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把“口罩”送上了热搜,让其成为了2020最紧俏的“年货”。而一说到口罩,你第一个想到的品牌一定是3M。
据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网站报道,行业巨头3M公司的首席执行官迈克·罗曼在1月28日说,该公司正在增加口罩等呼吸系统防护用品的生产,以满足新型冠状病毒暴发引发的需求。“我们将全力投入生产,我们将一天24小时、一周7天进行生产。”罗曼还表示,3M在中国的工厂在全面运转。
这个消息振奋人心,但同时也加深了大众心中的一个误解——3M就是一个生产口罩的公司。
事实上,口罩只是3M庞大帝国中极其渺小的一块业务,小到连财报都不会对口罩销量进行披露。
作为一家市值近千亿美元的公司,3M涉及的领域包括工业、化工、电子、电气、通信、交通、汽车、航空、医疗、安全、建筑、文教办公、商业及家庭消费品。
不能否认的是,3M早已渗透进人们生活里的方方面面。从透明胶带、便利贴,到录音磁带、投影系统,甚至是高速公路上的反光标识、滑雪服里的保温材料,无不源自3M的发明。
3M曾自得地表示:(人们)每天起床,3米之内就一定能看到3M的产品。
事实上,口罩只是3M公司研发的近70000种产品中的一种。目前,3M公司的产品覆盖家庭用品、医疗用品、运输、建筑、商业、教育、电子和通信等诸多领域。毫不夸张地说,世界上有50%的人每天直接或间接地接触到3M的产品。
做砂轮起家
在美国淘金热接近尾声的1902年,5个明尼苏达州的年轻人,聚在一起看中了该地丰富的铁矿石,决定合伙投资开一家采矿公司,开采矿石,用来做砂轮。公司取名为明尼苏达矿业和制造公司(Minnesota Mining and Manufacturing Co),三个词都是M开头,这也是“3M”这个名字的由来。
5个完全不懂采矿业的年轻人,在做10年砂轮的日子里,过得非常糟糕。这个世界从来不缺少绝地逢生的故事,3M公司就在马上坚持不下去的时候,一个叫威廉·麦克奈特的人来了,他还建了个实验室,之后,3M公司学会了转弯——转行做起了砂纸。
1914年,3M独家推出研磨砂纸,这才让3M真正走上正轨。随后3M早期的技术和营销创新开始取得成功,例如发明了防水砂纸,降低在汽车制造过程中的粉尘污染,非常受市场欢迎。
至此,砂纸成为了3M的第一个拳头产品。
第二个拳头产品是胶带,也是3M的新转折点。
1925年,员工理查德·德鲁发明了一种隔离胶带,此后又以此为基础发明了透明胶带。而到现在,3M发明的各种胶带、胶粘剂将近400种。值得一提的是,很多高档皮鞋的鞋底是由易损的羊皮制作的,3M公司看到了商机,专门为这种高档皮鞋做出了鞋底保护贴纸。估计很多人在使用这种贴纸时,都不会想到它和3M口罩都是一家公司生产的。
找到了节奏之后,3M一路开挂,发明了高速公路标识上的反光膜、录音磁带、便利贴、无痕挂钩、百洁布、投影系统等等。
3M另一个颠覆性的发明是便利贴,其背后的故事更是充满戏剧性。
上世纪70年代,3M的研发科学家史宾斯·西尔弗想发明一种黏性很强的胶,结果万万没想到,却意外搞出了一种黏性很弱的胶。这种胶虽然黏性不大,但好处是可以重复使用。西尔弗左思右想,也没想到它可以用在何处。
不过,每个发明都像是自己的“孩子”,西尔弗没放弃,并坚信这种胶有用武之地。于是,他就和做研发的同事开会商量。
事情就是这么巧,参与会议的研发人员中有一位是唱诗班的热心成员。几天后,他在教堂练习赞美诗时,因用来标记诗集页数的纸条总是掉落感到非常烦躁。此时,他灵光乍现——西尔弗的弱性胶水也许能解决这个问题。
由此,便利贴横空出世。而这个看似几乎没有任何技术含量的小玩意,后来却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记录事情的方式。
更厉害的是,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3M为二战生产国防材料。如今美军使用的IHPS战斗头盔就是3M公司的产品。
一步一步,3M涉猎领域拓展开来,制药、放射学、能源控制、免疫反应调节剂、用于电子显示器的增亮膜、柔性电路……可谓无所不能。
