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分享| 关注中国| 逆耳忠言| 不平则鸣| 情感天空| 健康生活| 流行时尚| 保险理财| 讽刺幽默| IT与游戏| 信息交流| 华发移民| 华发工作| 摄影美图

社会聚焦| 旅游天地| 娱乐八卦| 音乐视频| 校友互动| 网络社区| 房屋安家| 教育培训| 中医瑰宝| 专栏作者| 科技文化| 华发留学| 华发红娘| 关于本站

华发网China168.info海外中文门户网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927|回复: 0

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教育合作愿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0-13 19:39: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f44d305ea0a222d195c30f.jpg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今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八周年。八年来,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不断拓展人文、教育交流的广度和深度,用文化互通引领带动“一带一路”建设扎实前行。

今年9月,在2021“一带一路”・长城国际民间文化艺术节上,“一带一路”沿线的800多件国内外非遗作品汇集交融,来自阿塞拜疆等地的经典文艺作品让现场观众赞不绝口。

参加演出的中国戏曲学院学生韩佳霖:对于我们青年演员来讲,要把我们自己的传统文化、民族文化宣扬出去,同时我们要接受外国的多样性文化,吸收它们的营养。

今年5月,国际博协藏品保护委员会第十九届大会在我国举办。1500多名来自世界各国的藏品保护专家进行了交流。

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司长罗静:在交流的过程中,很多国外专家也惊叹中国近年来在这方面取得的进展和成绩。而且,多元与包容在博物馆得到淋漓尽致的阐释,在国际交往中,中国的声音得到充分表达。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作为联通沿线各国民心相通的载体,教育正在为“一带一路”建设书写新的故事。2019年在我国学习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留学生占比达54.1%。在刚刚闭幕的2021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的人文、教育等元素频繁出现。北京市丰台区职业教育中心学校副校长薛凤彩介绍,由53所中外职业院校组成的“丝路工匠”职业院校国际合作联盟和“丝路学堂”国际合作与交流平台,展现了“一带一路”教育合作的成果。

薛凤彩:对于职业教育来讲,技能是无国界的,通过丝路工匠国际技能大赛,各国学子在进行技能切磋的同时,也促进各国文化的交流。

文化引领,也带动了“一带一路”建设扎实前行。以2021“一带一路”・长城国际民间文化艺术节为契机,在河北省廊坊市文旅产业招商对接会上,16个文旅和相关产业项目集中签约,总投资200多亿元。

正定海关关长邸彦波:实行预约通关、随到随放、优先验放等有效举措,保障丝绸之路国际铁路物流动脉畅通无阻。


在促进民心相通的过程中,教育比任何其他外交工具都更能够超越国家、民族、种族、文化、宗教和地区间的藩篱,这一观点正逐渐成为共识。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和民心相通,被认为是“一带一路”的五大基石。而其中,民心相通是最容易被忽略,也是最难实现的一个。

回望过去

中国致力于推动教育国际化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发展,过去7年的发展见证了中国教育的进一步对外开放。2016年,教育部出台《推动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对中国和沿线国家都具有重要影响,该计划也体现了中国与沿线国家深化教育合作与交流、拓展人文交流、强化人才培养合作以及共创教育美好未来的决心。

据教育部有关负责人介绍,“十三五”(2016-2020年)期间,我国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14个国际组织签署了19份合作协议,与25个“一带一路”国家的高等教育机构达成学历学位互认协议,推动2331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落地。2019年,在我国学习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留学生占比达54.1%。

我国积极响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承认高等教育资历公约》,支持建立世界范围学历互认机制,实现区域内双边多边学历学位关联互认。截至目前,我国已经与188个国家和地区、46个重要国际组织建立了教育合作与交流关系,并与54个国家签署了高等教育学历学位互认协议。

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永久落户中国西南部贵州省,被认为是“一带一路”人文交流和民心相通的重要平台。它以学生流动计划、职业教育合作机制化项目、青少年交流平台、艺术交流展示中心、国际组织交流合作等形式,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夯实“1(中国)+10(东盟)+N(特邀伙伴国)”合作机制。

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制定“2021年非通用语言人才支持计划”,按照“独有语种成班派出、稀有语种按需派出、招生规模较大语种择优选派”的原则,选派非通用语种在读生赴国外插班学习或联合培养,加快培养和储备一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竞争的应用型、复合型非通用语言人才。
根据教育部统计,2018年大陆共接收来自196个国家和地区约49万名留学人员,就规模而言,接近2020年全球最大留学目的地国美国107.5万名国际学生的一半。

