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分享| 关注中国| 逆耳忠言| 不平则鸣| 情感天空| 健康生活| 流行时尚| 保险理财| 讽刺幽默| IT与游戏| 信息交流| 华发移民| 华发工作| 摄影美图

社会聚焦| 旅游天地| 娱乐八卦| 音乐视频| 校友互动| 网络社区| 房屋安家| 教育培训| 中医瑰宝| 专栏作者| 科技文化| 华发留学| 华发红娘| 关于本站

华发网China168.info海外中文门户网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348|回复: 0

努力走向世界的中国电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1-2 10:25: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新华社北京11月2日电特稿:努力走向世界的中国电影

新华社记者杨亮 杨爱华

当中国电影业风起云涌之时,中国电影“走出去”的道路也在不断拓宽。张艺谋执导的《红高粱》1988年在柏林国际电影节上荣获金熊大奖,开启了中国电影走向世界的进程。“第五代”导演们的电影频频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得大奖,迅速提升了中国电影的国际地位,并为中国电影在国际上赢得更多的关注与荣誉。

但是,世界电影业的格局至今没有改变,美国好莱坞一枝独秀。中国电影已经走出国门,但走上世界之巅的路程还很长远。

海外之路不断拓宽

2010年中国电影产量达526部,居全球第三。去年国内票房增长64%,超过100亿元人民币;今年截至10月,票房就已突破百亿人民币。中国已成为当今世界最活跃、增长最快的电影市场。

2000年华人导演李安执导的《卧虎藏龙》在西方获得巨大成功,北美票房达1.28亿美元,为华语影片之最。2002年张艺谋执导的《英雄》蝉联北美票房冠军长达两个星期,北美总票房达5370万美元,被美国媒体誉为“中国最成功的一次文化出口”。

据身处电影行业30多年的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国际处李永全介绍,中国电影目前主要依赖广电总局的海外推广中心作为海外发行渠道。1996年首届“北京放映”活动在中影集团揭幕,2004年国家广电总局成立中国电影海外推广中心,自此“北京放映”交由中影集团公司和中国电影海外推广中心联合承办,迄今已举办了14届,成为国内最具影响力的中国电影对外推广活动。2000年后,民营影视企业破土而出,华谊兄弟、新画面、保利博纳、银都机构等纷纷成为中国电影“扬帆出海”的重要力量。由政府部门主办的国内电影节或电影季也为国产电影“出海”创造了良好条件,如上海电影节、长春电影节以及今年举办的首届北京国际电影季等。

广电总局电影局的数据显示,2010年有47部国产影片销往61个国家和地区,国产电影海外销售收入达35.17亿元人民币,较中国电影全面产业化之前的2002年增长了6倍。

困难与挑战依然严峻

尽管从海外市场看,20年来中国电影的销售范围已从10多个国家发展到目前遍及五大洲60多个国家和地区,但数据显示,最近5年来中国电影走出去脚步依然面临重重困难和挑战。

2005年中国电影海外票房和销售收入总和为16.5亿元人民币,当年国内票房为20亿人民币。2010年这两项数据分别为35.17亿和102亿。最近5年中国电影的海外收入虽然增长了113%,但明显低于国内票房410%的增幅。

中国电影2010年产量在526部,进入海外市场的不到9%,只有少量合拍片可以被外国人看到。艺术类电影节、国外中小院线仍是中国电影“走出去”的主要渠道。中国电影对国外大院线的吸引力仍然不强。

近几年来,虽有更多华语影片登陆北美市场,但大都票房惨淡。其中的典型案例就是吴宇森执导的《赤壁》,仅在北美42家影院上映,票房仅62.7万美元。而《英雄》之后,西方观众对武侠动作电影渐渐出现“审美疲劳”,其他题材的中国电影又缺乏竞争力,国产电影很难从北美市场上分走一杯羹。

业内人士指出,中国电影类型和市场定位不清、海外营销能力弱、缺少对海外市场深入调研、电影技术相对落后都制约了中国电影在海外的发展。

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副主任饶曙光认为,以2010年的超百亿人民币票房和超500部产量为标志,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电影产业体系已初步建立。中国电影应该走到了由量到质嬗变的产业转折点。

合拍是“走出去”的捷径

中外电影人和专家一致认为,合拍是中国电影“走出去”的重要方式,也是一条捷径。

2001年至今是合拍片快速发展的10年。有数据显示,这期间中外合拍片达到130多部,每年国产片票房前十名中,合拍片占多数。

近年来,西方一些电影发达国家的合拍片比例都很高,如英国达60%以上,意大利达40%以上,法国也逼近40%。

全球化背景下,合拍是大势所趋。目前的问题是,合拍电影如何找准中西文化的契合点?能否在今后的海外征战中彰显中国风范并在电影贸易中掌握更多话语权?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尹鸿认为,合拍片要做到文化共融才能被各自市场接受。相比之下,不考虑融入、缺乏国际视野的中外合拍片肯定不行。

业内人士指出,目前中外合拍电影的合作方式仍以资金注入为主,虽然正在向技术和专业性方面合作转变,但并没有质的改变。而良好的合拍方式除资金之外还应有技术和人才乃至创作的高度融合。

中国电影要想有效输出,“中国内核,国际表达”已成为中外业内人士的共识。

用自信与坚持迎接明天

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国际市场,要在已被好莱坞占据了93%的国际市场上有所突破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

中国电影海外能见度低、国际营销能力弱、讲述方式不够国际化、产业化起步较晚,电影市场体制与运行机制有待完善,但中国电影正迎来海外发展的历史机遇。

中国电影业的改革自1993年始,到2003年才真正步入“产业化”发展轨道。而早在20世纪第一个十年,美国好莱坞就具有了国际视野,从1919年开始,国外市场就已经进入美国电影的生产预算之中。

与张艺谋多次合作的制片人张伟平曾把好莱坞电影比作“飞机大炮”,而中国电影则是“小米加步枪”。但小米加步枪有适合小米加步枪的打法和战场。张伟平指出,作为中国人,“我们应该有一颗热爱自己国产片的心”。

在今年威尼斯电影节凭借《人山人海》夺得最佳导演“银狮奖”的蔡尚君在谈到未来中国电影的发展之路时一再强调“文化自信”是关键。

他说:“我觉得真正的‘走出去’应该像美国人那样‘输出价值观’,就是通过电影给别人的生活造成潜移默化的影响。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已排名世界第二,经济发展是一个国家实现富强的一个方面,文化具备真正的自信是实现富强的另一个方面,也是实现电影等文化产业“走出去”的重要基础。(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用户须知|小黑屋|法律申明|隐私通告|华发网海外版china168.info

GMT-6, 2025-1-10 12:58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