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暴饮暴食、晚睡晚起、娱乐丰富、久坐不动……春节假期一晃眼过去,很多人发现自己体重升了、腰背痛了、睡眠差了、没干劲了……
经历长假之后回到工作岗位,不少人一时间难以适应,可能会出现疲乏困顿、头痛头晕、胃痛恶心、食欲不振、胃肠不适、眼睛干涩等生理症状;心理上则可能会出现精神不振、失眠、心烦、焦虑不安等症状,从而对工作感到厌倦,导致工作效率低下。这就是常说的“节后综合征”。
不过,节后综合征并不是一种疾病,只是一种对心理生理不适状态的戏称。专家表示,节后综合征其实是一种轻微的心理变化,多数人两周内症状会自动消失,顺利投入工作。应对节后综合征最重要的是做好心理调适,练好“收心本领”,保持积极的心态,才能消除不想上班的情绪。
为了克服节后综合征,网上也有不少“小窍门”,它们真靠谱吗?
同事不到齐,就不能好好工作?
长假结束后,有上班族发现,部分同事请了年假并未到岗。于是,待在“人手不齐”的办公室里,感觉更没有心思工作,索性也给自己放假,因为“等同事们都到齐后,一起工作才有干劲”。
这样真的合适吗?其实,拖延并不能缓解节后综合征,但一下子就增加工作量也可能欲速而不达。专家建议,节后前几天不适宜立刻安排重要的工作,工作强度也不宜过大,需要从简单的做起,循序渐进,逐渐适应工作环境。
比较合适的做法是在假期结束后,先花点时间静下心来好好规划,把要做的事一条条理清并记录下来,按优先级排序,这样能让内心感到踏实和淡定,做起事来条理清晰、有条不紊。
不能赖床,醒来后要立刻起身?
用“一个鲤鱼打挺”来告别赖床,迎接节后工作似乎很励志。殊不知,这并不利于身体健康,也不利于缓解节后综合征。
醒来之后如果立刻起身,容易出现“体位性低血压”。体位性低血压又称直立性低血压、立位性低血压,是一种临床现象,而不是疾病。它是指从平躺改为站立后的3分钟内,出现血压下降的情况。当人们从平躺改为站立时,有300至800毫升血液会流到腹部或四肢,回到心脏的血液减少,导致心脏往外输送的血液量也降低。部分人群特别是老年人,身体无法及时适应这种改变,容易出现体位性低血压,引发身体不适。因此,医生建议早上醒来后,在床上躺半分钟,坐起来又坐半分钟,两条腿下垂在床沿又等半分钟。经过这三个半分钟,心脏就会很安全,可以减少身体不适。
当然,不赖床的前提是不要晚睡、熬夜。假期结束后,建议在子时(23时至1时)前入睡,并在午时(11时至13时)休息片刻。另外,睡前减少电子产品的使用,不要让大脑高度兴奋;可以听轻音乐静心,或热水泡脚5至10分钟,让身体尽快进入睡眠状态。
迅速加大运动量,缓解节后综合征?
俗话说:“运动可治‘假病’,醉酒不解真愁”,既然节后综合征不是病,有人就想用运动来缓解它。但也要量力而行,不能急于求成。
由于大部分人在节日中的生活节奏都较慢,因此告别节日开启工作后,建议先选择慢跑、散步、瑜伽等轻度运动,再逐步加大运动量。或者每天晨起后,在场地开阔、空气清新的地方进行简单的拉伸运动。
当然,运动对缓解节后综合征是有积极效果的。因为运动可以促进“快乐因子”多巴胺的分泌,让人感到身心舒畅;促进消化液分泌,加强胃肠消化和吸收功能;促进肢体和思维的协调反应,让人尽快适应工作状态。
来源:搜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