教育部于2019年发布了《高等学校赴境外办学指南》。目前,各级各类教育赴境外办学工作稳步推进,在办的各级各类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达到2282个。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合作项目涉及汽车、航空、制造等核心产业,为印度尼西亚、斯里兰卡、坦桑尼亚、赞比亚、肯尼亚、埃及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培训了1618名产业界、教育界行政人员和院校教师。

在2020年9月,迪拜中国国际学校正式开学。“鲁班工坊”的相继建成,在沿线国家逐步打响中国职教品牌,成为职业教育助力“一带一路”建设、促进“民心相通”的奋进之笔。其一般采取校际合作、校企合作、依托政府合作三种建设模式,有效推动中国职业教育的理念经验、教学模式、技术装备、国际化专业教学标准以及高水平师资培训互融共享。泰国大城技术学院的泰国“鲁班工坊”,英国奇切斯特学院的英国“鲁班工坊”,巴基斯坦旁遮普省技术教育与职业培训局的巴基斯坦“鲁班工坊”等等,可以说是各具特色。

教育服务“一带一路”的展望

新冠肺炎疫情正在重塑世界格局。青年失业、学生辍学、技能不匹配以及其它教育相关社会问题可能在未来几年进一步加剧。多边主义、开放主义和非排他性,仍是应对世界变革的金钥匙。

我们坚信中国教育的对外开放战略将坚定不移,中外合作办学将拓展到更多国家,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将迭代升级。作为全球公共产品,中国教育将惠及到更大范围的优秀青年。同时,教育是增加人力资本的主要和基本手段,中国致力于通过教育向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
为进一步促进人文交流和民心相通,教育要扩大其目标群体。促进民心相通的原则之一就是人脉联通。海外华人华侨是促进“一带一路”建设的最佳“润滑剂”,他们使用两种语言,跨越两种文化。我们应根据东道国的实际情况,采取多种方式解决海外中资机构工作人员以及子女后代的教育问题。同时,我们也应积极推进汉语教育国际合作,满足世界各国学习汉语的需要,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和发展现状,支持海外华人发展汉语教育。此外,也要深入参与二十国集团、金砖国家、亚太经合组织等多边机制教育领域活动,承担更多国际责任。

技术职业教育与培训应率先实现与产业协同培养人才。教育活动要善于利用当地企业等社会力量,从而更容易获得资源和公众信任。职业教育与产业、经济活动的联系最为密切,同时也承载着培育当地急需的各类“一带一路”建设者的厚望。不同类型的企业在“走出去”中表现出不同的经营模式,如大型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中小企业等。优质的职业教育需要对市场动态保持敏锐的观察和对人才需求进行快速反应。基于目前已有的经验,我们建议职业教育提供者应与大型国有企业携手“走出去”,推动与中国企业和产品“走出去”相适应的职业教育发展模式。

除了学生、资源和资金,我们还要与世界分享标准、最佳实践和教师。“形上谓道,形下谓器”。教育促进文化交流,通常要经历不同的阶段,而且往往是从一般的工具层面(tool)逐渐过渡到思想层面(ideas)。当下,我们的意识中更加关注学生、投资及其他类型资源的数量,而非质量。如果我们仔细翻阅各国的教科书,就会发现,其中关于中国发展的部分仍然存在大量的偏见描述。因此,在未来,我们倡议需要分享我们的教材、教学计划、专业标准、以及我们在学习和教学方面的最佳实践方案。基于中国的实践,教育“走出去”也要因地制宜,努力实现与当地资格证书、技能考核标准、课程标准、培训和实验标准的对接。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教育作为各国人文交流的载体,将为“一带一路”谱写新的篇章。


加强政策互通 推动包容互鉴

在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机制平台上,中国-东盟教育部长圆桌会议已成功举办两届,对协调各方,加强联动,互通有无发挥了积极作用。中方倡议,在此基础上,与东盟国家建立教育高官定期磋商机制,保持稳定高层交往,加强政策协调,深化教育领域发展规划的对接。

