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华社北京2月11日电(新华国际时评)网络世界期待“美好时代”
新华社记者李学梅
2月11日是国际互联网安全日,这一起源于欧洲的活动日如今影响力遍及全球。今年的口号——“让我们携手共创一个更好的互联网”,在美国“棱镜门”风波
搅得满世界对于网络安全“人人自危”的背景下,尤其显出积极意义。
经过长达半年多的发酵,“棱镜门”的热潮依然是一波接着一波,最新的进展来自一家媒体的爆料:斯诺登之所以仅凭简单技术就获取大量机密,罪魁祸首竟然是美国国安局“外紧内松”;而经典游戏“愤怒的小鸟”也在日前躺着“中枪”,被怀疑会导致玩家信息泄密,更有外星人借美国控制地球的搞笑段子在坊间流传……这些真真假假的爆料,实在让人哭笑不得。
尽管“美好时代”看似遥远,“棱镜门”之后,网络的天空还是飘荡新的气息。虽然美国政府和情报部门竭力以“有效性和重要性”为监听辩护,虽然奥巴马日前提出的“改善措施”被批缺少诚意,但与半年前相比,网络的江湖已经不复当初模样,即使是“带头大哥”美国,也不再能够只手遮天。
“棱镜门”首先引起了人们的警觉。爱沙尼亚总统伊尔韦斯日前指出,人们可能对网络安全威胁还缺乏足够认识。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各国变得越来越“脆弱”,如今要使一个国家瘫痪可能根本就不需要对其武装力量发动攻击,只需通过网络攻击就可实现。
拉美社的评论更加直接:斯诺登让全世界进入“警戒状态”,在所有人心底埋下对贴有“美国制造”标签的技术产品和服务不信任的种子。
棱镜门的另一个“副产品”是倒逼各国加强对数字资产的战略国有化和区域化。有媒体分析指出,在可预见的未来,国家和地区自己的社交网络、云存储系统和搜索引擎将有所增加,以限制外部网络入侵,保护自家用户安全。
更有甚者,开始思考以法“维权”,对山姆大叔的偷听行为说“不”。
比如俄罗斯总统普京,虽然对“棱镜门”的曝光不无调侃,但有一番表态倒是心平气和,他说:“公平地说,间谍行为是反恐斗争的必要措施,但这些措施,或多或少应当遵循明确的规则或系列协议,乃至道德。”
而在2月初举行的慕尼黑安全会议上,如何应对互联网时代的网络安全威胁也成为各国代表热议的话题。惨遭盟友窃听的德国由内政部长德迈齐埃提出应对监听“三要素”,除了掌握和提升安全技术,公司和个人加强对网络安全问题的防范,首当其冲的就是制订网络安全的法律法规。
为了“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网络世界”,世界已经开始行动。虽然由“破”到“立”的过程注定缓慢而曲折,但人们对一个“更好的互联网”有了更多希望。(完)
|
|