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分享| 关注中国| 逆耳忠言| 不平则鸣| 情感天空| 健康生活| 流行时尚| 保险理财| 讽刺幽默| IT与游戏| 信息交流| 华发移民| 华发工作| 摄影美图

社会聚焦| 旅游天地| 娱乐八卦| 音乐视频| 校友互动| 网络社区| 房屋安家| 教育培训| 中医瑰宝| 专栏作者| 科技文化| 华发留学| 华发红娘| 关于本站

华发网China168.info海外中文门户网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200|回复: 0

中国女性面临绝无仅有压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1-3 18:18: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小二儿 于 2011-11-4 19:24 编辑

文章来源: 搜狐女人
2b71_09567b3f_2342_30c8_0208_ad0a00ff7d2b_1.jpg

这是追求平等过程中的代价,中国社会正进入这样一个时代:职场上男女平等了,家庭中却不平等,这让女性更加疲惫。因为感到难以兼顾工作与教育子女的双重压力,有35%的妈妈想放弃工作回家。不过,调查同样显示,七成全职太太并不快乐。何去何从?中国现代职场女性陷入两难选择。

太累了 35%职场妈妈想回家

职场上要像男人一样打拼,回到家要做贤妻良母,相夫教子、操持家务——— 这是现代职业女性的生活写照。“疲惫!现代女性遇到了史无前例的压力。”日前,2011年女性生存与发展国际研讨会在山东女子学院召开,与会专家这样感慨。这是追求平等过程中的代价,中国社会正进入这样一个时代:职场上男女平等了,家庭中却不平等,这让女性更加疲惫。因为感到难以兼顾工作与教育子女的双重压力,有35%的妈妈想放弃工作回家。不过,调查同样显示,七成全职太太并不快乐。何去何从?中国现代职场女性陷入两难选择。

挤进男性精英的世界,然后退出


今年9月,36岁的杨莹做了一件让身边人都大吃一惊的事情——— 她坐进了山东大学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课堂里。杨莹是一家企业的中层、骨干,被同行们称为“女强人”。她的业绩很好,常常在竞争中把众多同行,包括男同行,打得落花流水。“我想撤退了。”杨莹轻轻地说,这是她痛苦思考良久后做出的决定。参加工作十几年来,她一直冲在第一线,工作时她从来不觉得自己是女性,希望能争取和男性一样的职场机会和地位。 在努力中,杨莹得到了很多,在工作上并不输于男性,但她付出得更多,尤其是有了孩子以后。她把白天交付给工作,把夜晚交付给家务和孩子,透支了自己的休息时间。“孩子都上三年级了,工作和家庭两头兼顾的生活,我觉得越来越力不从心。”儿子进入小学后,需要家长做的事情越来越多,杨莹每天晚上要陪着孩子做作业,周末要陪孩子上辅导班。而工作上,随着职位的上升,她分管的事务不断增多,压力越来越大。 “不能工作、孩子两头皆输,而且孩子的教育更加输不起。”杨莹决定通过提高学历,实现工作转轨,“换一个朝九晚五、轻松边缘的工作,不要职位,但求能多顾一下家庭。”现在,虽然没有辞职,但杨莹已慢慢把手头的工作转交给同事,从心态上已经“回家”。

三成多职场妈妈想回家


疲惫,已成为现代职业女性的深刻感受。难以两全,已成为现代职场妈妈的共同状态。像杨莹这样的女性并不少见。有的甘愿在职场上边缘化,让心“回家”,有的则干脆真正回家,做起了全职太太。“女性回家”,在近年来的热烈讨论中,正在被一些女性变为现实。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前程无忧的调查显示,72%的妈妈由于兼顾工作和子女的教育,常感疲乏,心理负担很重;有35%的妈妈想放弃工作回家。调查中,由于工作的关系,几乎所有的职场妈妈不得不让老人接送孩子上学、放学;而在工作忙碌一天后,有接近一半的职场妈妈要担负起辅导孩子作业的任务;带着孩子参加周末的课外辅导和兴趣班,则几乎占据了妈妈的全部业余时间。但是要扮演孩子教育的“主角”,35%的妈妈说,离开工作回家是最好的方案。

