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枣园革命旧址
“各位朋友,我们现在看到的是周恩来旧居。周恩来同志在延安的10多年里,只在延安真正居住了3年多,其他大部分时间辗转在国统区。这3年多里,大部分又是在这间办公室里度过的……”近日,在陕西延安枣园革命旧址内,众多参观者认真聆听讲解员讲述周恩来同志在延安的故事,延安精神、红色基因每天在这里动情相传。
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延安生活战斗了13个春秋,领导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培育了延安精神,留下了枣园、杨家岭、王家坪、凤凰山等革命旧址和纪念地145处。延安作为中国革命的圣地,是爱国主义、革命传统、延安精神教育基地,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是人们向往的红色旅游圣地。
枣园革命旧址内的领袖塑像 秦毅 摄
延安枣园革命旧址位于延安城西北8公里处,占地面积80亩,是中共中央书记处1943年10月至1947年3月所在地。中共中央在此领导了著名的整风运动和解放区军民开展的大生产运动,筹备了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领导全国军民取得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为粉碎国民党反动派的全面内战做了充分准备。1961年3月4日,延安枣园革命旧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1997年中宣部命名的全国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之一,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延安精神教育基地、廉政教育示范基地、陕西旅游名片“百强榜”十大红色旅游地。
“枣园又名延园,院内树木葱郁,绿草如茵。园林中央坐落着中央书记处礼堂,依山分布着5座独立的院落,分别是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刘少奇、任弼时、张闻天、彭德怀等中央领导的旧居……”共青团延安市委副书记、枣园革命旧址管理处主任党婕睿表示,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作为延安红色文化宣传的主要窗口阵地,枣园革命旧址在立足本职工作、坚持常态化宣传、抓住各种节点开展线下宣教活动、打造精品干教课程的同时,注重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创新宣教理念,拓展宣教思路,传承红色基因,努力帮助大家深刻领会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精神,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
据悉,枣园革命旧址依托“枣园知道”微信公众号,开办了“百年党史大家学”“读书分享会”两个栏目,通过线上互动,辐射带动,让更多人深入了解百年党史,点燃内心红色的火种,传承延安精神。
“1943年10月,由于中共中央书记处在枣园进行筹备‘七大’会议工作,许多问题需要毛泽东主席亲自处理,而杨家岭与枣园相距较远,为了避免在路上来回奔波,争取时间,所以毛泽东随中共中央书记处搬进了枣园……”在毛泽东旧居前,一位讲解员的讲解吸引了众多参观者驻足聆听。
据介绍,毛泽东在枣园居住期间,正是土地革命向抗日战争的转变时期。毛泽东以极大的精力去研究中国的军事学、战争学,用哲学思维深刻分析总结了中国革命战争的特点、战略战术以及中日双方进行战争的国情、国共两党军事史等,撰写了《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论持久战》《战争和战略问题》等著作,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理论基础。
“我们每天接待很多参观者,为他们讲着延安、枣园的故事,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曾经在这里居住的几位伟人的为民情怀。比如,在中共中央书记处礼堂旧址内,有一间房屋里有两张旧时用过的圆桌以及8个木凳。就在这个地方,毛泽东曾经给24位枣园老乡祝过寿。”枣园革命旧址讲解员袁剑丽说,毛泽东时刻关心群众,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只要时间允许,便常常到群众家里嘘寒问暖,了解到群众有困难,便立刻去解决。这些点点滴滴被群众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由此对他们产生发自心底的爱戴。
“我在给参观者讲述这些故事时,也常常反复提醒自己,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一定要倍加珍惜。我想,众多听我讲解的参观者对此一定和我有情感共鸣。”袁剑丽说。
如何让参观者接受革命传统教育,是红色旅游目的地必须认真对待的课题。多年来,延安枣园革命旧址深挖文物背后的故事,并将其改编成青少年喜欢的连环画、歌曲等,让红色故事及其背后的精神更好地传播、传承。枣园革命旧址把《为人民服务》讲话台、书记处小礼堂作为中小学红色研学地,让文物“开口说话”。同时,枣园革命旧址近年来精心策划组织了“岁月回音壁——延安精神永相传”“书记处的故事”“我的红色足迹——圣地行”“红色小长征”等不同主题的演讲竞赛、情景体验等活动,凭借生动鲜活的故事,极具代入感、时代感的体验活动,吸引了广大参观者特别是青少年参与。
“枣园革命旧址以‘继承和弘扬延安精神’为主题,开展讲好红色故事、情景音画剧表演、现场体验等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将红色火种播进人们的心中。”枣园革命旧址的一位工作人员说。如今,凭借完整的陈列、优美的环境、优质的服务、优良的秩序和独特的魅力,枣园革命旧址每天都吸引众多中外参观者纷至沓来,已成为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红色文化的重要窗口。
来源:搜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