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华社北京10月6日电 题:国庆长假大范围雾霾波及7省市
新华社记者倪元锦
“如果外星文明在燕山山脉随手插几个风车,让北京成为‘北风之京’,或许就没有雾霾之苦了。”一位酷爱《三体》的科幻迷6日一早在微信里留言说。
6日清晨,北京在雾黄色预警和霾黄色预警中,开启了国庆节长假的返程高峰,能见度一度不足1公里,京哈、京沪、京津、京平、京承、大广等多条高速公路通行受到影响。
截至14时,北京市35个监测站的空气质量全部为5级重度或6级严重污染,PM2.5的小时浓度多超过200微克/立方米。
中央气象台播报显示,4日起华北、黄淮等地出现雾霾,京津冀等地持续出现重度雾霾,空气污染严重,预计雾霾天气将持续至8日。而上一轮的北京雾霾始于9月28日,结束于国庆节1日的降雨。
整个国庆假期,北京仅有两日晴好天气。游客景山远眺,望不见故宫全景、甚至看不清北海白塔;站在天安门城楼,广场上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只剩轮廓;颐和园昆明湖上栖息的霍夫曼“大黄鸭”,也是孤独在四野的茫然中。
雾霾,在这个国庆长假困扰的不仅仅是北京。京津冀区域及更大范围的中原地带,也无法幸免。
中央气象台发布的6日8时至7日8时“全国空气污染气象条件预报图”显示,北京、石家庄为紫色六级“极差”气象条件,极不利于空气污染物稀释、扩散和清除;整个京津冀区域和郑州、西安周边的气象条件为红色五级“差”;橙色四级“较差”气象条件的范围遍布北京、天津、河北、陕西、山西、河南、山东等7省区市。
6日10时,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霾黄色预警。预计6日14时至7日14时,京津冀晋豫等局地有重度霾,其中华北平原大部和山西东部空气污染气象条件达4级,河北中南部和京津地区的部分地区达5级,不利于空气中污染物扩散。
持续性静稳天气和高气溶胶浓度是雾霾形成和维持的重要因素,其形成后有利于气溶胶不断积聚和凝聚,并形成更多雾滴,增加雾霾持续性。
北京市气象台首席预报员王华表示,4日夜间开始,北京处于高压后部的弱气压场,空气流动缓慢;5日,近地面风力较小,湿度增加,气象条件不利于污染物扩散和稀释,致污染物滞留空气中。“7日将有冷空气,但势力较弱,污染形势很难彻底改观。”王华说。
中科院大气物理所研究员王自发指出,庞大的城市体量、三面环山的“簸箕”状地形,使得北京在遭遇不利的气候条件时易受上游污染排放带的输送影响,全年中40%的天数不利于污染物扩散。
“这次重污染过程与近期华北地区的静稳天气有关。根据以往经验,秋冬转化时节的10月份前后,华北地区多维持静稳天气。”王自发说。
如果说,气象条件是诱因、地形不利是客观条件,污染排放超承载力,才是雾霾频发的根源所在。北京雾霾中含有大量直径小于2.5微米的细气溶胶,主要来源为燃煤、汽车尾气、居民生活排放。
《2012北京环境质量公报》显示,2012年北京人口达到2069.3万人,机动车保有量达520万辆;2012年北京全市污染物排放量大致相当于在2011年污染物排放量的基础上增加一个小到中型城市的排放量。
机动车、燃煤、工业污染和扬尘是北京市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除局地污染源外,区域传输成为重要污染源之一。
为治理大气污染,北京市近年来已对重污染工业实行限制和外迁等政策。然而,周边省份都是钢铁、建材、火电、化工、水泥等重化工密集区域。就京津冀区域而言,区域燃煤总量一年超过3.5亿吨(北京占比不足7%),二氧化硫排放强度8.5吨/平方公里,是全国平均水平2.3吨的3.7倍。
专家提出,要改变北京“靠天呼吸”的困局,须重点从控制环首都区域的燃煤污染和机动车污染入手,坚定环境优先发展方针,调整能源结构,属地治理模式“难以治本”。(完)
长假里的首都:一路畅通与霾锁京城
新华社北京10月6日电(记者华春雨)很多人把首都北京戏称为“首堵”并非言过其实。然而,在即将过去的国庆长假里,北京市区的道路却总体上是一路畅通,“堵”的烦恼不再。
打开北京市交通委的网站可以看到,6日17时的晚高峰时段,北京全路网交通指数仍保持在基本畅通的2.1,这与长假前北京交通指数在高峰期破8,中心城区一度破9的拥堵状况形成了鲜明对比。
市区里的良好路况也与北京周边高速公路上假日期间出现的持续拥堵形成巨大反差。
记者3日在平常的晚高峰时段从北至南穿越北京城,这段平时可能需要数小时的路程只用了不到半小时,其间车速大部分时间能保持在60至80公里每小时。而此时,交通广播里传来的则是北京周边高速公路全天持续拥堵的信息。对比那些“堵在路上”的出游者的境况,记者心里一种“优越感”油然而生。
然而,一路畅通给记者带来的好心情并没持续多久。10月1日“秋雨淅沥洗尘埃”,2日、3日“秋高气爽天湛蓝”,可之后接连几天都是“霾锁京城重污染”,真是让记者慨叹“堵车虽久有时尽,雾霾笼罩无处藏”,进而羡慕起长假期间出游到外地,能够大口呼吸洁净空气的人们。
堵车与雾霾都是北京这座大城市在发展中患上的“城市病”,两者在这个国庆长假里“发作”,让人们在选择出游与留守之间,陷入了一种“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的尴尬。治愈城市的“疾病”,让人们“走也畅快、留也舒心”,是城市管理者与市民共同面对的课题,仍需付出长期不懈的努力。(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