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分享| 关注中国| 逆耳忠言| 不平则鸣| 情感天空| 健康生活| 流行时尚| 保险理财| 讽刺幽默| IT与游戏| 信息交流| 华发移民| 华发工作| 摄影美图

社会聚焦| 旅游天地| 娱乐八卦| 音乐视频| 校友互动| 网络社区| 房屋安家| 教育培训| 中医瑰宝| 专栏作者| 科技文化| 华发留学| 华发红娘| 关于本站

华发网China168.info海外中文门户网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004|回复: 0

从“化工大市”变身“软件名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8-6 02:57: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转型南京]
一条主线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从“化工大市”变身“软件名城”


从“化工大市”变身“软件名城”1

从“化工大市”变身“软件名城”1

南京浦镇公司地铁车间

7月底南京市公布了今年上半年的经济数据,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0.9%。在宏观经济整体下行的大环境下,南京的“半年报”稳中趋好,让人欣慰。

仔细观察南京的产业走势不难发现:作为传统工业支柱的石油化工,今年上半年形势严峻,增长乏力,钢铁产业更是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全线亏损;但是,现代服务业和工业新兴产业领域,别有一番风景——全市重点培育的八大新兴产业,有五个主营业务收入增幅超过了25%,现代服务业领域,软件与信息服务业成为最大的增长点,其半年业务收入超过千亿元,同比增幅超过了50%。

对石油化工等传统工业支柱产业的依赖程度逐年减轻;以软件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快速崛起——曾经的“化工大市”南京,已然变身展现出“软件名城”的清新形象。南京华丽转身的背后,凝聚着10年来紧扣科学发展主线,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的不懈努力。

“化工大市”掀起环保风暴,两年关停三百家“三高两低”

自上世纪30年代中国化工业先驱范旭东在南京创办永利铔厂,南京便与化工结缘。历经70多年的发展,到本世纪初,石油化工已成南京“石化、钢铁、汽车、电子信息”四大传统支柱产业中规模最大的一个,“石化企业一感冒,全市经济都得跟着咳嗽”。

可历史上的南京化工,布局散、能耗高、污染重。面对资源和环境瓶颈,十年前,南京在江北规划了“南京化学工业园”,规定新设化工企业进园区发展,且须达到严格的环保门槛,散居各处的企业,提档升级也要搬迁入园。

十年来,这一“铁律”得到了有效执行。“十一五”期间,全市累计关停了162家小化工。

进入“十二五”,南京掀起了新一轮环保风暴。去年7月到今年初,短短半年南京169家三高两低企业完成整治。今年2月初,又排出162家“三高两低”企业限期整改,同时全面启动主城区工业布局调整,33家主城工业企业在2015年搬迁入园。

一轮轮“环保风暴”,透露出南京转型发展的强烈信号和坚定决心:一整套资源和环境倒逼机制正在南京加快形成,“三高两低”企业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有限的城市空间资源将被置换出来,用于城市功能的提升完善,用于绿色产业的发展。

“南京不是不要化工,而是要无污染、低消耗的绿色化工。”南京化工园招商锁定世界石化50强,制药行业必须能生产GNP,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园区上下正全力冲刺“国家生态工业园区”。

软件业十年骤增55倍,“中国软件名城”实至名归

传统产业的淘汰和转型,为新兴经济腾出空间和资源,南京选中了当时还非常稚弱的软件产业。2001年,南京软件产业年销售收入不过18亿元,但南京敏锐地认识到,自身丰富的人才和科技资源,正是发展这一绿色产业最可宝贵的优势,果断出台政策培育软件产业。

仅仅用了4年时间,南京软件业年销售收入就从18亿元增长到百亿元。2005年,时任江苏省委书记李源潮提出了南京建设“中国软件名城”的发展战略。南京把软件产业定位为“第一优先鼓励发展的产业”。到2010年,南京软件产业年销售收入达到了1013亿元,年均增速达到了50%。2009年9月,南京捧回了全国首块“中国软件名城”的金字招牌。

