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华社莫斯科3月2日电(国际观察)俄罗斯总统选举几无悬念(详版)
新华社记者魏良磊 张代蕾 王萍
俄罗斯总统选举将于本月4日举行。多数舆论认为,由于其他总统候选人实力普遍较弱,普京胜出几乎没有悬念。但他能否在第一轮投票中胜出,还存在不确定性。可以确信的是,不论选举结果如何,稳定发展、拒绝社会动乱是多数俄罗斯人面向未来的选择。
普京实力凸显
去年11月27日,普京被统一俄罗斯党(统俄党)正式推选为总统候选人。他表示自己如在选举中获胜,将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国家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中去。然而,在12月初的国家杜马(议会下院)选举之后,俄国内爆发多次针对选举结果的大规模抗议集会,普京顺利赢得总统选举似乎生出变数。
随着总统选举日期的临近,普京掌控局势的能力与决心也日益显现。他通过发表系列竞选文章阐释未来执政理念、前往各地视察并与不同社会团体坦诚对话,使一度下滑的支持率逐渐回升。目前,全俄许多地方涌现的大规模“挺普”集会明显压倒了反对派的声势。
分析人士认为,虽然俄罗斯经济、社会发展面临不少难题,国内也确实存在一些不满情绪,但是普京的政治基础依旧雄厚。正是在普京倡导的治理模式下,俄罗斯内战终止,经济发展,生活水平提高,近十年经济增长约1.4倍,退休金增长近2.3倍,贫困线以下人口减少过半。
此外,由普京担任主席的统俄党实力依然强大,影响遍布全国,加上联合了各种社团组织的全俄人民阵线助阵,使普京在总统选战中拥有其他候选人无法企及的组织保障与动员能力。相比之下,俄反对派说得多做得少,民意基础与社会支持度较弱,彼此间矛盾多难以联合,不具备与普京抗衡的实力。
能否一轮决胜
根据俄罗斯法律,如果总统候选人在首轮投票中获得超过50%的选票,他将直接当选。如果没有人在第一轮获得过半选票,得票最高的两位候选人将参加第二轮投票。在第二轮投票中,得票多者当选。
由于普京最终获胜几无悬念,是否进入第二轮投票成为此次选举的主要看点。俄国际政治鉴定研究所所长明琴科认为,反对派候选人参加总统选举并不指望能够当选,而是意在通过竞选争取更多选票,以扩大各自党派的影响力,为选举后与当局“讨价还价”增添筹码。
俄法律禁止不同党派候选人在选举中结盟,但为了阻止普京在首轮投票中获胜,素来立场迥异的几位反对派候选人还是采取了一些共同行动。比如在竞选活动中,他们多次举行联合媒体见面会批评当局,营造“反普”舆论;分别与民间组织“选民联盟”签署协议,就选举监督加强合作;各候选人纷纷对媒体表示,要与普京在第二轮投票中“一决高下”。
列瓦达民意调查中心2月24日公布的调查显示,普京在选举中的得票率可能达到63%至66%;有62%的被调查民众认为,他将在第一轮投票中胜出。普京的总统竞选指挥部负责人戈沃鲁欣此前也表示,普京一定会在第一轮投票中胜出。普京本人则在竞选活动中表示,并不排除选举进入第二轮投票的可能性。
分析人士认为,近期在反对派多次大规模抗议集会的背景下,此次俄总统选举的不确定性有所上升,普京能否在首轮投票胜出尚难定论。
民意稳中求进
近十年来,俄经济社会发展的成就明显,但存在的问题也很突出,如腐败问题严重,官僚主义蔓延,贫富差距明显,科教文卫事业拨款不足,工业生产设备陈旧,人才问题日益严峻等,这些现象引发部分民众不满。
俄政治与国家权力研究所所长维塔利·伊万诺夫认为,几乎每次俄总统选举前后都会出现一些针对当局的反对声音,这不足为奇。近期出现的抗议浪潮也同样并非出于政治原因,而更多的是反映了人们改善自身经济和社会处境等现实问题的愿望。
从俄近期抗议集会的实际情况看,反对派及抗议民众并未形成影响广泛的政治诉求,抗议者本身也普遍表示反对所谓的革命,不希望国家陷入混乱。在多次集会中,人们表现平和,秩序良好,未发生明显过激事件,这表明期望社会与政局稳定仍是俄罗斯民众的主要情绪。
为缓和民众的不满情绪,也出于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俄当局已经发出了稳定前提下实施改革的信号,部分改革法案已经提交议会审议。普京也表示“愿意与反对派对话”。
分析人士指出,从俄罗斯当前政治力量对比与民意来看,赢得总统选举对普京来说并不困难,真正的挑战在于选举之后如何解决俄社会、经济发展面临的长期问题,在政治稳定的基础上实现经济现代化,提高不同阶层人群对现状的满意度。(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