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满城风雨”是现代人惯用的成语,但很少有人深悉文字背后的辛酸。
潘大临是北宋黄州(今湖北黄冈)诗人,与弟弟潘大观皆有诗名。苏东坡谪居黄州时,与潘氏昆仲结成诗友。潘大临诗近苏东坡,而贫则过之。苏东坡在黄州尚有“东坡”数十亩地可耕,有“东坡雪堂”可住,潘大临却只能租借田宅维生。
一个秋日里,友人谢逸写信问他有无新诗,潘大临懊恼回复:“秋来景物皆佳句,只是受俗事牵绊而不能成篇。我昨日闲卧,耳听榄林间的雨声,意兴骤发,起身在墙上写了一句‘满城风雨近重阳’,忽然间,地主过来催租了。我雅兴顿消,无心吟诗,只有此句奉寄。”
宋朝的房租有多贵?精确数目颇难稽考。和今日相似的是,大城市的租金贵过小县城,富人的负担相对较轻。宋朝的房屋租赁业远比唐朝发达。根由主要有二:首先是因为科举兴盛,士子争跃龙门;其次是由于人货殷繁,商旅奔波不息。每近考期,京城就会集了成千上万的考生,房租也跟着暴涨。
宋朝有个机构叫“店宅务”。店宅务原名“楼店务”,是经营各地公有宅地的“房管局”,负责房屋的租赁、修缮、管理诸务。公用宅地的出租房即为我们现在的“公租房”。宋代公租房以其较低廉的租费,吸引了大批量平民入住。
据官方统计,宋仁宗天圣三年(1025年),京城开封府官舍的月租约在450文上下。宋代普通百姓日收入约是100文,上焉者或达300文,而北宋的单日最低生活费约为20文,算下来,一个5口之家只要有2个有收入之劳力,刨除必要的开支,每月还能节余3贯即3000钱,支付京城400到500文的公家租金绰绰有余。看来,在非科考黄金时段,宋房租并未成为普通百姓不可承受之痛。
对于宋代房租尚未贵得离谱的观点,我们亦可征之于以北宋末年为时代背景的《水浒传》。《水浒传》人物武大郎,光靠卖几笼蒸饼,就能在山东清河县租上一栋独门独户的两层小楼,还能将潘金莲养在家中,供她的脂粉钱。
潘大临混得还不如武大郎,也在情理之中。古时的文人只有一条出路——金榜题名。但是,科举之路偏偏是世上最窄的路。潘大临终身不第,幸巧他认识了苏东坡这片“及时雨”。宋神宗元丰八年(1085年),苏移居汝州。他在赴汝前,将“东坡”之田和“雪堂”居所交给潘大临兄弟照管,从此潘大临再也不用忍听那些令人晦气的索租声了!
◎本文原载于《风雅宋——宋朝生活图志》,图源网络,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