市井内建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市楼是古代都市商业区内特设的行政管理机构,其建筑形式有似亭非亭的特点。
汉代是中国封建社会巩固和发展时期。由於汉初推行休养生息政策,生产力得以迅速发展。经「文景之治」,到武帝时,全国已出现司马迁在《货殖列传》中所表述:「汉兴,海内为一。开关梁,弛山泽之禁,是以富商大贾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得其所欲」、「自京师东西南北,历山川,经郡国,诸殷富大都无非街衢五通,商贾之所臻,万物之所殖者」的局面。当时除了首都长安设有九市外,各郡邑亦都设市。
文物专家说,这件徐州出土的西汉「彩绘陶旗亭」,屋顶正脊上原有两个小孔,可能就是竖旌旗,以作为开市或闭市的信号。从此意义上说,这件市楼,应属於旗亭(楼)建筑。为了便於「俯察百隧」,楼房作二层,即所谓「市楼皆重屋」,可以居高临下,极目远望,以观察、监督楼下四周的商贾买卖活动情况。文物专家强调,此西汉「彩绘陶旗亭」是目前唯一发现的「旗亭」实物,极为珍贵,它不仅证明西汉时代彭城(今徐州)商业发达的状况,而且为「旗亭」建筑的一种形式提供物证,弥补了文献记载的失缺。
另据文物专家介绍,「旗亭」之所以不是墓葬中常见的随葬品,应与墓主的身份直接有关。这座墓葬中出土的三十余件随葬品,其中部分如铜鐎壶、铁剑、铜带鈎等当属死者生前使用的实物;另一部分,如陶女俑、陶井、包括这件彩绘陶旗亭等,无疑都是死者生前拥有的。由於死者希望像生前一样生活,除了需要如女佣一类仆人侍候外,旗亭当是他视为生前权力的象徵,一切「荣幸」的所在,故亦被随葬。
东吴飞鸟人物罐 糅合佛道儒
一九五五年,南京中华门外赵士岗吴墓出土了一件东吴时期的红陶飞鸟人物罐,同时出土的有东吴凤凰二年(公元二七八年)铅地券,这件红陶飞鸟人物罐便成为有明确纪年的中国早期堆塑罐的代表。
在江苏古代文明展厅内,红陶飞鸟人物罐被突出展示,在灯光的投射下,散发着悠远神秘的光泽。红陶飞鸟人物罐通高八十四点三厘米,腹径二点八厘米。胎色深红,釉色浅绿,已剥落不清。上有圆盖,四周有划纹。罐上部有四小盂,正面有双阙,其中为门檐,四周堆塑十二尊人像,均拱手交叉於胸前,罐下部堆贴九个铺首衔环、两个人首鸟身、一对凤鸟、一只狮子以及一人骑在一只兽上。
据南京博物院文物专家介绍,这一类堆塑罐是六朝时期独特的随葬品。有的称谷仓,有的称魂瓶,有的陶制,有的瓷制,但其造型基本是罐形平底器,口沿以上部分,堆塑楼阁、人物、飞鸟、走兽,有的还有佛像、孝子守灵,龟蚨驮碑等;它的腹部有的素面无纹,但大多数模印和堆贴各种飞禽、走兽或佛像、铺首等,这种罐形器有的本身有纪年铭文,有的有伴出纪年砖或地券。值得注意的是,它们除了在时代上仅限於东吴到西晋,在地区分布上亦仅限於长江中下游的江浙和江西、安徽边缘地区,内地现共出土四十四件,其中江苏出土十九件。
六朝时期,豪门地主占有大量土地,并有许多田园别墅,这些士族大地主多集中居住在今江苏、浙江一带,文物专家说,堆塑罐的出土地点仅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特别是在江苏、浙江一带发现,可以推测与江南集中了很多的大地主庄园是分不开的。堆塑罐上的亭台、楼阁、门阙、飞鸟等,反映了士族地主日常奢华的庄园生活。
由於要在不到六十厘米高的罐上,进行各种堆塑、印贴的工艺,一定得是十分熟练而技巧高超的工匠才能完成,其工序相当复杂,制作成本高昂,因此绝不是一般平民所能办到的。文物专家认为,可以确定其墓主人身份应是当时的大地主、官僚统治阶层莫属。
红陶飞鸟人物罐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宗教信仰,这件具有多种内容的堆塑罐上所反映的意识形态,糅合了佛、道、儒三家思想。佛教从东汉末传入中国後,到了六朝盛行各地,东吴首建建初寺於建邺(今南京),至西晋时已普遍传播。这件堆塑上有十二人像,拱手交叉胸前,作祈祷施礼的形象,似为僧人,俨然礼佛的场面。罐的腹部所堆贴的凤鸟、狮子和人首鸟身等形象,或象徵吉祥与长寿,或可以表现「跨巨鲸,御长风,羽化登仙,遨游环宇」的缥缈意境,当是当时道家思想在士大夫阶层中流行的写照。
