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三五”期间,我国坚持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主动融入全球创新网络。目前,我国已经与161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科技合作关系,签订了114个政府间的科技合作协定,参与了涉及科技的200多个国际组织和多边机制。
在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平方公里阵列射电望远镜、国际大洋发现等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中,我国积极承担项目任务,深度参与运行管理。
与此同时,聚焦事关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加快启动由中国牵头的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支持各国科学家共同开展研究,实现了从最初的少量参与到重要参与再到主动发起的角色转变。
深入实施“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我国已累计支持8300多名各国青年科学家来华工作,培训学员18万人次,启动建设33家“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与8个国家建立了官方的科技园区合作关系,建设5个国家级的技术转移平台,在联合国南南合作框架下,建立了技术转移南南合作中心,基本形成“一带一路”技术转移网络。
科技部部长王志刚表示,越来越多的中国科技工作者活跃在国际科技舞台,为解决全球重大问题挑战贡献了中国智慧。在这次疫情防控中,中国认真履行国际义务,积极推动科学数据和信息共享,搭建面向全球的开放科学共享服务平台,为175个国家和地区用户提供服务,累计数据下载量超过1.6亿次,向国际社会分享了中国的抗疫经验,加强了疫苗、药物、检测等方面的国际联合研发合作。
为了加强科技成果在沿线国家落地应用,中科院前几年设立了“一带一路”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基金,联合院内外百余家科技型企业和研发机构,发起成立了“一带一路”产业联盟,还建立了曼谷创新合作中心。
例如,针对斯里兰卡饮用水安全和不明原因慢性肾病问题,中科院联合商务部与斯里兰卡供排水部、卫生部、佩拉德尼亚大学等合作,向斯里兰卡援建“中—斯水技术研究和示范联合中心”。
针对湄公河水流域的环境保护问题,中科院通过科技部资助的科技援外项目向柬埔寨援建了“中—柬水与环境联合实验室”,帮助柬埔寨环境部建成了第一座湄公河水质在线监测站。
这些举措为推进科技成果在沿线国家的应用示范和转移转化,服务区域、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良好效果。
另外还设有“丝路环境专项”,目前已经产出了第一批产品——《共建绿色丝绸之路:资源环境基础与社会经济背景》研究报告。报告围绕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系统阐述了沿线地区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的背景与特点,揭示了沿线地区的总体特征和发展态势,为沿线地区探索绿色发展途径提供了重要科学认知。
“‘丝路环境专项’是面向整个丝绸之路沿线地区资源生态环境问题的一个先导科技专项。报告里面的图表、数据都是多年积累的成果,也有专项成立之后新的研究成果,前前后后有十多位院士、几十名专家经过不断论证、不断确认形成。”中科院院士、“丝路环境专项”负责人姚檀栋面对采访如是说。
此外,也设有海外科教中心。目的是让海外科教中心成为相关各方开展国际合作的平台,吸引了一批重大科研项目,帮助所在国解决了很多困扰他们多年的民生问题,也提高了当地的科技创新能力。按照“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包括中亚中心在内,中科院在非洲、南美和中亚、南亚、东南亚等地区创建了9个海外科教中心,第10个中心的筹建工作也已经启动。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带一路”是创新之路,而倡议启动“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具体内容包括,科技人文交流、共建联合实验室、科技园区合作和技术转移4项行动。
第一,在人文交流方面,具体体现在组织“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的青年科学家来华开展短期科研,发展中国家技术培训班。科学无国界,科技发展本身的渗透性、扩展性,使得我们必须要加强国际合作。国际合作的载体主要是人,人坐在一起、谈在一起,才能合作在一起,这是国际合作最本质的,也是最直接的体现。
第二,鼓励支持“一带一路”相关国家产学研机构共建联合实验室。
第三,包括与菲律宾、印尼等八个国家启动或者探讨建立科技园区合作关系。中国的高新区在国外有不少合作,包括“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而且很受欢迎。一些发达国家,也都有类似的高新技术园区,包括美国、法国、比利时、南非等等很多国家都有。
第四,与东盟、南亚、阿拉伯国家、中亚、中东欧构建了五个区域技术转移平台,组织南亚青年科学家创新中国行、东盟国家青年科学家创新中国行活动。
把科技创新和“一带一路”倡议紧密结合在一起,真正作为其中一个重点,一个亮点,也作为支撑“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动力。
根据 中国经济网等采编【版權所有,文章觀點不代表華發網官方立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