老挝副总理宋赛·西潘敦表示,老中两国教育领域的高级代表团保持不断互访,两国互派留学生到对方国家进行学习。1991年以来,赴中国留学的老挝学生日益增多,对赴中国留学以及学习汉语感兴趣和有需求的老挝人越来越多,中国的大学教育和机构,成为老挝人出国留学深造的主要目标。据老挝驻华使馆统计,2020-2021学年在中国大学和教育机构就读的老挝学生有7798人,其中在贵州省的留学生约有1000人。目前,中国是老挝学生出国留学的第二大目的地国。双方政府加大了在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合作,中国政府援建的老挝国立大学孔子学院,成为老挝人学习中国语言和文化的重要场所。仅2020年第二学期,学习汉语的老挝人就多达3000人。2021年学习汉语的学生有2000余人。此外,中国政府同意向老挝提供的无偿援助涉及多所中学技工培训的项目,这让老挝学生能在更为现代化、更为便利的地方进行学习。此外,为帮助提升老挝教师的能力,尤其是农村地区,老中两国政府共同实施3000名老挝农村教师能力提升项目,并建立远程教育中心。同时,双方还共同研究了各个专业教育课程和培训课程,以适应老挝人力资源的发展。

中国省级政府,尤其是与老挝邻近的贵州、云南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与老挝教育体育部、高等教育机构和省级政府均开展了广泛深入的合作,为老挝学生获得个人发展以及学习中国的知识和经验提供了便利。这些学生成了促进老挝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和加强老中两国团结友谊历久弥新的重要桥梁。

马来西亚高等教育部部长诺莱妮说,马来西亚现在有来自150多个国家的大约10万名学生,中国留学生的数量排名第一,有两万多名,分散在马来西亚公立和私立机构的学习和交流项目里。随着马来西亚逐渐成为在亚洲接受高等教育的首选目的地,来自其他亚洲国家的学生人数也在不断攀升。同时,厦门大学等11所中国大学也在马来西亚设立了分校。

缅甸驻华大使吴苗丹佩表示,中国的西南地区战略位置重要,对于促进中国和东盟的合作有重要的作用。我们在文化和饮食方面有很多类似之处,应当抓住这些机会,进一步拓展合作领域,尤其是在职业教育、农业现代化等方面。以教育合作等人文交流为载体,建议中国西南地区与东盟国家缔结更多的友好城市,促进中国和东盟之间的合作关系。

菲律宾教育部部长布里奥妮丝表示,2018年中国与菲律宾签署的教育合作备忘录具有里程碑意义,标志着两国关系又一次历史性地加深。同年,双方还签署了《关于聘用菲律宾英语教师来华谅解备忘录》,通过政府间的部署与安排,促进两国之间的国际专业交流。值得一提的是,2011年起,菲律宾已经将汉语普通话纳入教育部开办的特别课程,截至2019年,已经有310名经过培训的菲律宾教师可以教授汉语普通话,来自93所公立中学的大约11000名学生正在学习汉语普通话。

泰国高等教育与科研创新部部长阿奈·劳塔玛塔认为,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已经举办了13年,这表明我们都有着强烈的促进中国-东盟教育交流与合作的意愿,这将成为支持“一带一路”倡议,促进更加紧密联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和东盟国家的学校应该鼓励学生更多地学习了解亚洲,以适应世界范围内的东方化趋势。像几千年前一样,现在是东方和西方并驾齐驱的时候了,我们应该利用好中国与东盟的伙伴关系,更深入地推进中国-东盟教育合作。

越南教育培训部部长阮金山说,目前在中国学习的越南学生将近万名,在越南学习的中国学生约有千名,除了正在进行的奖学金和合作项目之外,两国正在就未来一段时间的教育合作协议进行谈判,这项重要协议的签署将推动两国之间的教育合作更深更广地发展。


聚焦体系联通 提升合作质量

据了解,中国已与东盟全体成员国签署了《双边教育交流合作协议》,与五个国家签署了《双边高等教育学历学位互认协议》,目前中国-东盟正在努力打造学历学位互认框架和教育合作体系,聚焦提升合作质量,为疫情后人员恢复往来做好准备,为区域内学者未来畅通流动奠定基础。

东盟秘书长林玉辉说,投资年轻一代的发展,强化我们的教育系统,是我们努力创造包容可持续未来的关键环节。“我们意识到,实现这个目标需要我们同中国等伙伴共享愿景、共同努力、通力合作。”除了共同应对疫情,东盟持续推进同中国在教育领域各方面的长期合作,诸如2016年举办的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年活动,为中国-东盟合作计划2017-2020打下了基础。此外,自2019年设立以来,中国-东盟精英奖学金项目也强化了东盟成员国政府官员和专家学者来中国学习的目标。其他值得称道的活动包括中国-东盟青年营,大湄公河青年友好交流项目以及中国-东盟精英培训计划,这些活动共同增强了年轻人之间的交流。

另外,东盟同中国自2016年以来,与联合国发展计划署合作组织专题研讨会,确保包容平等的教育质量,创造面向所有人的终身学习机会。今年的专题研讨会将关注增强可持续发展目标和青年的关系。
  
