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华社北京7月24日电 题:一场强暴雨为何让北京“伤不起”
新华社记者 赵仁伟 涂铭 孙伟丽
目前,对导致北京190万人受灾的“7·21”强暴雨后期救助工作仍在继续。我们期望这场暴雨带给人们的伤痛能尽早抚平,但更应该反思的是为何一座现代化大都市近年来一再陷入“逢雨必涝”“逢涝必瘫”的尴尬局面。
应提前向公众发出预警
北京市气象台21日9时30分发布暴雨蓝色警报,然而,降雨的变化超出预料,暴雨预警在当天16时50分升级为黄色。不久,暴雨预警再度升级,由黄色转为橙色。
北京市气象台台长乔林介绍,21日北京降水量最大的房山河北镇达到460毫米,这是该水文站和气象部门有记录61年以来的北京最大降水量。
尽管气象部门频繁发布暴雨预警信号,但仍遭到质疑。许多市民说,暴雨发生前,他们只在交通广播和网络新闻中了解到北京21日将有暴雨,但对新闻中提及的蓝色、黄色、橙色暴雨预警信号代表的具体灾害和轻重程度一无所知。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史安斌认为,在专业气象单位已经对暴雨做出准确预报时,政府相关部门应同时启动短信预警传播,提示市民尽量避免出行,并告知司机严重积水路段等信息,发挥及时疏散人群的作用,避免因信息发布不到位而造成的损失。
一些市民质疑,21日晚,有8万人滞留首都机场,机场方面为何不能提前通知旅客不要前往机场?此外,当晚北京市的足球比赛、演唱会等大型公共活动照常进行,无疑增加了交通拥堵和安全隐患。
下水道是“城市的良心”
近年来,暴雨多次导致北京城区严重内涝。有民众无奈称:广渠门、莲花桥、十里河、大红门……为何这几个“北京海”到现在还没有根本解决问题?
记者调查了解到,北京市防汛办此前表示已对北京城区90座下凹式立交桥建立“一桥一预案”专项保障方案,但菜户营桥、莲花桥等多处传统积水点仍旧积水成河,导致环线交通多处受阻,而此前少有积水的路段也在此次暴雨中“失守”。
有关专家认为,暴雨导致城市内涝严重,反映出北京城市排水系统严重滞后于城市发展,特别是存在规划建设有缺陷、前瞻性不够等历史“欠账”。
北京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总工程师王毅曾介绍,2000年,北京市建成区面积仅700多平方公里,2010年已达近1400平方公里,排水防洪系统的建设力度却跟不上。
据悉,目前,仅天安门广场和奥林匹克公园附近的排水管线能达到5年一遇的排水标准,北京市市政雨水管网大部分是按照1至3年一遇的标准建设。
北京市排水集团副总经理郑江说,目前北京90%的雨水泵站排水能力都达不到5年一遇的标准,全市有78座下沉式立交桥桥区的最低点低于河道面。
“城市防洪是一个复杂系统,但目前缺少统一高效的管理运行机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水科院水资源所所长王浩认为,城市快速发展使地下空间不断被占据,难于满足供排水系统升级不说,排水管网建设还分属在市政、排水、环保、电力、通讯等不同部门,没有统一协调的机构统一规划、建设,当务之急是明确责任,整合力量,改建排水管网。
法国作家雨果曾说,下水道是“城市的良心”。这也向城市建设管理者敲响警钟。衡量一座城市的良心和品质,不能只看外表的高楼林立、街道宽阔、广场气派,更要看重那看不见的排水工程。
灵活应对更能救急
除了排水能力有限,城市运行中的应急措施不足也引发公众质疑。一名车主告诉记者,21日晚他驾车到首都机场高速收费处,看见前面排着很多辆车等待缴费,当时收费处积水有半个车轮那么深,很多车主担心车子突然熄火。网友们纷纷表示,机场高速公路暴雨中照旧收费既造成险情,也加剧拥堵,实在缺乏人情味,“为什么不能灵活处理”?
不仅如此,不少民众还反映,暴雨发生当晚,许多市政救助热线、110电话等难以接通,应急电话实难应急。
此外,一些公交线路几近瘫痪,机场轨道交通因雨水问题导致停运,表明城市公共交通服务能力存在不足。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杨宏山等专家认为,严格地说,下雨已经不能称为突发事件了,政府部门应该提前做好预案,对灾害发生后各方面信息进行准确研判,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灵活应对措施。(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