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分享| 关注中国| 逆耳忠言| 不平则鸣| 情感天空| 健康生活| 流行时尚| 保险理财| 讽刺幽默| IT与游戏| 信息交流| 华发移民| 华发工作| 摄影美图

社会聚焦| 旅游天地| 娱乐八卦| 音乐视频| 校友互动| 网络社区| 房屋安家| 教育培训| 中医瑰宝| 专栏作者| 科技文化| 华发留学| 华发红娘| 关于本站

华发网China168.info海外中文门户网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703|回复: 0

国为“一带一路”播撒更多商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3-23 19:37: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jpg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4次提到“一带一路”,既肯定了“一带一路”建设的成果,也提出了高质量发展的举措,即“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坚持以企业为主体、遵循市场化原则,健全多元化投融资体系,有序推动重大项目合作,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提升对外投资合作质量效益”。

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在全国两会期间答记者问时表示,中国将通过构建新发展格局为共建“一带一路”提供更优路径,为“一带一路”合作伙伴带来更多机遇。

去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中国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合作不仅没有停步,反而加速向前,为全球经济增长注入了强大动力。

双向投资热络。商务部此前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58个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177.9亿美元,同比增长18.3%,比上年提升2.6个百分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企业也看好中国发展机遇,在华新设企业4294家,直接投资82.7亿美元。

贸易合作逆势增长。2020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进出口总额达93696亿元,比2019年增长1.0%。中欧班列开行1.24万列,同比增长50%,疫情防控期间运送医疗物资939万件,成为“一带一路”产业链“大动脉”和疫情联防联控的“重要生命线”。

“一带一路”建设的标志性项目有序推进。相关各方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重点项目没有一例因疫情而停工,中巴经济走廊、雅万高铁、中老铁路、匈塞铁路等项目进展良好,为当地稳经济、惠民生作出重要贡献。

上海市委党校开放战略研究中心主任邹磊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经过7年多的持续建设,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的经贸投资和基础设施建设显著改善了当地的产业、交通、能源、物流环境,早期收获的溢出效应也为后续吸引更多中国企业投资奠定了坚实基础。值得一提的是,中国企业投资主要流向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等领域,符合沿线国家的产业发展需要。

王毅强调,疫情深刻改变了世界,但各方对“一带一路”的需求没有改变,中方推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决心更没有改变。中国将通过构建新发展格局为共建“一带一路”提供更优路径,为“一带一路”合作伙伴带来更多机遇。中国愿同各方一道确保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动能不减、韧性更强,把“一带一路”建设成各方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康庄大道。

中国“十四五”已经开局,共建“一带一路”正加速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邹磊认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可与构建新发展格局相结合,各方要抓住中国扩大进口的机遇。

在此前国新办举行的发布会上,商务部表示,将努力扩大与共建国家的双向贸易,特别是要增加优质产品进口,让更多国家分享中国超大规模市场的红利。同时,要发展“丝路电商”,推进跨境电商等新业态新模式与“一带一路”融合发展,为中欧班列、陆海新通道等贸易大通道建设增添新动能。

邹磊表示,随着中国消费市场的快速崛起,中国企业可更多前往“一带一路”国家,有针对性地开展以满足国内市场需求为目标的投资合作,促进海外投资与进口贸易联动。“这既能提升东道国对华出口能力,帮助其更精准有效地满足中国消费者的实际需求,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中国企业的海外投资环境,让‘一带一路’建设更好地惠及各国人民。”

谈及中企“走出去”,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卞永祖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提示,当前国际形势复杂严峻,中国企业在“走出去”时面临一些新的挑战,需引起重视。“比如,全球金融环境有恶化的风险,西方国家开启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模式,虽然缓解了疫情对经济的冲击,但也让政府和企业债务高企。再如,疫情使得物资、人员往来受阻,项目协调、管理和进度都会受到影响,部分项目存在延缓甚至暂停的风险。”

此外,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坚持以企业为主体、遵循市场化原则,健全多元化投融资体系”。对此,卞永祖直言,民营企业作为建设“一带一路”的主体,在融资、外汇等方面仍面临着一些掣肘,建议相关部门从完善立法、加强金融支持等方面优化帮扶机制,充分发挥民营企业灵活、高效的优势,让各种市场主体的优势都能得到充分释放,更好参与共建“一带一路”。

