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国《经济学人》杂志近日刊文称,中国高科技企业在东道国蓬勃发展、健康成长。现在,中国的高端制造装备正在发达国家市场现身。2022年还会有一个趋势,中国将努力在高端技术领域获得全球市场份额。
德国《世界报》日前刊文称,中国在绿色技术的研究和专利方面处于领先地位,一些用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新技术,将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发挥核心作用。作为在气候保护技术研究和开发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国家,中国在相关领域取得的成就令人惊叹。
埃菲社日前关注,中国航天员在中国空间站与联合国合作开展多项科学实验,其中包括秘鲁、西班牙和加拿大等国科学家的实验项目。中国空间站将成为人类太空探索的重要平台。
近年来,中国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强化顶层设计和系统部署,积极融入全球科技创新体系。从国际比较来看,中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呈现稳中有进态势,成为拉动全球R&D经费增长的主要力量。2016—2019年,中国R&D经费年均增长11.8%,增速远高于美国(7.3%)、日本(0.7%)等科技强国。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中国R&D经费投入强度水平已从2016年的世界第16位提升到2020年的第12位,接近OECD国家的平均水平。
中国以构建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为目标,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在基础研究和战略高技术领域取得一批具有世界意义的重大成果。例如,中国发射全球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并交付使用,这是人类在量子通讯方面的标志性成果;中国北斗导航卫星全球组网成功,标志着中国卫星导航系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朝着服务全球的目标全速推进;中国建成了全球规模最大的5G独立组网网络,中国企业在欧洲电信标准化协会(ETSI)声明的5G标准必要专利中保持全球领先;中国高铁营业总里程数居世界第一,中国高铁技术“走出去”为更多国家经济发展提供助力;中国“嫦娥”探月之旅、“天问”奔赴火星、“天宫”空间站建设等,成为人类太空探索的新里程碑……
中国科技开放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不断得以拓展,体现在几个方面:第一,政府间科技合作稳步发展。中国与多个国家建立创新对话机制,深入实施科技合作伙伴计划;第二,加快启动中国牵头的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加强气候变化、空间、健康、能源、农业等领域国际科技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第三,“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成效明显,科技人文交流、共建联合实验室、科技园区合作、技术转移四项行动取得丰硕成果,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发展中国家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第四,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吸引更多优质外部要素参与国内大循环。中国为高质量发展厚植创新土壤,面向全球组织资源要素,吸引集聚全球优秀人才和创新资源融入城市和区域创新体系,打造全球创新创业乐土。
后疫情时代,人类面临多重严峻挑战,世界经济亟需转型发展。中国注重发挥科技创新的战略支撑作用,促进自身产业发展和经济结构转型,着力改善民生。与此同时,中国始终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科技创新,充分利用全球创新资源,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让世界共享中国科技创新的丰硕成果。此外,中国还通过创制国际科技合作公共产品,搭建高层次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平台,探索多种多样的国际合作新模式,在平等、互利、合作、共赢的基础上构建创新合作共同体,积极参与全球创新治理体系改革和重大国际科技合作规则制定,在重大科技事务中提出中国方案,为世界科技创新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来源:人民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