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华社北京10月5日电(记者王立武 卫敏丽)“我们愿意住在这儿,在这儿比家里强,有说、有笑、又热闹,少给孩子添麻烦,在这儿俺心里舒坦。”河北省曲周县安寨镇东屯村互助幸福院里的刘春芳老人日前见到河北省老龄办副主任姜文汇时说。
东屯村互助幸福院里集中居住的,都是村里独居的、子女无法照顾的老人。在这里,老人们可以“抱团养老,就地享福,农民养老不出村”。由村委会利用集体闲置房屋改建成互助幸福院,并承担水、电、暖等日常开支;县财政对互助幸福院的生活配套设施和添置日用品给予补贴。老人住进互助幸福院只需自带锅碗瓢盆、柴米油盐。
互助幸福院是中国各地农村不断探索养老模式的一个缩影。在人口老龄化问题最严峻、家庭养老仍是最主要养老模式的广大农村,各地目前正在想方设法扩展家庭养老的内涵,完善家庭养老的多重支持体系,帮助农村老年人摆脱“空巢期”的焦虑与无助。
姜文汇认为,互助幸福院是介于专业化社会养老与传统居家养老之间的一种中间模式,与社会养老相比,农民负担得起,更重要的是它不脱离当地生活环境;与居家养老相比,它解除了空巢老人生活寂寞无人照顾的烦恼,为子女外出务工、发家致富解除了后顾之忧。
目前,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78亿。正在进行的国家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研究表明,中国农村人口老龄化的程度已经达到15.4%,明显高于城市老龄化程度。
近三十年来,随着免征农业税以及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新型合作医疗制度、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等重大措施出台,中国农村居民包括老年人生活总体有了不同程度的改善,但农村老年人的养老保障形势依然严峻。
中国老年学学会常务副会长赵宝华认为,当前应“重点解决农村老年群体中的失地农民、留守老年人、空巢老人、失能老年人等特殊人群的养老保障难题。”
与河北省互助幸福院“集中居住服务”的模式不同,安徽合肥市农村的养老模式则重点为老年人提供“居家上门服务”。
孙立英是合肥曙光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我们工作人员都会来到社区老人家中走访或服务,让他们足不出户有人照料。”孙立英说,前几天,中心工作人员还组织社区部分身体健康的老人唱黄梅戏,参加健康知识竞赛。
曙光社区是合肥市首批“村改居”社区之一,居民多数为失地农民,常住居民中老人比例较高,社区老龄化问题突出。去年以来,该社区实施居家养老新模式,建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配备4名专职工作人员,通过上门走访、入户服务等方式照顾该社区的老人。
伴随人口老龄化、高龄化的持续加深,中国农村失能老年人数量快速增长。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的一项调查显示,2010年末全国城乡部分失能和完全失能人口约3300万,占老龄人口的19%,农村完全失能人口占农村老年人的比例达到6.9%。这也是困扰农村养老事业的严重问题。
浙江省余姚市鹿亭乡白鹿村今年已60岁出头的龚家昌,是该村老年人互助会的会长。他每天早上起床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村里几户孤寡老人和高龄老人的家进行“爱心敲门”。
近两年来,鹿亭乡政府牵头建立了乡、行政村、自然村、村小组四级联动的老年人互助会工作网络,老年人自愿加入成为会员。互助会内设助医、助行等多个志愿服务小组。每个互助会根据“性格相近、爱好相似、住址相邻”的原则分片设立2至3个互助小组,乡财政投入43万元带动村投入资金100万元,在全乡12个行政村和27个自然村各建立了一个固定的互助会活动室。
互助会成员每天对本组高龄、孤寡、空巢老人开展“一天一见面”的爱心敲门活动,及时掌握老年人的生活状况;邻里低龄健康老人为高龄老人提供打扫卫生、洗衣做饭、陪同看病、代购配药等力所能及的照顾服务。
浙江省宁波市老龄委副主任左建一认为,对于偏远山区和公共财力拮据的地区,鹿亭乡这种让老年人通过相互帮助解决养老服务问题的模式,既经济易行,又切实有效。(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