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许多人都有过类似的感受,自己每天早晨照镜子的时候会感觉自己长得还不错,甚至每个角度都很完美,照完镜子后对自己充满自信。
可是每次照相的时候,看到自己照片丑到不想再看第二次。为什么人们看到自己的照片与镜子里差距很大呢?和三大心理学效应有关。
冻脸效应
这也有趣的心理学效应可以很好的解释人们对于自己真实长相的疑虑。美国心理学家罗伯特博斯特带领团队研究一段时间后发现,人类在动态下通过一些微表情和角度的调整会比静态下的自己更加好看,也更有吸引力。
人们在自己照镜子的时候会左右上下看自己的面孔,面部表情也在不断的调整为最佳状态。
比如对着镜子微笑一下,或者眨一下眼睛,做个俏皮的表情,都会让自己看起来更加自信美丽。
而人们在照相的时候都会被要求不要动,面部表情也会比较僵硬,很难在拍照的一刻表现出最好的状态,所以照片中的自己会看起来比较僵硬,与镜子中的颜值差很多。
而且通过照片的处理,也会对真人的颜值有一点磨损。
而且在镜头在拍摄时候会有一定的膨胀感,拍出的人物会比现实中稍微胖一些。所以现在的演员和明星都要比普通人更瘦,才能在镜头中更好看更上镜,所以明星都会将自己的体型控制在偏瘦的状态。
摄影师的技术也很关键,优秀的摄影师会寻找到最合适的角度,拍摄出更好看的人物。
他们还会利用景物、光线等给照片加分,这样拍摄出来的人物更好看。
但是现实中的人们很少能有这样成熟的摄影技巧,所以拍出来的照片都会比镜子中的丑一些。
所以不上镜的人虽然比不上镜子中的自己,但是在生活中也不一定丑。其实人们正常的颜值是介于照片和镜子中之间的。
著名的心理学家曾经提出了一个人类沟通的公式,即人类在沟通中展示出的信息,语言信息只占7%,声音占38%,而肢体语言占到了55%。可见人们之间的交流仅通过照片很难感受到对方的真实魅力。
光环效应
心理学家爱德华桑代克(Edward Thorndike)通过研究后提出的这个概念,认为这个效应在人类社会中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光环效应可以简单地理解为中国的爱屋及乌。
而镜子里的自己和照片中有差距,有时候也会因为自己所处的环境和自己的状态有着不同的展现。
人们在自己照镜子的时候在不自觉的状态下不断调整,找到自己认为最好看的角度,并且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漂亮的人。
在潜意识中将镜子里的自己和大脑意识重合,形成固有意识。
左脸效应
这也是心理学家山姆基恩发现的一个有趣的效应,他通过研究发现人的左脸比右脸的表情更加丰富。
因为大脑控制情绪的神经分布在左边更多,人们的脸都没有绝对对称的,人们在拍照的时候会发现自己左右脸其实并不是很对称。
有时候人们在拍照的时候会下意识地往右偏一下头,露出右侧半边脸。
有学者对人们的自拍照进行了大量的分析和研究,重点对人们自拍的侧脸照进行统计,最后得出人们更喜欢左脸的侧拍照也认为这样角度最美。
有时候人们因为关注左脸会忽略两边脸不对称的问题。有时候养成了照镜子习惯脸往右侧转,欣赏自己的左脸。
侧脸观察自己的时候也会显得鼻梁更挺拔,五官更加立体。所以人们在自拍的时候也会找到这个角度,拍出令自己最满意的自拍。
有时候在照镜子的时候人们自动带入“美颜”,将内心的印象作为自己的真实颜值。人的眼也会“欺骗”自己的心。
这也是人们受到左脸效应的影响,在大脑中认同了这个想法。在照镜子的时候会将自己左脸的颜值作为自己的真实颜值,在照相看到照片后才会感到失望。
其实人们不知道的是,自己在镜子里看到的只是大脑产生的印象,自己调整的最佳角度也并不能代表自己的真实颜值。
同时,照片中的自己也不是真实的我们,因为照片也经过了一些处理和失真。要想看到自己最真实的样子,可以尝试距离镜子远一点,并且在正常的日光照射之下看镜子里的自己。
在这样的条件下看到的才是自己最真实的颜值,才能展现出自己最真实的状态。
来源:搜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