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分享| 关注中国| 逆耳忠言| 不平则鸣| 情感天空| 健康生活| 流行时尚| 保险理财| 讽刺幽默| IT与游戏| 信息交流| 华发移民| 华发工作| 摄影美图

社会聚焦| 旅游天地| 娱乐八卦| 音乐视频| 校友互动| 网络社区| 房屋安家| 教育培训| 中医瑰宝| 专栏作者| 科技文化| 华发留学| 华发红娘| 关于本站

华发网China168.info海外中文门户网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104|回复: 0

从“窥伺”和“自我认知”谈社交本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9-24 09:21: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不知道你的朋友圈是不是经历着这种转变。从过去一点小事都要发个朋友圈分享,每隔五分钟都要打开手机看看有没有别人的点赞或者评论,到现在倾诉的渴望再强烈最后也只是转发一首意义不明的歌,懂的人自然懂,不懂的人无需解释。

这种转变到底来源于什么?与其说长大的我们不喜欢社交了,不如说是我们的社交成本越来越高了。

1.jpg


社交本质
人本质上就是爱社交的动物,以一定的兴趣为基础,每个人都天生的与他人相互连接。人天生就充满了好奇心,想知道别人的脑子里在想什么,生活中在经历什么,基于这个原因我们看朋友圈、看新闻、聊八卦、看电影,观察者和倾听者的角色满足了人的窥伺欲望。
同时人的价值观塑造了其身份认同感,所以他们发动态、评论时事、回答问题,作者和评论家的角色便于人们告诉自己和他人“我是谁”,即明确自我认知。
由于每个人都兼备这两种心理,所以他们即想输入又想输出,即是作家又是读者,社交因此而来,而一切的社交产品也都是从不同的侧重点意图满足人类的这两种心理需求。

朋友圈转型
1. 短期需求对长期认知的影响性
微信朋友圈——以“熟人社交”为核心建立的社交互动平台。从婴儿时期,人类就知道相比于只见过一面的阿姨,他们更喜欢和熟悉的亲属一起玩,这就源于熟人社交的特点——情感安全性高,亲密度强。
在熟人面前我们发言的压力更小,讨论的更深刻,更容易展示出真实的自我,这主要是源于认知的确立性,也就是说你的言论并不会过多的影响他对你的心智解读(灵长类动物进化的一种理解他周围同类思想和行为的能力)。
以此来看,微信朋友圈确实是线下场景的一个线上化,并且可以良好的提高社交的效率(信息聚合、没有时空限制)。
但随着微信的越发普及,“加个微信”成为开启一段关系链必不可少的开场白,人们的微信好友变得越来越多,但角色分级也越来越严重,朋友圈的发送成本也越来越高,修修改改,思前想后最后还是作罢已经成为了朋友圈发送的常态。
根本上来说,这是源于短期情感需求对长期认知的影响性变得不可估量,每个人在生活中情绪都是跌宕起伏的,悲伤时希望得到安慰,荣耀时希望得到赞美,所以人们可能会发朋友圈从而得到情感的宣泄。
这就是人们的短期需求,但从长期上看人们希望自己是乐观的,是低调的,这是长期自我认知。
在以情感关联作为纽带的圈子里,短期需求并不会对长期认知造成太大的影响,但是在以生活关联(同事、同学、上级等)作为纽带的圈子里朋友圈就是一个对外的价值观展示平台,人们会根据朋友圈的内容揣测他人的性格、爱好、品味等等。
人们很自然的知道这一点,就像产品会根据用户画像细分产出不同的策略来满足个性化需求一样,朋友圈的每条动态受众也是具有流动性的,越来越多的人数和越来越细的分级导致朋友圈本身熟人社交属性的边界被模糊和摧毁。
虽然针对这种情况设置了分组和隐私功能,但是被摧毁的边界仍然无法重建,人们开始选择了界限更明确、互动响应更快速的私聊或群聊或者更隐秘、更有安全性的微博好友圈来满足个人短期情感需求,而朋友圈就成为了塑造个人理想形象的社交名片。
2. 线上互动对线下的影响性

