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华社长沙3月6日电(记者袁汝婷 刘良恒)在中国湖南长沙的湘春巷里,有一家名叫巴赫西点的面包坊。每周一的下午,史爱科都会在这里手把手地教聋哑女孩晶晶烤制面包。史爱科说,这是她最快乐的时光。
史爱科来自德国,是一名专业的面包师。来到中国之前,她在德国拥有一份高薪的职业和一个美满的家庭。
巴赫西点的老板吴正荣,同样来自德国。十年前,吴正荣夫妇来到长沙,帮助一家德国慈善组织在中国开展聋哑儿童的助学项目,目前已累计帮助400多名中国聋哑儿童。
为了帮助更多聋哑人自力更生,融入社会,2011年吴正荣夫妇又开了这家巴赫西点面包坊,免费培训聋哑人制作西式糕点。正是这一年,史爱科听说了吴正荣在中国的善举,不顾家人的反对加入了吴正荣夫妇的事业。
中国人对史爱科和吴正荣夫妇这些外籍义工有一个共同的昵称:洋雷锋。
雷锋,是一名普通的中国军人,也是中国家喻户晓的道德楷模。他乐于助人,默默奉献。来自澳大利亚的外籍义工江思远幽默地说:“我知道雷锋,他是个好人,好战士,是中国的罗宾汉。”
江思远是国际关心中国慈善协会(ICC)长沙区域的总监,目前担任长沙市第一福利院残疾儿童康复护理中心的主任。今年是江思远来到中国的第11年。11年来,他和家人在这座城市里帮助了100多个孤残儿童,却没拿过一分钱的报酬。
ICC驻中国办公室主任吴双告诉记者,目前在中国,仅ICC一个组织的外籍长期义工团队,就已经发展到了30人,分布在湖南、河南等地,他们来自世界各地,为孤残儿童提供护理、医疗、康复、教育、职业培训等全方位的帮助。
吴双见证了这些年外籍义工在中国的发展与壮大。她说,在ICC成立的十九年里,已经有将近5000名外籍义工来到中国。在普通中国人眼里,这些“洋雷锋”住民房,骑自行车,工作辛苦,没有薪资。
外籍义工已在中国内地遍地开花。记者从民政部民间组织管理局了解到,目前在中国注册的境外基金会代表机构一共有19家,分布在北京、上海、南京、成都等地。
民间组织管理局涉外办公室的工作人员说,这些从事慈善事业的外籍义工无从统计,因为他们并不完全在涉外办登记,也不仅仅依靠境外基金会或者非营利组织做慈善,更多人是自发而来,且停驻时间长短不一。
“唯一可以确定的是,他们数量非常庞大”。这位工作人员说。
成立于1985年的民间团体爱德基金会,27年来已经累计组织4000人次来中国从事志愿服务。宣传资源拓展部主任李洋说,这些义工来自20多个国家,有的从事短期志愿服务,有的则在中国长期驻守,从事着医疗、支教、培训等等服务,他们中间最长的已经在慈善行业服务了20年。
2011年,爱德基金会组织了短期外籍义工约200人,在南京、香港等地从事英语教学、社会服务等慈善工作,目前驻守在中国的长期义工有26位。
长沙市第一福利院院长龙环深为这些“洋雷锋”感动。“慈善爱心是无国界的,学雷锋对他们而言并不是一种形式,而是一种方式,一种完成信仰的方式。”龙环说。
长沙民政学院社会工作系系主任史铁尔教授告诉记者,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外籍义工在中国的慈善活动,从过去单纯的经济援助,开始转向康复训练、职业培训等复合援助。他们秉持“助人自助”的理念,通过授人以生存技能,鼓励许多人自力更生,融入社会。
中国政府对“洋雷锋”的事业大力支持。ICC中国办事处主任吴双说,从2009年开始,在河南三门峡、湖南长沙等地,政府与非营利组织合作运行慈善事业的创新模式已经建成,并顺利运转。
其中,政府提供50%的运营资金及场地,而境外基金会则负责项目的具体开展与外籍专业技术人员的引进,通过硬件与软件的配合,更好地进行社会福利工作。
“这些年政府对于外籍义工的慈善事业,给予了很大的支持。而‘洋雷锋’们没有国界的爱心和善举,也让我们看到了中国慈善事业的希望和未来。”吴双说。(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