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西汉历史上的治世明君、“文景之治”的延续者,汉景帝想必很多人都不会陌生。而西晋“八王之乱”的见证者、“何不食肉糜”的晋惠帝也是大名鼎鼎。
这两位皇帝一明一昏,一贤一愚,按理说应该八竿子打不着,然而事实却非如此,两个人竟然有诸多巧合的地方。
那么他们有什么巧合的地方呢?下面我细细说来。
上图_ 刘启(公元前188年—前141年),即汉景帝
先简单介绍一下两人
汉景帝刘启,是汉文帝刘恒的儿子,高祖刘邦的孙子,西汉王朝的第六位皇帝,出生于代地中都,即位后轻徭薄赋,和父亲一起开创了“文景之治”的盛世,死后儿子刘彻即位,就是大名鼎鼎的汉武帝,谥号是“孝景皇帝”,
晋惠帝司马衷,字正度,河内温县人,是晋武帝司马炎的儿子,司马懿的曾孙,西晋王朝的第二位皇帝,即位后大权被皇后贾南风控制,又爆发“八王之乱”,西晋也走向衰落,谥号是“孝惠皇帝”。
那么这两人都有什么巧合的地方呢?
上图_ 司马衷(259年-307年),即晋惠帝
首先,两个人寿命相同,在位时间也相同,且都没有庙号。
汉景帝刘启(前188-前141年)活了48岁,晋惠帝司马衷(259-306年)也活了48岁。
景帝在位16年(前157-前141年),惠帝在位也是16年(290-306年)
刘启和司马衷都没有庙号。西汉庙号严格,仅四位皇帝拥有庙号,刘启虽然贤明有为,但后世却没有给他上庙号。惠帝毫无治国能力,如同傀儡一般,最后凄惨死去,自然也就没有庙号,怀帝、愍帝也没有庙号。
其次,两人都是作为嫡子继承帝位,都是9岁被立为太子。
刘启本来是文帝的中子,但是前180年文帝即位前后代王后和所生的四个儿子相继去世。刘启便成为了长子,被立为太子,时年9岁,不久母亲窦氏被立为皇后,刘启也就成为嫡长子。
司马衷是武帝的嫡次子,母亲是皇后杨艳,由于大哥毗陵悼王司马轨早夭,司马衷成为事实上的嫡长子,267年司马衷被册封为皇太子,时年9岁。
两人在位期间都发生了内乱。汉景帝是七国之乱,晋惠帝是八王之乱。
汉景帝即位初期就面临着地方诸侯王势力过大的问题,于是就采纳御史大夫晁错的建议进行削藩,结果引发了七国之乱。前元三年(前154年),吴王刘濞联合楚王刘戊、赵王刘遂、济南王刘辟光、淄川王刘贤、胶西王刘昂、胶东王刘雄渠进行叛乱,景帝派周亚夫在三个月内就平定了叛乱,地方诸侯王势力的威胁也基本被清除,西汉走向兴盛。
晋惠帝即位后爆发了长达16年(291-306年)的“八王之乱”。晋武帝建立西晋后,大封皇族宗室为王,并且给予他们政治和军事权力。但是武帝死后,惠帝昏聩无能,朝政被贾南风把持,而地方宗室势力不断膨胀,最终酿成“八王之乱”。
楚王司马玮、汝南王司马亮、赵王司马伦、齐王司马冏、长沙王司马乂、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东海王司马越先后起兵夺权,兵连祸结,北方大乱,中央也失去了对地方的控制。这场内乱以东海王司马越胜利,惠帝死亡,怀帝司马炽即位而告终。但最终也导致了“五胡乱华”,西晋也被匈奴刘渊所建的“汉”所灭。
两人都有两位皇后,都曾废过太子。
汉景帝先后有两位皇后,第一位是当太子时娶了祖母薄太后同族的
薄氏
为太子妃,但是这位太子妃无子也无宠。刘启登基后立为皇后,前元六年(前151年)被废。第二位就是
王娡,薄皇后被废后前元七年王娡被立为皇后,她的儿子就是后来的汉武帝刘彻。
晋惠帝也有两位皇后。第一位就是
贾南风
,泰始八年太子司马衷娶权臣贾充的女儿贾南风为太子妃,司马衷登基后立贾南风为皇后,元康九年(300年)赵王司马伦假传诏书,废贾南风为庶人,不久又毒杀贾南风,“一代妖后”就这样谢幕了。
第二位叫
羊献容
,她可是传奇人物,屡遭废立,先后做过司马衷和刘曜的皇后。贾南风死后,永康元年羊献容被司马伦和宠臣孙秀立为惠帝的新皇后,但却多次被废又被立。怀帝即位后尊为惠帝皇后,在永嘉之乱中被刘曜所俘,又被刘曜立为皇后,最后病死。
汉景帝四年四月(前153年),刘启立庶长子刘荣(前170—前148年)为太子(刘荣母亲是栗姬,不是皇后),七年正月太子刘荣被废为临江王。两年后刘荣因侵占宗庙地案恐惧自杀,时年二十三岁。
晋惠帝即位当年八月,立庶长子广陵王司马遹(278-300年)为太子(司马遹母亲是才人谢玖)。元康元年十二月(299年)贾后用计以惠帝的名义废太子司马遹为庶人,迁居许昌宫,不久贾南风又派人杀死了司马遹,司马遹时年二十三岁。
两人都处于王朝建立初期
汉景帝处于西汉建立初期,即位时距离汉朝建立不过四十多年,处在国力恢复的时期。景帝延续先代“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成就了“文景之治”。
晋惠帝是西晋第二帝,即位时距离晋朝建立只有二十五年,也属于王朝建立初期。只是由于西晋快速走向腐朽,又发生内乱,导致西晋短命而亡。
以上就是汉景帝刘启与晋惠帝司马衷的诸多巧合之处,说起来也非常神奇。不过虽然两人有很多巧合,却也有不相同的地方。
而最大的不同便是汉景帝是一代明君,使西汉走向强盛,而晋惠帝却是出名的昏君、“愚君”,把西晋带入了万劫不复的境地,快速走向衰亡。
所以后世对两人的评价自然是天差地别,也就忽视了他们之间竟然有很多巧合的地方。
来源:搜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