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华社北京2月15日电财经快评:G20应超越货币战思维
新华社记者韩墨
二十国集团(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15日在莫斯科召开。过去几周,媒体和专家们早就开始了“暖场”:全球货币战话题甚嚣尘上,各类“推演”频现报端,仿佛枪鸣炮响就在一念之间。
关于货币战的讨论缘于日本。去年年底以来,日本新政府施压央行实施超宽松货币政策,意在医治日本沉积20年的通缩。三个月内,日元兑美元汇率下跌约11%,兑欧元下跌20%,幅度和速度令人侧目。德国、韩国、俄罗斯等国政要和学者警告,此举或使各国拿起“货币武器”,即竞相通过本币贬值、资本管制等抵御汇率冲击,最终引发全球贸易战。
可以想见,日本代表在这次G20会议上将承受不小压力。不过,我们也应看到,日本其实只是刚刚加入这波“宽松浪潮”的新成员而已。自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美国、英国、欧元区等主要发达和发展中国家为应对自身困境,几乎都实施了低利率和货币宽松。从2007年到2012年,仅美联储一家就把自身的资产负债表从近9000亿美元扩张至近3万亿美元。欧洲央行陆续释放了上万亿欧元的流动性。
即便如此,人们担心的货币战并没有发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最新评估也显示,全球主要货币并没有显著偏离公允值。事实上,自上世纪30年代和80年代经历两次较为恶劣的汇率战以后,政经界和学界已形成基本共识:货币战长期看没有赢家,只会让参与者互虐,熄灭所有人的复苏引擎。
“货币战”作为一个比喻性概念,或许简单好用,适合炒作,但它简化和忽视了各国货币决策的现实需求和国际制度环境。在全球化的今天,各经济体一则利益交织,荣损与共,二则拥有足够的政治管道沟通和协调立场。从这个角度看,货币战是小概率事件。
对于G20这样的全球高端政经议事平台,决策者们应当善加利用、摒除干扰,放弃货币战等零和思维和次要话题,多谈谈那些长久困扰世界经济的真问题:全球流动性泛滥已成定局,该如何防范资产泡沫、恶性通胀等高发风险?金融监管、结构性改革均已提出多年,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各自应做些什么?如何缓解多国存在的青年人失业难题?……
从历史上看,G20由最初的富裕七国加上中国、巴西等主要发展中国家扩展而成,本身就是世界经济大融合和多元化趋势的象征。它也提醒我们,从汇率政策到危机管理,单边的、对抗的经济理念已越发不能适应这个世界,而在互利基础上的竞争、合作与妥协才是克服危机、共同发展的正途。(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