“一带一路”的成果,带给各国的好处日益彰显,各国对“一带一路”的认同感也越来越强。

西班牙皇家埃尔卡诺研究所网站就曾发表阿根廷中国问题专家古斯塔沃·亚历杭德罗·希拉多题为《丝绸之路上的新长征》的文章。文章观点如下,

在我们看来,“一带一路”目前是中国外交政策的中心战略,并且基本上涵盖了对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实体和数字基础设施的大量投资。“一带一路”正在变化,它是中国走向政治和经济独立道路的中心轴。从“一带一路”成为全球关注焦点那一刻起,它开始成为中国在国内和国外投射影响力的重要行动。从这个意义上说,它的成功是非凡的,它被认为是中国“软外交”在概念和思想国际化方面的一次胜利。

该计划非常重要。由于其地理规模之大和涉及的行业范围之广,“一带一路”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但是它的主要特征还在于罕见的打造手法。

我们引用法国国际关系研究所的中国问题专家埃利斯·埃克曼的观点来说,在历史上,有一些国家掌握了发展的手段,即它们拥有有权发挥自己的能力并传播世界观及理解问题和做事方式的强势地位。中国也不例外。该国已经建立了与国际社会发展关系的另一种方式,其中包括对基础设施的投资和提供国际贷款,扩大合作计划以及对研究、金融和决策机构施加影响。当然,中国还在影响技术和监管标准的制定。

中国政府的集中和协调特点,有利于与许多国家开展合作,其中包括参与“一带一路”的所有国家。中国鼓励参与“一带一路”倡议的国家创建和展示它们的合作平台,以协调必要的政治决策,这也有利于使双方的优先事项保持一致,统一话语体系,并共同敲定项目。

我们作出一个大胆判断,即中国的雄心似乎是想通过“一带一路”倡议推行理解全球化的新方式。显然,正如重视科学技术的政策旨在使中国减少对其他经济体的依赖一样,“一带一路”倡议正在发展成为中国推进国际化优先事项的重要平台。

考虑到向世界展示效果的方式,“一带一路”通过两个层面呈现其成效:一方面是可见和具体的效果,另一方面是不可见但同样重要的效果。后者是我们更加关注的,因为它包含的内容将使中国的存在及其利益在世界其他地方得到投射。

首先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层面。“一带一路”倡议的核心一直是跨境基础设施项目的开发。确切地说,2015年3月发布的行动计划着重强调了启动各种基础设施项目(涉及交通、能源、电信等领域)的资金投入。

通过“一带一路”倡议,这些基础设施在中国以外的地区得到推广,这将显著促进以低廉成本立足的新制造业中心的出现。孟加拉国和柬埔寨(纺织)、缅甸(电子、机械、纺织)、巴基斯坦(汽车、机械、纺织)和越南(汽车、电子、机械、纺织)的出口产业将是这种开发模式的主要受益者。

但是,对于我们来说,“一带一路”影响力的第二个层面(非物质层面)显得更加有趣。我们正在谈论的是与规范性、制度性载体等有关的内容。

“一带一路”采用了古代丝绸之路的各种元素(文化、历史、文学),但添加了旨在促进和强调中国立场的言论:共享项目、和平合作与互利共赢(双赢)。其中被提及频率最高的是双赢。以此为基础,“一带一路”推动了可以共享的价值、经济合作、协调、包容等。

简而言之,尽管“一带一路”倡议本身并不算是一个融合项目,但它可以为建立彼此之间的政治信任以及更广阔的融合发展前景铺平道路。

就像英国历史学家彼得·弗兰科潘曾说过得那样:“丝绸之路曾经塑造了过去的世界,甚至塑造了当今的世界,也将塑造未来的世界。”作为和平、繁荣、开放、创新、文明之路,“一带一路”必将会行稳致远,惠及天下。

根据 一带一路网等采编【版權所有,文章觀點不代表華發網官方立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用户须知|小黑屋|法律申明|隐私通告|华发网海外版china168.info

GMT-6, 2024-12-18 09:49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