布局“十二五”,南京审时度势,再树软件业新标杆:高标准打造中国软件名城,对标赶超印度班加罗尔,向世界软件名城迈进。针对布局分散、公共服务环境不完备等问题,南京整合资源,重点打造以中国(南京)软件谷、江苏软件园、南京软件园为主体的“一谷两园”,计划到2015年,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收入再翻两番,从1000亿元跃升至4000亿元以上,到2020年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收入超万亿,初步建成世界软件名城。

2011年,南京市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继续爆发式增长,全年实现业务收入1520亿元,增速达到50%。十年间软件业骤增55倍。今年上半年,再度实现50%的增幅,半年实现业务收入千亿元。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杨卫泽欣慰地说,软件业是绿色智慧产业,资源和环境消耗小,能充分释放人力资源优势,提升城市品质和竞争力,南京发展软件业可谓得天独厚、一举多得。

从“二三一”到“三二一”,产业结构更轻更优更高端


软件业的勃发是南京新兴产业的一个缩影。以轨道交通、风电光伏装备、智能电网、生物医药、新材料为代表的八大新兴产业,扛起了全市工业经济的“大梁” 。2011年,全市八大新兴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005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从“十五”末的10%左右上升到29%以上。

产业结构的悄然“变脸”,得益于南京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双轮驱动”。在先进制造业领域,南京投入了大量资源,推进新兴产业的发展。在政策的支持和政府推动下,大批企业和研究院所迅速抓住机遇拓展市场,国网电科院、十四所、南瑞继保、南车浦镇公司、南高齿、中电光伏、三宝科技……一批龙头企业,在国内产业竞争中冲到了最前沿。

根据规划,到2015年,南京新兴产业要实现销售收入7000亿元,其中风电与光伏装备、电力自动化与智能电网、通信、节能环保将发展为“千亿级产业”。

现代服务业成为南京另一个闪耀的增长点。除了软件业,金融、会展、现代物流、现代商务、旅游等产业“各显神通”,依托南京的城市定位和产业政策迅速扩张。

在南京建设区域金融中心的战略大背景下,各类金融机构的总部或地区总部加快进入南京,南京集聚的金融资源占到了全省四分之一,仅河西CBD就集聚了各类金融机构近百家。一批国内大企业集团、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或研发中心、采购中心进入南京,推动了总部经济发展。而随着一批城市综合体的建成,南京商业业态提档升级,从2002年至2011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525亿元增长到2670亿元。

统计显示,2011年服务业在南京地区生产总值中比重已达52.4%,成为我省率先将产业结构从“二、三、一”调整为“三、二、一”的城市。南京规划到2015年末服务业上升到56%左右,初步形成以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体系。

●经济亮点
从三分天下有其一到撑起半壁江山——

南京郊县“上来了”


7月24日,南京市统计局和国家统计局南京调查队共同发布上半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记者注意到,在工业投资这项指标中,今年上半年,五郊二县共完成投资1096.58亿元,完成目标任务的49.5%,在时序进度上超过城区和直统单位十个百分点以上。

另一组数字更加直观:2011年,南京郊县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市比重49.1%,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占全市比重49.6%。而在五年前,两项占比分别为34.3%和29.6%。这意味着,南京郊县经济实现了从“三分天下有其一”到“半壁江山”的跨越。

“抢抓新兴产业爆发增长的机遇,南京郊县上来了。”市发改委人士介绍,今年上半年,南京重点发展的八大新兴产业增长16.5%,实现利税170亿元。其中,智能电网、节能环保、生物医药产业增长势头迅猛,增幅分别达到26.5%、28.2%和27.5%。而这些新兴产业发展的主阵地,就在郊县。
以江宁为例,市委常委、江宁区位书记周谦介绍,在上半年宏观经济形势比较困难的背景下,江宁汽车、电子信息、生命科学等六大新兴产业实现产值84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3.9%。在这些骨干产业支撑下,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074亿元,成为我省第七个半年产值“破千亿”的县级市(区),一般预算收入67.9亿元,跃居我省县级市(区)第四。