张小龙在微信公开课上曾比喻朋友圈就像一个大广场,每个动态都是一个讨论小组,而发动态就是在这个大广场里发声,如果朋友们对此感兴趣就会自发的进入讨论,你可以点个赞就草草离开也可以评论一下表示想深入讨论。
对“熟人”这个圈子来说,线上的互动能弥补线下的时间空间差异引起的不足,其目的都是促进双方感情的加深,即关系链的紧密。但随着好友的增多,其目的转化成为了关系链的创建,线上的互动对线下的影响是不好被量化的。
微信的消息提示机制增加了人们的互动压力,想必所有人都遇到过点赞一条朋友圈之后消息提示红点好几天就没下去过,同时互动消息的他人可见性以及朋友圈和聊天的耦合性,都会增加人们在互动之前的思考成本。
比如被所有人痛恨的“不回消息还发朋友圈”就会让我们在互动前思考其背后暴露的个人状态是否是可以接受的,消息可见性会导致在朋友圈的互动总是不深刻的、寥寥几句且容易引发歧义的,并不能对我们创建关系链带来太大的影响,人们慢慢的明白线上的点赞之交也只能是线下的点头之交。
3. 内容的低维性
前文提到人的心理本能的存在窥伺他人生活的好奇心。互联网初期人们常用的产品以搜索类型占主导,最近的统计却发现了在前十名用户最常用的产品中六个都是社交类型(社交类型不只是微信、QQ这种即时通讯产品,而是包括所有具备社交属性的比如微博、今日头条、抖音等产品),这就说明了人们的需求从“目的性主动浏览”变成了“展示性被动浏览”,人们不需要思考要什么而是平台去思考用户想要什么。
作为一种信息获取和愉悦自己的平台,朋友圈提供的信息更低维低频,冲击力更小,虽然“熟人”的属性会增强用户的浏览好奇心,但是随着好友的混乱以及朋友圈的转型(从生活分享变为人设塑造),其内容丰富度缺失被进一步放大出来。
朋友圈以“文字”、“图片”、“小视频”以及“文章/歌曲推荐”作为发送的动态类型。前三者的维度依次增高,但由于是纯UGC产物,所以普遍上只是传递只言片语,是一种不全面的碎片化信息表达,又由于圈子不一样也会增加理解门槛,无法提供快速的准确的消息触达和纯粹的娱乐。
而“文章/歌曲推荐”虽然可以传递完整信息但是一种延时娱乐,需要付出一定的时间和精力才能评判收益,其冲击力自然更不如即时娱乐的前三者,就像人人都知道闲暇时间看书是更有益的,但是大家还是抵挡不住看小视频,打游戏这种及时享乐。
人们追求娱乐性质更纯粹,服务更个性化的消息获取模式,比如说以抖音、快手为领头羊的短视频互动平台,其内容承载量更高,冲击力更大,并且会根据用户的历史行为进行更精细化的智能推荐,而微博的信息时效性更高,具有更强的讨论性,并且可以实现目的性搜索。
结语

社交本身就是人类最复杂的行为之一,受到多种心理因素的影响。虽然短期的情感需求满足和长期的个人认知有时候是相悖的,个人的隐私安全意识和对他人生活的窥伺心理也是不能同时满足的,但是这种对立性和变化性才是社交的魅力之处。
人类社会懂得在实践中平衡这些心理的关系,产品也会随着目标和规模变化重新定义功能理想态,就像微信朋友圈,过去是鼓励分享生活的平台,如今更多的变成了个人名片,并非是失败或者退化,只是为了适应现有的生态系统做出的调整,找到的另一个平衡点。

本文由 @Crystal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用户须知|小黑屋|法律申明|隐私通告|华发网海外版china168.info

GMT-6, 2024-12-21 08:35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