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玄宗被称为梨园鼻祖,自然对表演十分在行。开元二十二年四五月间,玄宗“种麦于苑中”,就是一次重要的现场秀,他“帅太子以下亲往之,谓 曰:此所以荐宗庙,故不敢不亲,且欲使汝曹知稼穑艰难耳。又偏以赐侍臣曰:比遣人视田中稼,多不得实,故自种以观之。”考其意,是想给儿孙们上一堂重农、恤农课,同时又想提醒臣下不要意图欺蒙——因“朕是认真的”。
可是这个“认真”恐怕连他自己都不相信。因为一天24小时,不可能什么时候都当演员,他平时怎么做的,怎么想的,他自己清楚,底下人也早一清二楚,也正是如此,他演,其他人知道他在演所以也演,于是乎平时会揣摩上意,善于逢迎拍马的臣子们便演得更好。想想,起初登基时还未露出演艺天分的李隆基是多么的克勤克俭,那时即便说出今天看来有些矫饰的“吾貌虽瘦、天下必肥”,可谁也不会不相信这个皇帝一定会是个好皇帝。可到了后来,到了天下富足、国泰民安时,他变了,他早已成了纵声色不好政务的皇帝佬,只是在玩乐的同时,骨子里还有那么一丝警惕罢了,由此才搞了“种麦”这么一出,可是能管 什么用呢?按史实来推,估计李隆基在要搞 这场秀之前,像李林甫这样的奸佞早就清楚怎么回事了,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他早已习惯买通了政治对手的身边人来探求情报,何况玄宗身边的宦官呢,故玄宗怎么想、想干什么,不用等到第二天上朝,宦官便早早告 诉他了,再推而广之的想,像李 林甫这样揣摩周围人,李下面的人又如何不会这样来揣测他呢?李隆基弄虚,李林甫于是作假,如此如此,斯时的大唐,不知会有多少情报员和演员。于是乎,司马光就这场“秀”发表感言,说“人君不夺农时,人得尽其力,则地 无遗利矣,岂必待自种而观其实哉?”其讥讽之意,溢于言表。
事实证明,“种麦”后不到一年,唐玄宗便把豪奢享乐发展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不仅在五凤楼下看戏饮宴竟日达旦,还令长安“三百里内刺史、县令各帅所部音乐集于楼下,各较胜负”,其规模,怕今天的“歌手海选”也难望其项背。
自汉以来,各个朝代都有皇帝亲耕的记载。如汉文帝、景帝,不仅多次下诏重农,崇俭,还身体力行,亲事稼穑。如康熙一样,不仅平日里奉行节俭,写诗赞农恤 农,而且还亲力亲为,培植出了水稻良种,甚至把亲耕的现场搬到了民间,以至于万民围观。可想而知,说真心话、做实在事大家都能看到,也能上下一心,共创盛 世;如果仅仅是做做样子,如唐玄宗一般,“秀”其外而奢靡在内,便只能是于事无补、适得其反。
来源:搜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