南京郊县上来了,不仅体现在经济指标上,还体现在发展质态上。去年8月,南京市制定出台《关于开展郊县镇街分类考核的实施办法》,将栖霞区、江宁区、浦口区、六合区、溧水县、高淳县等郊县分为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三大主导类型,实行分类考核。

在栖霞,一个高世代线平板显示产业基地具备雏形;在江宁,一个全国最具竞争优势的智能电网产业基地加紧建设;在高淳,国内首个国际慢城引人瞩目。南京市经信委有关人士认为,与苏锡常等长三角城市相比,南京经济弱在郊县。随着新兴产业的集聚发展,分类考核机制的创新完善,南京郊县板块将后发先至,成为新的增长极。

从“化工大市”变身“软件名城”2

从“化工大市”变身“软件名城”2

龙潭港港区

●南京追求
“我就是中国的班加罗尔”


十年间,增长55倍。“南京软件”为这座古老城市创造了一个新奇迹。

今年上半年,在世界经济复苏艰难曲折、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形势下,南京软件逆势飘红,收入突破1023亿元,增幅超过50%,遥遥领跑全省。但南京仍不满足,他们把发展的坐标调高到“国际级”——到2015年,软件产业达到4000亿元的规模,全面超越印度班加罗尔!

在南京市经信委新闻发言人蒋维胜看来,软件业并非无中生有,而是使了“巧劲”。拥有50多所高等院校,60多个科研机构,83位两院院士。“南京是中国电子工业摇篮,汇聚了14所、28所、55所等原电子工业部研究所,软件其实是庞大的电子工业中的一个分支,幸运的是,南京更早一步看到了它的潜力。”蒋维胜说。

和其他产业一样,软件业同样存在赢家通吃的“马太效应”。远的美国硅谷、印度班加罗尔不说,就看国内,北京、上海、广州甚至杭州,论要素资源,都不输于南京,2010年工信部授予第一个“中国软件名城”,为什么是南京?

在雨花台区,记者找到了答案。副市长、雨花台区区委书记李侃帧介绍,这些年,雨花台区累计搬迁了100多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的“非软”企业。彼时,周边房地产开发非常热,如果软件园的几十平方公里做了房地产,政府肯定腰包鼓鼓。然而,他们放弃数目可观的短期收益,为软件产业腾出了宝贵的发展空间。

栽好“梧桐”引“凤凰”,华为科技、中兴通讯、润和外包、文思创新等大企业纷至沓来,雨花台区也一跃成为南京软件谷的核心所在。中国(南京)软件谷管委会创业服务局局长施冬咏感叹,搞软件,还得要一把心无旁骛的韧劲。

十年来,南京软件业一路飞奔,即使在国际金融危机期间也不曾放缓脚步。刚刚发布的2011年全国软件企业百强中,南京有7家上榜,十强中力夺两席。播下一颗“产业种子”就能长出“参天大树”,为什么又是南京?

梳理过往的十年,不难看出,从“播种”到“灌溉”,从“生根发芽”到“枝繁叶茂”,南京历届领导班子接力作为,倾尽心血。2002年,时任南京市委书记李源潮专门划出徐庄软件园这块地,一举将南京引入“软时代”; 2005年,时任南京市委书记罗志军指出南京要“全力打造中国软件产业名城”;2008年,时任南京市委书记朱善璐又提出,“把南京打造成软件之都。”

“南京的干部始终恪守一个理念,功成不必在我任期。”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杨卫泽说,这在南京软件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过程中,体现的尤为明显。朝着超越“班加罗尔”的目标,南京再发力。“一谷两园”软件产业空间布局刚刚落子,全国唯一“软件大学”筹建又在紧锣密鼓推进。

立足优势谋转型、耐住寂寞不放弃,功成不必在我任期。这份巧劲、韧劲、盯劲,就是开启南京“软时代”的那把“钥匙”。

从“化工大市”变身“软件名城”3

从“化工大市”变身“软件名城”3

雨花台区“中国南京软件谷”

(来源:南京日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用户须知|小黑屋|法律申明|隐私通告|华发网海外版china168.info

GMT-6, 2024-12-18 23:48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