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河南多地的持续性暴雨引发严重洪涝,历史上有“大水之后需防大疫”之说。洪灾过后应该注意防控哪些传染病?
肠道传染病
洪水通常含有微生物污染物,易引起肠道疾病。洪涝灾害后最需要注意的是水源的污染,卷入污水、粪便、动物尸体的洪水可能携带了多种致病微生物,导致一些饮用水源被污染,最常见的因水源污染而引起的肠道疾病包括甲型肝炎、戊型肝炎、手足口病、细菌性痢疾、霍乱、伤寒和副伤寒等。
患上肠道传染病后,大多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食欲不振等胃肠道症状,有些伴有发热、头痛、肢体疼痛、全身中毒症状。若治疗不及时,可引起严重的并发症。 洪灾过后,一旦出现腹泻、发热症状,请及时就医。
确保饮用水安全是洪涝后最重要的预防措施。为避免感染暴发水源性疾病,洪涝灾害后,喝水做饭一定要用煮沸的水或者是瓶装水,也不能使用洪水洗碗,洗漱和准备食物。如果接触过洪水,请务必用肥皂和水洗手。
雨后需要清理沾染了雨水的物品,食物接触过洪水后不可以再食用,无法用漂白剂洗涤和清洁的物品也需要扔掉,例如枕头和床垫。房屋如果进水了,可以用肥皂和水以及漂白剂清洁所有墙壁和地板。
虫媒及自然疫源性疾病
虫媒传染病,是由病媒生物传播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常见的有流行性乙型脑炎、鼠疫、莱姆病、疟疾、登革热等危害性较强的传染病。常见的病媒昆虫有蚊子、苍蝇、蟑螂、臭虫、虱子、跳蚤、蚂蚁等。
此次洪灾因正处夏季,高温暴雨天气更易引发积水从而滋生蚊虫,可以通过穿着长袖长裤、喷洒驱蚊剂、安装纱窗、使用蚊帐、清空有积水的容器等手段防止蚊虫。除蚊虫之外,水灾中抗洪需要涉水的工作人员及水灾过后需要在水田里劳作的农民,还应注意血吸虫病的防控。
其它常见疾病
浸渍性皮炎:俗称“烂脚丫”、“烂裤裆”。洪涝灾害发生后,尤其是内涝积水长期不退的地区,皮炎的发病率很高,主要是指人体四肢由于昆虫叮咬、污水浸渍等多种原因引起的皮肤炎性感染。下水工作前可在脚部、小腿等处涂擦凡士林、皮避敌、防蚴笔等防护用品。在可能的情况下,每隔1—2小时安排一次离水休息,起水后擦干双脚,有阳光时将双脚在日光下曝晒片刻。劳动完毕后,用清水洗净双脚后穿干的鞋袜。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俗称红眼病。注意手部清洁。不用手、尤其是脏手揉眼睛。各人的毛巾与脸盆应单用。如果不得不与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病人共用脸盆,则应让健康人先用,病人后用,用完以肥皂将脸盆洗净,并常用消毒剂浸泡消毒,不能使用酒精消毒剂,应使用含氯消毒剂。
呼吸道疾病:从历史上来看,呼吸道疾病的传播规律和洪灾没有较高的相关性,但现阶段疫情仍时起时伏,特别是在一些灾民安置点,在帐篷里或集中休息的地方大家会住得比较密集,不容易做好防护,这些地方需要更加警惕新冠肺炎的传播。另外,雨天口罩容易弄湿,而湿口罩防护效果会差很多,及时更换口罩,保持口罩干燥非常重要。
来源:搜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