一些创新发明让人拍案叫绝——内置漂白剂的一次性卫生间清洗刷、用于去除家具宠物毛发的Scotch Fur Fighter手握毛发吸附清洁器、运用蓝牙技术向软件无线传输心肺和其他身体器官声音的3MLittmann3200型电子听诊器……
为了让员工脑洞开得更大,1984年,威廉·麦克奈特提出了一个“15%规则”。根据这个规则,3M的研发人员每星期可以把15%的工作时间用来研究自己感兴趣的东西。
除了可以在上班时间不务正业之外,3M公司充分践行了“失败是成功之母”这条名言,鼓励员工犯错,通过不断犯错找到更好的灵感,每年给有最佳创意的员工10万美元的奖励。
作为一家118年的公司,就是靠员工一个一个的脑洞大开,让3M拿到了10000多个专利,现在有70000多种产品。
在《福布斯》全球创新公司评比中,3M排名第三,在他前面的是苹果和谷歌。
3M公司产业链
在不断的创新中,3M成长成一个市值近千亿美元的公司。
3M公司主要有四个业务部门,分别是安全及工业品、交通及电子、医疗健康和消费品。这四个部门,在四季度为3M赚了9.7亿美元的净利润。2019年第四季度,这四个部门业务的收入分别是28.11亿美元、22.9亿美元、21.4亿美元和12.7亿美元。其中医疗健康业务增长最快,同比增速达到了25.4%。
值得注意的是,口罩归属于消费品,销售情况对3M业绩影响很小。但是,在中国的口罩市场,3M却占据了90%的份额。
3M口罩大王如何炼成
3M生产口罩的历史已有50多年。1967年,有了无纺布和静电纤维滤棉的专有技术,3M开始琢磨生产防尘口罩,以帮助采矿、冶炼等行业的工人应对恶劣的职业环境。
17年后,3M中国有限公司注册成立,成为在经济特区外成立的中国第一家外商独资企业。同时,3M开始向国内工厂销售工业用安全防护口罩,客户同样是来自矿产、钢铁和造船厂等重工业。
很多年里,3M在中国普通消费者群体中几乎没有存在感。一切在2003年发生改变。“非典”期间,不少医护人员用的口罩、防护服以及医用消毒水都是3M的。而在老百姓心中,医护人员就代表着专业和权威。因此,他们用的口罩自然成了大家的放心之选。
不过,尽管“非典”让3M在消费者心中建立起了品牌印象,但真正让其迎来爆发的,其实是10年后的雾霾。2013年,雾霾席卷全国。民众一下子就认识了PM2.5的威力,谈之色变,而当时唯一的办法就是出门戴口罩。
此时,3M抓住机会,将其他地区工厂的口罩全部发往中国。因为“非典”时种下的“种子”,所以雾霾骤起时,无数消费者毫不犹豫地选择了3M。那一年,3M在中国卖了1亿美元的口罩,而当年3M中国整个公司的年销售额为30亿美元。
数据显示,2003年非典之前,3M口罩在中国的用户几乎100%都是工业用户;非典之后才用于零售,或者说民用的销售份额才缓慢上升了20%;但在2013年之后,3M口罩在中国的购买主力开始大量转向普通民众。
有了前两次的“植入”,开发民用口罩后的3M迅速吃掉了中国9成的市场份额。后来,国内厂商反应过来,即使技术含量都与3M很接近,但仍然无法从3M手里抢走更多的份额。目前,国内占最大份额的产商绿盾,也仅占了5%。
今年春节,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之下,口罩的需求量剧增,3M口罩仍然是“行业标准”,成为公众首选的品牌,出现抢断货的情况。
国内的品牌,短时间内还很难撼动3M在中国人心中的地位。
这之后,在很多中国人的意识中,3M就成了一家生产口罩的公司。但实际上,这是一个误会。
免责声明:本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石化行业走出去联盟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联盟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石化行业走出去联盟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来源:百料汇
_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