家庭中的不平等依然存在

“女性好像从来没有这么累过,现代女性正在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女性问题研究专家、山东女子学院徐丽萍教授说,这一说法绝不过分。这是新时代背景下,带给女性的新现象、新问题。“这是追求男女平等过程中要付出的代价。”徐丽萍说,近百年来,女性一直在抗争,追求男女平等。现在男女终于在职场上实现了平等,在家里却没有实现。这正是导致现代女性感到疲惫的重要原因。而今,女性可以和男人一样在职场打拼,和男性争取同样的职位,做同样的事业。但是回到家里,“贤妻良母”是中国传统社会对女性社会角色的不变期待,家务劳动主要由女人来承担,照顾老人、教育孩子是女人的天职,这些观念不会因为经济的发展、物质文明水平的提高而同步发生变化。而且,纵向而言,人们对家庭生活质量、子女教育要求越来越高,女性在家庭中的付出也越来越多。徐丽萍说,事实上,“女性解放”给女性带来的生存压力越来越大。女人既要像男人一样在职场上奋斗,还要承担起相夫教子、操持家务的贤妻良母角色。这样的生态环境,对女性特别是已结婚生子的女性来说,相当严峻。

七成全职太太不快乐

“慎做全职太太。”面对三成多有意从职场撤退、回归家庭的女性,女性社会学专家、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博士后李静发出了警示。在2011年女性生存与发展国际研讨会上,李静做了关于现代贤妻良母的报告,引起与会专家的热议。她说,根据我国的现状,劳动力绝对过剩,从理论上讲,女性回家是非常科学的。但是按照我国目前国情,中国女人做全职太太很不现实,这是个极具挑战性的职位。李静曾对全职太太家庭进行过调研,结果显示,70%以上的全职太太过得非常不快乐,幸福指数远不及回归家庭之前。同时,她们的丈夫抱怨得更多。“日本把家务劳动当作社会分工的一部分,但中国不是这样。”李静说,传统理念、社会制度的不同,决定了中国全职太太生存质量会很低。她提醒有意回归家庭的职场女性,要做全职太太至少要具备三个硬件:受过足够的高等教育,有一定的经济储备,有随时就业的能力。“如果不具备,就会缺乏安全感,奉劝这样的女性不要选择做全职太太。”徐丽萍说,目前女性面临的史无前例的压力,是女性自身难以消化的,也是短时间内难以解决的,这一切是国情、社会大背景决定的,必须靠国家、社会大背景提供支撑才能解决。






小二儿评语:这种现象应该不仅仅是在中国,全世界的女性都是越来越累了,这倒不是说男人们越来越没有出息了,而是全世界的经济出现了变化,经济都是越来越不好,许多男人擅长的行业,像电脑,建筑等都不景气,男人不好找工作,许多女人擅长的工作,像文秘。接待,护士,服务行业等,反而蓬勃发展,在国外渐渐出现了男人在家带孩子,女出外工作的新现象。不管男女,家务总是要人来做,孩子要有人带,谁赚钱多谁就应该出去工作,另一个呆在家里工作没什么不好,起码对孩子的成长好。选择生养孩子就要为将来的牺牲做好心理准备,工作没有高低贵贱,只要是自己喜欢的就好。

中国女性的生存压力的确比发达国家相差不少,主要是社会传统观念的要求没有变,但时代又变了。中国虽然说经济起飞,但政治和思想都还在原地打转。在中国,人们从来就就没把家务劳动算作工作,因为没人给你发工钱。 只有那些能往家里拿回钱的活在国人眼中才叫工作。 你去当保姆, 你去做家政服务, 这叫工作,可你在自己的家里做着同样的事, 却没人认可。 因为男人不认可你的工作,所以你做多少都是白干。而中国男人又非常在乎女人挣钱, 在这种环境下, 中国女人回家做全职太太当然不幸福,且风险太大。


传统观念还是没有改变,特别是女性的传统职责,比如照顾子女家人的饮食起居,打扫装饰房屋等等,好像生来就是女人的事,同时在职场上工作的量和难度是和工资挂钩的,不会因为你是女性就降低。女权主义发展早的国家稍好点,男性在照顾子女和家务劳动上承担越来越多。社会应该给女性选择的机会, 允许女性作出当妈妈或是不当, 当职业女性或者全职主妇的决定, 不该规定哪个选择是有价值的或者是没价值的。 标准只有一个, 让你不快乐的选择对伱个人来讲就是没有价值的。














该贴已经同步到 小二儿的微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用户须知|小黑屋|法律申明|隐私通告|华发网海外版china168.info

GMT-6, 2024-6-13 08:54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