文物专家说,六朝时期,佛、道、儒的各种思想集中反映在这件堆塑罐上,还体现在有墓主人生前拥有高大的楼阁庭院和储藏粮食的仓,并有为他们消遣娱乐的乐舞百戏,有供他们精神寄托的宗教崇拜仪式。他们死後有孝子哀祭,还有各种神禽异兽,作为他们死後灵魂升天,羽化登仙的象徵。一切无非都是在慰藉死者,幻想他们在另一个世界同样享用。
这件器物把空中的飞鸟、地上的走兽、神游天宇的幻想与人间生活融为一体,既有写实性又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加之复杂的成形工艺、明确的纪年,实为谷仓罐中的珍品,是研究六朝社会政治、经济、建筑的实物资料。
南朝陶女俑 首现「飞天紒」
俑是古人用来陪葬的「明器」。奴隶社会末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的劳动更为需要,把人杀殉无疑是白白浪费了劳动力。於是开始用「俑」来代替活人陪葬,以俑陪葬的风气至魏晋南北朝时期已十分盛行。
一九六○年四月,江苏省文物工作队南京分队,在南京西善桥发掘太岗寺新石器时代遗址,在距离遗址的六百二十米处的基建工程中,意外发现一座东晋至南朝宋帝王陵。此墓在宫山北麓下,虽然墓门和墓道被破坏,但墓室完整,仍可看出它的全部建筑结构。考古人员按部就班地随墓葬进行了清理,却在墓室中部意外发现南北两壁,整齐地拼嵌着《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画像。同时在棺座前发现了这件陶女俑。由於该墓早年被盗,女俑有残损。
《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砖画》在二○○一年被评为中国二十世纪一百项重大考古发现之一,由於这座墓的壁画珍贵,这件陶女俑也引起了中外考古界和艺术界的重视。据考证这座墓的主人,可能是刘宋皇室的皇族。
这件南朝刘宋时期的陶女俑,高三十七点五厘米,塑造得眉目娟秀,削肩细腰,为典型的南方女性。她头梳高髻,两鬟抱面,身穿束腰微露足尖的长裙,面带微笑,拱手而立,温婉优雅。
南京博物院文物专家表示,这应该是一个侍女,最特别的是她的发式。陶女俑的发髻分三股,直立向上成山字形,两边两股的顶端稍向内弯,有可能与中间的一股相连结,成高大的双环髻。据《宋书.五行志一》记载:「宋文帝元嘉六年,民间妇人结发者,三分发,抽其鬟直向上,谓之『飞天紒』,始自东府,流被民庶」,表明这种发式是由王府流传到民间的。但三分发抽其鬟直向上的「飞天紒」,究竟是什麽样式,至今未知。专家说,这个陶女俑的三分发,直向上的残存式,极有可能是「飞天紒」。
由於这种高耸的发髻用发量相当多,光靠自己的头发显然不足,必须加用假发。《晋书.五行志上》说:「泰元中,公主妇女必缓鬓倾髻,以为盛饰。用发既多,不可恒戴,乃先於木及笼上装之,名曰假髻,或名假头。至於贫家,不能自办,自号无头。就人借头,遂布天下。」这就是说用假发盘成各种式样的发髻,装在木笼上,然後戴在头上。又说:「紒之坚不能自立,发被於额,目出而已。」表明由於发髻越束越高,假发无法竖立,乃披发於额,仅仅露出眉目。两鬓垂下来的头发也往往掩住双耳。三国时,曹植的《洛神赋》内有「云髻峨峨」之句,形容当时妇女如鸟云一般高耸的发髻,十分形象。
这件南朝陶女俑,端庄沉静,含蓄细腻,优雅大方而合於自然天性,雕塑技法简洁明快,生动传神,着力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再现了其时的世情风貌。
【来源:大公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