柬埔寨教育、青年与体育部部长韩春那洛说,要提高教育交流的质量和水平必须使用数字技术。为了进一步促进数字教育,柬埔寨教育、青年和体育部成立了数字和远程教育中心,该中心负责发展和管理数字教育,审查并改进现有数字内容使其更具互动性,创新性和包容性的新内容也被纳入其中。“我们还将确保所有学校拥有数字教室,帮助学生取得更好的学习成果。”

韩春那洛说,在现实中由于存在着巨大的数字鸿沟,必须通过多边合作携手确保推进数字教育转型。疫情期间和其他国家一样,柬埔寨也优先确保学生和教师的安全,深化学校改革,让学校对家长和社区负责,转变学校文化,鼓励社区参与学校管理,为学校提供支持,将当下的教育危机转变为数字教育体系的机遇。数字鸿沟让一些学生在获得优质教育方面受到阻碍,这个问题亟待解决。“我们加大了对教师能力培养的投入,重点从内容知识、教育学、技术使用改善教学等方面努力。”

泰国教育部部长德丽如说,泰中两国目前已经在各个教育阶段签署了教育合作协议,汉语教学在泰国的推广也有了合作框架。在过去十多年里,为了让学生能直接跟母语老师学汉语,中国派教师赴泰国任教。比如,贵州师范学院自2014年起就派出汉语教师志愿者赴泰任教。“我十分赞赏并感谢这些汉语教师志愿者。”除此之外,2016年3月,贵州省和黑龙江省的70位青年,作为中国的代表赴泰参加泰国教育部为庆祝中泰建交40周年而创办的中泰青年营活动,两国青年通过社会与文化交流互学互鉴,沟通了认知,深化了感情。类似的各种项目不断促进着泰中两国密切的联系,而且对泰国学生非常有益,促进了知识文化交流与社会互动。

推进产学融通 创新人才培养

近年来,在工科大学联盟、高校创新创业联盟等机制促进下,中国和东盟高等教育合作不断深化。今年中国政府明确提出,要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中方倡议打造中国-东盟职业教育合作共同体,分享职业教育发展的经验和成果,共同应对全球挑战。

印尼人类发展与文化统筹部部长穆哈吉尔·艾芬迪表示,在工业4.0技术的影响下,估计东盟国家将有83%的企业将改用远程工作模式,54%的企业将采用数字化技术,50%的技术将转向自动化,这将使劳动力需求在五年内从67%减少到53%。换言之,到2025年将有8500万个工作岗位被取消。与此同时,未来五年将催生9700万个全新的工作岗位。为了应对这种情况,50%的工人需要提高自身技能,另有40%需要转岗。印尼政府正在着手提高多个项目的教育质量,同时还致力于提高教师素质,并推动职业教育和培训的发展。为了解决就业问题,印尼已经启动了职业教育改革,同时调整工业需求和教育产出,使之相互匹配。中国在这个领域的成就和经验将成为我们的重要借鉴,我们也将在中国-东盟合作框架下与中国展开深入的教育合作。

文莱教育部部长哈姆扎说,为了适应数字媒体、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开发,文莱科技大学与北京知识界科技有限公司,建立了文莱大学知识界创新实验室,该项目于2017年由文莱教育部正式启动。知识界科技有限公司的全球总部设在中国北京。文莱技术大学还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合作,在大学校园设立华为ICT学院,在学生中培养ICT人才,使他们具备全球ICT劳动力所需的技能。此外,为了解决文莱石油和天然气工业下游部门的顾虑,文莱技术教育学院与中国兰州石化技术学院共同设立了三年培训项目。

老挝副总理宋赛·西潘敦表示,老挝正通过提升各级教育质量为融入地区和国际做好准备,并迎接工业4.0时代的到来。老挝重视在重点领域人才开发方面的培训,新时代的人才应适应并满足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能做好开展国际合作的准备,并全面覆盖到中央和基层及偏远地区,从职业教育到大学教育的教育网络。

老挝重视保障弱势群体平等受教育的权利,特别关注女性群体,与此同时,大力推动科学工具和IT系统在科学教育中的应用。老挝作为东盟成员国,也非常重视与东盟国家在教育领域开展合作,以提升老挝人民的知识和能力水平。

根据 一带一路网等采编【版權所有,文章觀點不代表華發網官方立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用户须知|小黑屋|法律申明|隐私通告|华发网海外版china168.info

GMT-6, 2024-11-15 01:52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