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华社雅加达9月11日电专访:“我想让印尼人民多了解中国”——访印尼《国际日报》董事长熊德龙
新华社记者余谦梁 周檬 郑世波
“虽然我没有华裔血统,但我有一颗百分百的中国心;我爱我的客家养父母,我要回报他们的恩情,我想让印尼人民多了解中国,”谈到办报初衷,印度尼西亚最大的华文媒体《国际日报》董事长熊德龙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如是说。
熊德龙虽被称为华社领袖,但事实上出生在印尼的他没有一丝一毫的中国血统。他是南亚印巴血统,1947年出生后即被遗弃,来自中国广东梅县的熊氏夫妇收养了他并把他教育成人。“没有两位老人的精心养育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熏陶,我就没有今天。吃苦耐劳,任劳任怨,尊老爱幼,这些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德。”熊德龙每每谈起养父母对他的恩情,都热泪盈眶。
《国际日报》的发展历程也像熊德龙的身世一样曲折。这是由一位旅美台湾人于1981年在美国创办的,1991年被当时在美国发展的熊德龙收购。他说,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大陆还没有现在这么强大,美国华文媒体大多亲台,敌视大陆。“我们买下这份报纸后就开始转型,注重报道中国的最新动态,大陆认同我们是一份友好可靠的报纸。”
然而转型之路并不平坦,亲华的《国际日报》遭到了台湾方面的抵制,在美台企都不在《国际日报》上刊登广告,报纸连续6年出现巨额亏损。“当时家人一致认为应该把这份报纸关了,以免经济上继续蒙受损失。但是我觉得不能半途而废,因为当时中国很需要有一个在美国的宣传阵地。”熊德龙现在回忆起来还十分感慨。
在美国坚持了10年之后,熊德龙将目光投向了他出生长大的地方——印度尼西亚。2001年,《国际日报》登陆印尼这个海外华人最多的国家,发展之路也开始柳暗花明。10多年来,随着中国经济不断发展,关于中国的资讯越来越有市场。熊德龙说,当初是为了帮助中国进行外宣,没想到今天却借着中国的东风,《国际日报》在印尼开创出了一番新天地。
《国际日报》在印尼开花结果在熊德龙看来,跟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密不可分。他说,印尼华人希望看到中国最新的动态,“要感谢中国强大,我们才有机会”。
11年来,熊德龙陆续并购了多家印尼华文报章,集团下辖《万隆快报》、《三宝垄快报》、《坤甸日报》、《苏北快报》、《泗水晨报》等12报2刊。目前《国际日报》发行量达6万余份,覆盖印尼全国120座城市,是印尼最大的华文报纸。
“我们还代理发行《人民日报海外版》、《文汇报东南亚版》,并与中国很多省市报纸合作,他们提供专版,通过我这里向印尼全国发行,而这些完全是免费的。”熊德龙说。
对于自己的身世,熊德龙毫不避讳,“我是没有华裔血统,却有百分之百的中国心。”上世纪80年代初,长大成年的熊德龙回到中国后,看到国内社会经济发展还比较落后,为了报答养父母的恩德,熊德龙决定为“中国发展进步”出力。
30年来,熊德龙先是捐巨资在广东梅州、云南、贵州、吉林等地兴办学校,支援内地教育事业;然后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他出资邀请上千名大陆县处级干部分批赴美做短期培训,帮助他们拓宽视野;如今他想助力中国“走出去”。他说:“《国际日报》肩负着这个使命,我们要帮助印尼人民更多地了解中国,我们要促进两国友好关系不断得到发展。”
印尼身、中国心的身份让熊德龙的《国际日报》得到了华社和原住民的双重支持。熊德龙说,“创办之初,朋友免费借房子给我们作为办报场地,还送大批纸张给我们印报纸,借车给我们用于发行。”他说,印尼华社精英彭云鹏和黄双安知道《国际日报》代理发行《人民日报》以后,慷慨解囊,捐钱送纸,如今“《文汇报》、《人民日报》的印刷用纸是黄双安和彭云鹏在支持,大家都觉得这些报纸要办下去、要办好,大家有钱出钱,有力出力。”
身为原住民的印尼最大报业集团《爪哇邮报》的原董事长余世甘被熊德龙称为“《国际日报》在印尼发展遇到的最大贵人”。通过与《爪哇邮报》的合作,《国际日报》已经覆盖了印尼上百个主要城市,发行量在印尼华文媒体中遥遥领先。
虽然影响力不错,但其实《国际日报》在印尼只是做到了收支平衡,仍需要通过北美的10多个印刷厂来赚钱养报,不过谈到未来的打算,熊德龙充满了信心。他说,下一步,他将强化与中国媒体的合作,希望利用《国际日报》的平台,促进东西方的彼此了解,为实现和谐世界作出贡献。(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