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华社北京7月10日电 题:中美最高“网管”对话期待共建网络安全
新华社记者 刘畅 张舵 孟华
第五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10日举行。作为其“前奏”,中美网络安全工作组首次会议已提前展开。在“斯诺登事件”仍在演化之际,国际舆论希望,中美最高“网管”对话能为共建网络安全注入正能量。
中美网络安全工作组首次会议共为期4天,双方将提出各自有关网络安全方面的担忧,并为今后双方开展合作定调。
中国方面多次提出,希望在联合国等多边机制的框架下,建立一套共同遵守的规则,以约束当今世界愈演愈烈的网络攻击行为。
尽管网络安全是中美战略关系领域中的“新问题”,但近来却牵动了双边关系中的敏感神经。华盛顿“智库”布鲁金斯学会去年就曾预测,“网络安全问题在中美关系中的重要性在未来几年中将快速增长”“将成为中美摩擦的一个主要源头。”。
这份报告指出,网络安全对现代国家的潜在破坏性已经不亚于核武器。而由于网络攻击难于防范,很多国家都倾向于以攻击性手段避免自己在网络安全领域处于单方面的劣势。
这就带来一个问题,这种行为的底线在哪里?
“目前国际上仍以2001年签署的《布达佩斯网络犯罪公约》,来协调打击网络犯罪。但这个公约是在欧盟和部分发达国家范围内签署的,早已不适用于当今世界的网络环境。而且,该公约没能反映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网络技术之间的差异。”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信息与社会研究所副所长唐岚说。
他表示,中美网络工作组之间的对话,双方都表现出了积极的姿态。这表明中美愿意从战略层面就网络安全进行磋商,不让网络安全问题损害两国政治、经贸关系。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博士沈逸认为,中美之间要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中美网络关系,须确立网络空间“相互确保安全”的理念。在战略层面达成共识后,下一步应是中美相关部门建立一个网络攻击信息互享机制,并通过这一机制表达各自诉求。
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副教授吴承荣预测,中美在网络安全合作,除涉及国家核心利益的领域外,双方在涉及网络安全的“公害”和“民用”领域尚有很大的合作空间。包括打击跨境网络犯罪、网络恐怖组织活动、跨境金融犯罪、大规模的黑客病毒事件的阻断、追溯和调查等。
他解释说,随着跨国界的网络恐怖组织和各种犯罪愈来愈多,跨境监管难取证、调查难,都为双方的网络安全合作提供了必要性和可能性。尤其目前的一些黑客组织不带有鲜明的政治倾向和国家色彩,需要双方互相协调共同打击。
“在网络恐怖活动中犯罪分子所使用的电脑IP地址往往跨越国境,因此很难查出幕后策划者,这更需要通过国际合作提供协助。目前,世界各国在网络安全方面还没有建立健全的合作机制,有效打击网络恐怖活动还需要各国政府之间的密切合作。”他说。
早在2011年,中国就连同俄罗斯、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常驻联合国代表,联名致函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呼吁世界各国尽早达成信息和网络空间行为的国际准则。而同年,美国也发布了《网络空间国际战略》。据媒体报道,美国宣称该战略的目标是“使网络空间有一个开放、可共同使用、安全和可靠的未来。”
“中美两国在网络安全方面的共同需求,已经构成了两国进行相关战略与技术合作的坚实基础。”唐岚说。
此前有媒体报道,根据中国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日前公布的2012年互联网网络安全报告,该年遭到黑客袭击的网站超过5万个,其中有3000余家政府网站,比上年分别增长213.7%和93.1%。
作为互联网技术的发明国,美国在网络基础设施方面拥有绝对优势:全世界有13个根服务器,其中10个放置在美国。根服务器负责全球互联网域名根服务器、域名提盒和IP地址的管理。此外,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等通信运营商,以及中国多数金融机构的软硬件也都来自美国。
“美国更应该意识到,其在互联网安全领域地位越高、权力越大,责任也越多。”唐岚说。(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